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支撑悬吊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2831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支撑悬吊带,包括悬吊带、固定带、控制器、报警装置和温度传感器;悬吊带包括托持部和吊带,托持部的两端各连接一条吊带,吊带的自由端设置粘扣;固定带横跨设置在托持部的上面,固定带的两端固定在托持部的下面;悬吊带上设置报警装置和控制器,报警装置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包括控制单元、计时单元和数据存储单元;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可以有效的保持前臂抬高至胸部,增加静脉回流,预防穿刺处伤口出血、手臂肿胀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以实时的监测术侧手指温度,提醒术后定时观察;另外还有穿戴方便、安全舒适、松紧可调、容易拆卸清洗或和和回收利用的优点。易拆卸清洗或和和回收利用的优点。易拆卸清洗或和和回收利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支撑悬吊带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调节支撑悬吊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经桡动脉穿刺的冠脉造影术后,患者活动不受限制,但由于动脉压力高,术后为防止穿刺处伤口出血,主要采用弹力绷带加压止血法和弹力带加压型止血器法进行伤口止血,患者易出现手部疼痛、麻木、肢体肿胀等不适症状,为了减轻患者不适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加压止血期间需要通过抬高术侧手臂的方式减少上述问题的发生。现有的针对桡动脉穿刺后的护理,采用卧位体位垫的方式。下床活动可提高病人舒适度,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由于术后活动不受限制,只是上肢肢体的局部制动,所以患者自行活动时抬高肢体容易被忽视和忘记,易造成或加重患者的不适甚至并发症的发生,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针对患者坐位或站立自行活动时术侧肢体的保护支撑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易穿脱、同时具有智能提醒功能的支撑悬吊带。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支撑悬吊带,包括:
[0005]悬吊带,其包括托持部和吊带,所述托持部的两端各连接一条所述吊带,所述吊带的自由端设置粘扣;
[0006]固定带,其横跨设置在所述托持部的上面,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固定在所述托持部的下表面;
[0007]控制器,其设置在所述悬吊带上,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单元、计时单元和数据存储单元;
[0008]报警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悬吊带上,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09]温度传感器,其为环状,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托持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吊带的宽度。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带与所述悬吊带通过粘扣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器还包括蓝牙通讯模块。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报警装置为蜂鸣器、发光二极管、震动马达中的至少一种。
[001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托持部设置供手指穿过的至少一个指孔。
[001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悬吊带为海绵材质。
[001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带为弹性材质。
[001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粘扣至少包括两段,其中,第一段粘扣位于所述吊带端部,第二段粘扣邻近于所述第一段粘扣,所述第一段粘扣和所述第二段粘扣之间有空隙,所述第一段粘扣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段粘扣的长度。
[001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器和所述报警装置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悬吊带上。
[001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可调节支撑悬吊带还包括脉搏检测器,所述脉搏检测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经桡动脉行介入术术后佩戴本技术的可调节支撑悬吊带,可以有效的保持前臂抬高至胸部,增加静脉回流,预防穿刺处伤口出血、手臂肿胀等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舒适度;同时可以实时的监测术侧手指温度,提醒术后定时观察;另外还有穿戴方便、适用任何体位、安全舒适、松紧可调、容易拆卸清洗和可回收利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调节支撑悬吊带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调节支撑悬吊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托持部;2、吊带;3、粘扣;4、固定带;5、控制器;6、报警装置;7、温度传感器;8、指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

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支撑悬吊带,包括悬吊带、固定带4、控制器5、报警装置6和温度传感器7;其中,
[0025]悬吊带包括托持部1和吊带2,托持部1的两端各连接一条吊带2,吊带2的自由端设置粘扣3;两条吊带2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是一条较长,一条较短。
[0026]固定带4横跨设置在托持部1的上面,固定带4的两端固定在托持部1的下表面;
[0027]报警装置6设置在悬吊带上(例如悬吊带的托持部1上),报警装置6与控制器5连接;
[0028]温度传感器7为环状,温度传感器7与控制器5连接。使用时,温度传感器佩戴在患者的手指上。
[0029]控制器5设置在悬吊带上(例如悬吊带的吊带2上),控制器5包括控制单元、计时单元和数据存储单元;控制单元控制报警装置6报警,计时单元对佩戴时长进行计时,数据存储单元记录时间和温度传感器7实时监测的温度值;
[0030]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托持部1的宽度大于吊带2的宽度。
[0031]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固定带4与悬吊带通过粘扣连接,固定带4可以是一端固定在托持部1上,另一端通过粘扣的固定;也可以是固定带4的两端都通过粘扣固定在托持部1的下表面;也可以是固定带4的中部和托持部1的下表面固定,固定带4的两端通过粘扣连接。
[0032]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控制器5还包括蓝牙通讯模块,通过蓝牙模块和移动终端连接,将数据存储单元的数据导入到移动终端进行查看和显示。
[0033]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报警装置6为蜂鸣器、发光二极管中的一种或两种,报警装置6也可以是震动马达。
[0034]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托持部1上设置供手指穿过的指孔8,指孔8可以是一个或多
个。指孔8一方面可以提高佩戴者的舒适性,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手腕从悬吊带上滑落,增加安全性。
[0035]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悬吊带为海绵材质,海绵材质透气性好、重量轻,提高佩戴者的舒适性。
[0036]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固定带4为弹性材质,固定带4一方面对手腕起到固定的作用,另一方面有弹性的固定带4可以对包扎部位起到一定的压迫和保护的作用。
[0037]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吊带2上至少包括两段粘扣,位于吊带2端部的为第一段粘扣,另一段为第二段粘扣,第一段粘扣和第二段粘扣之间有空隙,第一段粘扣长度小于第二粘段扣的长度。两段式的粘扣,可以方便患者自行进行悬吊带长度的调节,需要对悬吊带进行长度调节时,揭开第一段粘扣,由于有第二段粘扣的固定,两个吊带2不会断开,根据长度调节固定好第一段粘扣后,再调整第二段粘扣。吊带2可以采用一条较长、一条较短的形式,使得两条吊带2的连接处位于身体前侧,方便调整。
[0038]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控制器5和报警装置6可拆卸的固定在悬吊带上,例如通过粘贴、挂钩或卡子等方式固定在悬吊带上。对控制器5、报警装置6和温度传感器进行回收循环利用。
[0039]具体使用时:经桡动脉行介入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在术后两小时每隔15分钟对患者的术侧手臂进行术后观察和护理。术后患者处于任何体位(例如坐位、立位、卧位)时均可佩戴本技术所述的可调节支撑悬吊带,将两个吊带的粘扣粘合,将悬吊带挂于脖子上,手腕放置在托持部的相应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支撑悬吊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悬吊带,其包括托持部(1)和吊带(2),所述托持部(1)的两端各连接一条所述吊带(2),所述吊带(2)的自由端设置粘扣(3);固定带(4),其横跨设置在所述托持部(1)的上面,所述固定带(4)的两端固定在所述托持部(1)的下表面;控制器(5),其设置在所述悬吊带上,所述控制器(5)包括控制单元、计时单元和数据存储单元;报警装置(6),其设置在所述悬吊带上,所述报警装置(6)与所述控制器(5)连接;温度传感器(7),其为环状,所述温度传感器(7)与所述控制器(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支撑悬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持部(1)的宽度大于所述吊带(2)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支撑悬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4)与所述悬吊带通过粘扣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支撑悬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