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李子树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2857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李子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李子树施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施肥,工作效率低,施肥进度缓慢,损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问题。一种李子树施肥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承载板,底座顶部的四个拐角处与承载板底部的四个拐角处之间均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底座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水泵,水泵的一侧设置有施肥箱,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伸缩软管,承载板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板,升降板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调节筒,调节筒的一端设置有施肥管,且施肥管的一侧连通有若干个施肥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代人工施肥,工作效率高,施肥进度快,避免工作人员长时间施肥对身体造成损害。施肥对身体造成损害。施肥对身体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李子树施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李子树
,尤其涉及一种李子树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李子树,别名樱桃李,常见果树,落叶小乔木,高度可达8米;在江苏大丰红叶李基地颜色通常红些,因为气候不同。干皮紫灰色,小枝淡红褐色,均光滑无毛。单叶互生,叶卵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5

6厘米,宽2

4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缘具尖细锯齿,羽状脉5

8对,两面无毛或背面脉腋有毛,色暗绿或紫红,叶柄光滑多无腺体。怕盐碱和涝洼。浅根性,萌蘖性强,对有害气体有一定的抗性。多以山毛桃作砧木嫁接繁育,也可插条繁殖。李子树的生长一般需要对其进行施肥,才可以成长的更快更好。
[0003]现有的李子树施肥一般都是通过人工背着施肥桶来对李子树进行施肥的。
[0004]但是,通过人工背着施肥桶来进行施肥,施肥的效率比较低,施肥进度比较缓慢,而且长期背着施肥桶对李子树进行施肥,有可能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损伤,因此亟需一种李子树施肥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术内容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李子树施肥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承载板(3),所述底座(1)顶部的四个拐角处与承载板(3)底部的四个拐角处之间均通过支撑杆(2)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水泵(15),所述水泵(15)的一侧设置有施肥箱(16),且水泵(15)的进水口与施肥箱(16)的一侧之间相互连通,并且水泵(15)的出水口连通有伸缩软管(10),所述承载板(3)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板(13),所述升降板(13)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调节筒(26),所述调节筒(26)的内腔中设置有第二调节杆(28),且第二调节杆(28)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套贯穿调节筒(26)的内腔两侧,并且第二调节杆(28)的中部套接有第二齿轮(29),所述调节筒(26)的内腔中设置有第一调节杆(27),且第一调节杆(27)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套贯穿调节筒(26)的内腔两侧,并且第一调节杆(27)两端的延伸端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5),所述第一调节杆(27)的中部套接有第一齿轮(30),且第一齿轮(30)和第二齿轮(29)之间通过卡齿啮合连接,所述调节筒(26)靠近固定杆(25)的一端设置有施肥管(22),且施肥管(22)的一侧连通有若干个施肥喷头(24),且每相邻的两个之间间距相等,两个所述固定杆(2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有配合施肥管(22)使用的弹性卡扣(23),所述第一调节杆(27)位于调节筒(26)内腔靠近施肥管(22)的一端,所述承载板(3)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7),所述升降板(13)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4),所述伸缩软管(10)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通孔(14)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巧玲王小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开浦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