聚烯烃微多孔膜及液体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3504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聚烯烃微多孔膜,其具备:第1多孔层,所述第1多孔层包含聚烯烃,且具有包含沿一个方向延伸的第1棒状结晶、及多个第1板状结晶的结构,所述多个第1板状结晶以分离状态被配置,且与前述第1棒状结晶交叉;和第2多孔层,所述第2多孔层包含聚烯烃,且具有包含沿与前述一个方向交叉的另一个方向延伸的第2棒状结晶、及多个第2板状结晶的结构,多个第2板状结晶以分离状态被配置,且与前述第2棒状结晶交叉。述第2棒状结晶交叉。述第2棒状结晶交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聚烯烃微多孔膜及液体过滤器


[0001]本公开文本涉及聚烯烃微多孔膜及液体过滤器。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在液体过滤器、透湿防水膜、及空气过滤器等各种用途中,使用了聚烯烃微多孔膜。
[0003]利用相分离法或拉伸法制作聚烯烃微多孔膜的方法作为代表性方法而为人所知。
[0004]相分离法是通过高分子溶液的相分离现象而形成细孔的技术,例如,有通过热来诱发相分离的热致相分离法、利用了高分子相对于溶剂的溶解度特性的非溶剂致相分离法等。另外,也可将热致相分离与非溶剂致相分离这两种技术组合,或者,进一步通过拉伸来调节孔结构的形状及大小,使变化(variation)增大。
[0005]拉伸法是例如如日本特开2010

053245号公报、日本特开2010

20282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7

246322号公报及国际公开第2014/181760号中记载那样,对已成型成片状的聚乙烯坯片进行拉伸,调节速度、倍率、温度等拉伸条件,对结晶结构中的非晶质部分进行拉伸,在形成微原纤维的同时,在片晶层之间形成微细孔的方法。这些中,从生产率、各向同性、均匀性等观点考虑,在液体过滤器等用途中常使用双轴拉伸聚烯烃微多孔膜。
[0006]另外,在液体过滤器等用途中,有时将由高分子等形成的凝胶状异物作为捕集对象而除去。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8]然而,凝胶状异物容易变形,对于日本特开2010
‑<br/>053245号公报、日本特开2010

