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滑脱肠内营养注入装置
[0001]
:
[0002]本技术涉及大鼠体内营养注入器具结构领域,主要涉及一种防滑脱肠内营养注入装置。
[0003]
技术介绍
:
[0004]现有的药物、激素、营养液等研究领域中,其试验大都是利用大鼠作为试验对象,现有技术中的肠内营养注入装置大都是由简单的软管和连接座组成,软管的一端连接于连接座,连接座的另一端用于与营养注射机构连接,软管的端部置入大鼠肠管内,由连接座后端的营养液注射机构进行注射,注射过程中,由于软管结构虽然位于肠内,但其没有固定装置,容易滑落,一般需要专人手持固定,费时费力,而且容易滑动,从而影响注入效果,因此需要一种具有防滑脱性能的注入装置。
[0005]
技术实现思路
:
[0006]本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滑脱肠内营养注入装置,通过软管前端部的T型管的设计,实现了方便插入同时具有一定的防脱性能。
[0007]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一种防滑脱肠内营养注入装置,包括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为中空的结构,所述连接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滑脱肠内营养注入装置,包括有连接座(1),所述连接座(1)为中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上套装有连接座保护套(2),所述连接座保护套(2)的后端部两侧设有固定耳(3),所述固定耳(3)上设有固定孔(4),所述连接座(1)的前端部连接有软管(5),所述软管(5)的前端部安装有可置入肠内的T型管(6),所述连接座(1)的后端部安装有插接配合堵头(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脱肠内营养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座(1)包括有与软管插接配合的管体一(1
‑
1)和位于后管部的管体二(1
‑
2),所述管体二(1
‑
2)的管径大于管体一(1
‑
1)的管径,且所述管体二(1
‑
2)为锥形管体结构,其后端部管径略大于前端部管径,所述管体一(1
‑
1)和管体二(1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庆生,彭辉,沈毅,张琦,余树山,冯辉,周富海,经文善,张万宗,黄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