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智能化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73313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智能化新风系统,特别是涉及建筑智能化技术领域,包括机箱、吸气风机以及过滤箱,吸气风机固定安装在机箱上端,机箱内部中间设有中内腔。通过同时启动电磁阀一和电磁阀三,关闭电磁阀二和电磁阀四,使得空气沿着螺旋管一传输被加热,这样加热后的空气从排气管排出,实现加热空气的效果;通过同时启动电磁阀二和电磁阀四,关闭电磁阀一和电磁阀三,使得空气沿着螺旋管二传输被制冷,这样制冷后的空气从排气管排出,实现制冷空气的效果,从而制冷加热均可,实用性较好,解决了现如今的建筑智能化新风系统,虽然具备净化空气的效果,但是在夏天或者冬天,不能使输入建筑内的空气制冷或者加热的问题。能使输入建筑内的空气制冷或者加热的问题。能使输入建筑内的空气制冷或者加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智能化新风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智能化
,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智能化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种楼宇建筑拔地而起,为了达到更高的生活质量,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建筑环境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技术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现代化建筑物。
[0003]在智能化建筑中往往都会有一套楼宇自控系统,其中包括新风系统,由于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汽车尾气排放的增加,空气质量不断下降,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损害和威胁,从而就需要新风系统进行空气的净化。
[0004]现如今的建筑智能化新风系统,虽然具备净化空气的效果,但是在夏天或者冬天,不能使输入建筑内的空气制冷或者加热,导致实用性一般,达不到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智能化新风系统,解决了现如今的建筑智能化新风系统,虽然具备净化空气的效果,但是在夏天或者冬天,不能使输入建筑内的空气制冷或者加热的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智能化新风系统,包括机箱、吸气风机以及过滤箱,所述吸气风机固定安装在机箱上端,所述机箱内部中间设有中内腔,所述过滤箱布置在中内腔中,所述吸气风机上端相接有与其相通的进气管,所述机箱下方固定有排气管,所述机箱内部且位于中内腔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制冷腔和加热腔,所述机箱内部且位于中内腔下方设有下内腔,所述排气管上端固定有与其相通的集气箱,所述集气箱上端延伸至下内腔内部与机箱固定,所述过滤箱下端固定有与其相通的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右端固定有电磁阀一,所述电磁阀一右端贯穿至加热腔内部相接有螺旋管一,所述螺旋管一外壁缠绕有电热丝,所述螺旋管一末端相接有传输管一,所述传输管一末端贯穿至下内腔内部,所述传输管一末端安装有电磁阀三,所述电磁阀三左端固定有连接管一,所述连接管一末端与集气箱右端相接;
[0007]所述制冷腔内部布置有不锈钢箱,所述不锈钢箱左端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三通管左端固定有电磁阀二,所述电磁阀二左侧贯穿至不锈钢箱内部相接有螺旋管二,所述螺旋管二末端相接有传输管二,所述传输管二末端贯穿至下内腔内部,所述传输管二末端固定有电磁阀四,所述电磁阀四右端相接有连接管二,所述连接管二末端与集气箱左端固定。
[0008]具体的,所述吸气风机下端相接有与其相通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下端贯穿至中内腔内部,所述出气管下端与过滤箱上端相接且相通,所述过滤箱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
滤网、生物纳膜层和活性炭层。
[0009]具体的,所述三通管与电磁阀一相通,所述电磁阀一与螺旋管一相通,所述螺旋管一与传输管一相通,所述传输管一与电磁阀三相通,所述电磁阀三与连接管一相通,所述连接管一与集气箱相通。
[0010]具体的,所述三通管与电磁阀二相通,所述电磁阀二与螺旋管二相通,所述螺旋管二与传输管二相通,所述传输管二与电磁阀四相通,所述电磁阀四与连接管二相通,所述连接管二与集气箱相通。
[0011]具体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左端安装有散热翅,所述机箱左端上侧安装有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右端贯穿至制冷腔内部与制冷腔相通。
[0012]具体的,所述散热风机与散热翅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该建筑智能化新风系统,通过同时启动电磁阀一和电磁阀三,关闭电磁阀二和电磁阀四,使得空气沿着螺旋管一传输被加热,这样加热后的空气从排气管排出,实现加热空气的效果;通过同时启动电磁阀二和电磁阀四,关闭电磁阀一和电磁阀三,使得空气沿着螺旋管二传输被制冷,这样制冷后的空气从排气管排出,实现制冷空气的效果,从而制冷加热均可,实用性较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螺旋管一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螺旋管二示意图。
[0017]图中:1

