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专用于中医外治的温灸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3108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专用于中医外治的温灸针,包括燃烧罐和针体,所述燃烧罐的底部中心处向内凹陷形成螺纹槽,所述燃烧罐的中轴处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贯穿燃烧罐的底部,并延伸至螺纹槽的内部,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设置有对接槽,所述针体上设置有连接块和螺纹套,连接块与针体的顶部焊接,并与对接槽配合,螺纹套套设于针体上,且其内壁与连接杆旋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螺纹槽、螺纹套和对接槽,能够将针体安装于对接槽内,再用螺纹套将针体与连接杆旋合连接,避免了磁铁吸附连接易消磁导致连接不稳的问题,使得针体与燃烧罐稳定固定,便于针灸时操作燃烧罐,保障了温灸针的安全性能。保障了温灸针的安全性能。保障了温灸针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专用于中医外治的温灸针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专用于中医外治的温灸针。

技术介绍

[0002]温灸属于针灸范围之中,但不用针刺,而是通过点燃艾绒的热力进行治疗。中医认为,艾叶具有通畅经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养生保健的作用。而西医分析,艾叶中含有一种主要成份为苦艾醇、酷艾酮的挥发油,有解热、止血、镇痛的作用。艾绒燃烧后生成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的皮肤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有清除自由基的效果。
[0003]目前的专用于中医外治的温灸针艾绒燃烧罐与针体通过磁铁吸附连接,在艾绒燃烧时,其燃烧温度达到磁铁消磁温度上限,磁铁的磁场被破坏失去磁性,导致燃烧罐固定不稳,针灸时易发生意外,且针体与燃烧罐仅仅通过针体的上表面传热,传热面积较小,传热效率较低,对艾绒燃烧的热能利用极低,此外,燃烧罐上方的盖体无法上下移动,不能给艾绒提供足够的氧气助其燃烧,燃烧过程中也无法中途添加艾绒,且不能通过上下移动盖板来控制热能的利用量,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用于中医外治的温灸针,以解决现有的中医外治的温灸针上磁铁消磁燃烧罐固定不稳,艾绒燃烧的热能传质效率低以及盖板无法上下移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专用于中医外治的温灸针,包括燃烧罐和针体,所述燃烧罐的底部中心处向内凹陷形成螺纹槽,所述燃烧罐的中轴处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贯穿燃烧罐的底部,并延伸至螺纹槽的内部,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设置有对接槽,所述针体上设置有连接块和螺纹套,连接块与针体的顶部焊接,并与对接槽配合,螺纹套套设于针体上,且其内壁与连接杆旋合连接,外壁与螺纹槽旋合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高出燃烧罐的罐体,所述连接杆靠近上端的外部套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外侧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一侧截面形状为弧形。
[0007]优选的,所述盖板为可穿过连接杆的环状结构,且其内侧安装有橡胶圈一,所述盖板与连接杆通过橡胶圈一上下活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针体的外部套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固定有橡胶垫。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为可穿过针体的环状结构,且其内侧安装有橡胶圈二,所述固定板与针体通过橡胶圈二上下活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燃烧罐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燃烧罐的外壁上阵列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且所述透气孔靠近开口。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设置了螺纹槽、螺纹套和对接槽,能够将针体安装于对接槽内,再
用螺纹套将针体与连接杆旋合连接,避免了磁铁吸附连接易消磁导致连接不稳的问题,使得针体与燃烧罐稳定固定,便于针灸时操作燃烧罐,保障了温灸针的安全性能。
[0013](2)本技术设置了连接杆,能够将艾绒燃烧的热能从整根连接杆传递至针体上,充分利用艾绒燃烧过程产生的热能,另外,螺纹槽的凹形设计,使得针体能够双面受热,增大了传热面积,提高了传热效率。
[0014](3)本技术设置了橡胶圈一,能够实现盖体的上下移动,艾绒燃烧过程中,能够将盖体向上移动,为其燃烧提供足够的氧气,且在燃烧过程中,能够中途添加艾绒,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能够通过移动盖板来控制对热能的利用,提高其功能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外观图;
[0017]图3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盖板的俯视图;
[0019]图中:1