20282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7

246322号公报及国际公开第2014/181760号中记载那样的以往的双轴拉伸膜而言,不仅容易发生堵塞,而且有时发生异物的捕捉不良、膜表面的孔的闭塞之类的问题。因此,实际情况是尚未提出能长期持续地将凝胶状异物良好地除去的聚烯烃微多孔膜。
[0009]因此,本公开文本的目的在于提供凝胶状异物的除去性能优异、因异物而导致的堵塞少的聚烯烃微多孔膜及液体过滤器。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1]用于解决课题的具体手段包括以下的方式。
[0012]<1>聚烯烃微多孔膜,其具备:
[0013]第1多孔层,所述第1多孔层包含聚烯烃,且具有包含沿一个方向延伸的第1棒状结晶、及多个第1板状结晶的结构,所述多个第1板状结晶以分离状态被配置,且与前述第1棒状结晶交叉;和
[0014]第2多孔层,所述第2多孔层包含聚烯烃,且具有包含沿与前述一个方向交叉的另一个方向延伸的第2棒状结晶、及多个第2板状结晶的结构,多个第2板状结晶以分离状态被
配置,且与前述第2棒状结晶交叉。
[0015]<2>如<1>所述的聚烯烃微多孔膜,其中,平均流量孔径为20nm~300nm。
[0016]<3>如<1>或<2>所述的聚烯烃微多孔膜,其具有至少包含前述第1多孔层、和分别被配置于前述第1多孔层的两个面的前述第2多孔层的层叠结构。
[0017]<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微多孔膜,其中,前述第1多孔层及前述第2多孔层中的前述结构为包含伸展链结晶、及多条折叠链结晶的串晶结构,所述伸展链结晶为沿轴向延伸的棒状晶,所述多条折叠链结晶与伸展链结晶交叉而以分离状态并列配置。
[0018]<5>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微多孔膜,其中,前述一个方向为与机械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前述另一个方向为机械方向,前述机械方向的拉伸强度与前述宽度方向的拉伸强度之比为0.10以上、0.99以下。
[0019]<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微多孔膜,其中,在1MPa的压力下进行换算时,使乙醇沿厚度方向流通时的流量为10ml/min/cm2~300ml/min/cm2。
[0020]<7>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微多孔膜,其中,厚度为5μm~200μm。
[0021]<8>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微多孔膜,其中,Gurley值为0.1秒/100ml~200秒/100ml。
[0022]<9>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微多孔膜,其中,孔隙率为55%~85%。
[0023]<10>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微多孔膜,其为液体过滤器用基材。
[0024]<11>液体过滤器,其包含<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微多孔膜。
[0025]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6]通过本公开文本,可提供凝胶状异物的除去性能优异、因异物而导致的堵塞少的聚烯烃微多孔膜及液体过滤器。
附图说明
[0027][图1]图1为用于说明形成聚烯烃微多孔膜的聚烯烃的结晶结构的概略概念图。
[0028][图2]图2为表示第2多孔层/第1多孔层/第2多孔层的层叠结构的一例的概略立体图。
[0029][图3]图3为表示图2的层叠结构的变形例的概略立体图。
[0030][图4]对于实施例1的聚乙烯微多孔膜,图4(a)为从法线方向观察表层时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照片,图4(b)为沿TD切割聚乙烯微多孔膜而得到的切剖面的SEM照片,图4(c)为沿MD切割聚乙烯微多孔膜而得到的切剖面的SEM照片。
[0031][图5]图5为从法线方向观察实施例2的聚乙烯微多孔膜的表层时的SEM照片。
[0032][图6]对于实施例2的聚乙烯微多孔膜,图6(a)为TD剖面的表层的SEM照片,图6(b)为TD剖面的中心层的SEM照片,图6(c)表示MD剖面的表层的SEM照片,图6(d)为MD剖面的中心层的SEM照片。
[0033][图7]对于比较例5的聚乙烯微多孔膜,图7(a)为从法线方向观察表层时的SEM照
片,图7(b)及图7(c)为聚乙烯微多孔膜的各层的S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对本公开文本的聚烯烃微多孔膜及液体过滤器进行详细说明。
[0035]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说明的本公开文本的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有关的说明、及实施例等用以对本公开文本的聚烯烃微多孔膜及液体过滤器进行举例,不限制本公开文本的范围。
[0036]本说明书中,使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表示包含“~”的前后所记载的数值分别作为最小值及最大值的范围。本公开文本中分段记载的数值范围中,某一数值范围中记载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可替换为其他分段记载的数值范围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另外,就本公开文本所记载的数值范围而言,某数值范围中记载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可替换为实施例中示出的值。
[0037]另外,关于聚烯烃微多孔膜,所谓“机械方向”,是指被制造成长条状的聚烯烃微多孔膜的长边方向(即,传送方向),所谓“宽度方向”,是指聚烯烃微多孔膜的与机械方向正交的方向。以下,也将“宽度方向”称为“TD”,也将“机械方向”称为“MD”。
[0038]本说明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聚烯烃微多孔膜,其具备:第1多孔层,所述第1多孔层包含聚烯烃,且具有包含沿一个方向延伸的第1棒状结晶、及多个第1板状结晶的结构,所述多个第1板状结晶以分离状态被配置,且与所述第1棒状结晶交叉;和第2多孔层,所述第2多孔层包含聚烯烃,且具有包含沿与所述一个方向交叉的另一个方向延伸的第2棒状结晶、及多个第2板状结晶的结构,所述多个第2板状结晶以分离状态被配置,且与所述第2棒状结晶交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微多孔膜,其中,平均流量孔径为20nm~300nm。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烯烃微多孔膜,其具有至少包含所述第1多孔层、和分别被配置于所述第1多孔层的两个面的所述第2多孔层的层叠结构。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微多孔膜,其中,所述第1多孔层及所述第2多孔层中的所述结构为包含伸展链结晶、及多条折叠链结晶的串晶结构,所述伸展链结晶为沿轴向延伸的棒状晶,所述多条折叠链结晶与伸展链结晶交叉而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几田良和古谷幸治大野隆央
申请(专利权)人:帝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