机箱、2

中内腔、3

加热腔、4

制冷腔、5

吸气风机、6

进气管、7

出气管、8

过滤箱、9

三通管、10

电磁阀一、11

电磁阀二、12

螺旋管一、13

传输管一、14

螺旋管二、15

传输管二、16

电磁阀三、17

电磁阀四、18

下内腔、19

集气箱、20

排气管、21

连接管一、22

连接管二、23

不锈钢箱、24

散热风机、25

电热丝、26

半导体制冷片、27

散热翅。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9]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建筑智能化新风系统,包括机箱1、吸气风机5以及过滤箱8,所述吸气风机5固定安装在机箱1上端,所述机箱1内部中间设有中内腔2,所述过滤箱8布置在中内腔2中,所述吸气风机5上端相接有与其相通的进气管6,所述机箱1下方固定有排气管20,所述机箱1内部且位于中内腔2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制冷腔4和加热腔3,所述机箱1内部且位于中内腔2下方设有下内腔18,所述排气管20上端固定有与其相通的集气箱19,所述集气箱19上端延伸至下内腔18内部与机箱1固定,所述过滤箱8下端固定有与其相通的三通管9,所述三通管9右端固定有电磁阀一10,所述电磁阀一10右端贯穿至加热腔3内部相接有螺旋管一12,所述螺旋管一12外壁缠绕有电热丝25,所述螺旋管一12末端相接有传输管一13,所述传输管一13末端贯穿至下内腔18内部,所述传输管一13末端安装有电磁阀三16,所述电磁阀三16左端固定有连接管一21,所述连接管一21末端与集气箱19右端相接,所述三通管9与电磁阀一10相通,所述电磁阀一10与螺旋管一12相通,所述螺旋管一12与传输管一
13相通,所述传输管一13与电磁阀三16相通,所述电磁阀三16与连接管一21相通,所述连接管一21与集气箱19相通,通过同时启动电磁阀一10和电磁阀三16,这样吸气风机5通过进气管6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后,会沿着过滤箱8从三通管9排入电磁阀一10,之后再沿着电磁阀一10输入螺旋管一12,使得空气沿着螺旋管一12传输时被加热,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智能化新风系统,包括机箱(1)、吸气风机(5)以及过滤箱(8),所述吸气风机(5)固定安装在机箱(1)上端,所述机箱(1)内部中间设有中内腔(2),所述过滤箱(8)布置在中内腔(2)中,所述吸气风机(5)上端相接有与其相通的进气管(6),所述机箱(1)下方固定有排气管(2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内部且位于中内腔(2)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制冷腔(4)和加热腔(3),所述机箱(1)内部且位于中内腔(2)下方设有下内腔(18),所述排气管(20)上端固定有与其相通的集气箱(19),所述集气箱(19)上端延伸至下内腔(18)内部与机箱(1)固定,所述过滤箱(8)下端固定有与其相通的三通管(9),所述三通管(9)右端固定有电磁阀一(10),所述电磁阀一(10)右端贯穿至加热腔(3)内部相接有螺旋管一(12),所述螺旋管一(12)外壁缠绕有电热丝(25),所述螺旋管一(12)末端相接有传输管一(13),所述传输管一(13)末端贯穿至下内腔(18)内部,所述传输管一(13)末端安装有电磁阀三(16),所述电磁阀三(16)左端固定有连接管一(21),所述连接管一(21)末端与集气箱(19)右端相接;所述制冷腔(4)内部布置有不锈钢箱(23),所述不锈钢箱(23)左端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26),所述三通管(9)左端固定有电磁阀二(11),所述电磁阀二(11)左侧贯穿至不锈钢箱(23)内部相接有螺旋管二(14),所述螺旋管二(14)末端相接有传输管二(15),所述传输管二(15)末端贯穿至下内腔(18)内部,所述传输管二(15)末端固定有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动力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