燃烧罐、2

连接杆、3

盖板、4

导向板、5

橡胶圈一、6

透气孔、7

针体、8

固定板、9

橡胶圈二、10

固定杆、11

橡胶垫、12

对接槽、13

螺纹槽、14

连接块、15

螺纹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专用于中医外治的温灸针,包括燃烧罐1和针体7,燃烧罐1的底部中心处向内凹陷形成螺纹槽13,燃烧罐1的中轴处固定有连接杆2,连接杆2的底端贯穿燃烧罐1的底部,并延伸至螺纹槽13的内部,连接杆2的底部设置有对接槽12,针体7上设置有连接块14和螺纹套15,连接块14与针体7的顶部焊接,并与对接槽12配合,螺纹套15套设于针体7上,且其内壁与连接杆2旋合连接,外壁与螺纹槽13旋合连接,用于使连接块14固定于对接槽12内,实现将燃烧罐1与针体7稳定固定。
[0022]进一步的,连接杆2的上端高出燃烧罐1的罐体,连接杆2靠近上端的外部套设有盖板3,盖板3的外侧设置有导向板4,导向板4的一侧截面形状为弧形,弧形的结构有利于将艾绒燃烧过程中流窜到空气中的热能回档至温灸针方向。
[0023]更进一步的,盖板3为可穿过连接杆2的环状结构,且其内侧安装有橡胶圈一5,盖板3与连接杆2通过橡胶圈一5上下活动连接,橡胶圈一5能够在调节完盖板3的高度后利用橡胶圈一5与连接杆2的摩擦使其不发生位移。
[0024]具体的,针体7的外部套设有固定板8,固定板8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杆10,两个固定杆10的底部固定有橡胶垫11,橡胶垫11接触皮肤防止固定杆10对皮肤造成不适感。
[0025]值得说明的是,固定板8为可穿过针体7的环状结构,且其内侧安装有橡胶圈二9,
固定板8与针体7通过橡胶圈二9上下活动连接,橡胶圈二9与橡胶圈一5起到相同作用。
[0026]进一步的,燃烧罐1的顶部设置有开口,燃烧罐1的外壁上阵列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6,且透气孔6靠近开口,透气孔6作为在艾绒燃烧过程中为其提供氧气的通道之一,也能将艾绒燃烧产生的气体排放至空气中,缓解燃烧罐1内的压强。
[002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该技术时,工作人员首先将连接块14安装于对接槽12内,向上旋转螺纹套15将螺纹套15旋至螺纹槽13内,使其外壁与螺纹槽13旋合,内壁与连接杆2旋合,将连接块14固定于对接槽12内,实现将燃烧罐1与针体7稳定固定;
[0028]再将艾绒放置于燃烧罐1内,点燃艾绒,向下调整盖板3,将盖板3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专用于中医外治的温灸针,包括燃烧罐(1)和针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罐(1)的底部中心处向内凹陷形成螺纹槽(13),所述燃烧罐(1)的中轴处固定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的底端贯穿燃烧罐(1)的底部,并延伸至螺纹槽(13)的内部,所述连接杆(2)的底部设置有对接槽(12),所述针体(7)上设置有连接块(14)和螺纹套(15),连接块(14)与针体(7)的顶部焊接,并与对接槽(12)配合,螺纹套(15)套设于针体(7)上,且其内壁与连接杆(2)旋合连接,外壁与螺纹槽(13)旋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专用于中医外治的温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的上端高出燃烧罐(1)的罐体,所述连接杆(2)靠近上端的外部套设有盖板(3),所述盖板(3)的外侧设置有导向板(4),所述导向板(4)的一侧截面形状为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萧枫许兵张翔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