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用活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2301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缩机用活塞,其为应用对吸入到缸筒内部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并吐出的压缩机中的活塞,其包括:滑动部,配置于所述缸筒的内部并具有吸入空间,所述吸入空间用于容纳吸入到所述活塞的内部的制冷剂;头部,结合于所述滑动部,在所述头部的前方形成有压缩空间,在所述头部的后方形成有吸入空间,所述头部包括用于使所述吸入空间和所述压缩空间连通的吸入端口;压入盖,包括与所述吸入端口连接的吸入孔,并结合于所述头部的前方;以及第一弹性构件,配置在所述压入盖和所述头部之间,在所述头部、所述压入盖以及所述第一弹性构件之间形成有气体层。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热损失、提高压缩效率的压缩机用活塞。活塞。活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缩机用活塞


[0001]本技术涉及压缩机用活塞,更详细地,涉及一种通过活塞的线形往复运动来压缩制冷剂的线性压缩机用活塞及包括该活塞的线性压缩机。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压缩机是指,从马达或涡轮机(turbine)等动力产生装置接收动力,并对空气或者制冷剂等的工作流体进行压缩的装置。具体地,压缩机广泛应用于整个工业或家电设备、尤其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以下,称作“制冷循环”)等领域中。
[0003]根据压缩制冷剂的方式,这种压缩机可以划分为往复式压缩机(Reciprocating compressor)、旋转式压缩机(Rotary compressor)以及涡旋式压缩机(Scroll compressor)。
[0004]往复式压缩机是,在活塞和缸筒之间形成有压缩空间,并且通过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来压缩流体的方式;旋转式压缩机是,通过在缸筒的内部进行偏心旋转的滚子来压缩流体的方式;涡旋式压缩机是,通过形成为螺旋形状的一对涡旋盘互相啮合旋转来压缩流体的方式。
[0005]最近,在往复式压缩机中,针对利用直线往复运动而不使用曲轴的线性压缩机(Linear Compressor)的使用正逐渐增加。对于线性压缩机而言,由于在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往复运动时所产生的机械损失较少,因此具有提高压缩机的效率,并且结构比较简单的优点。
[0006]在线性压缩机中,缸筒位于用于形成密闭空间的壳体的内部而形成压缩室,并且使用于覆盖压缩室的活塞在该缸筒内部进行往复运动。线性压缩机反复进行如下过程:在活塞位于下死点(BDC;Bottom Dead Center)的过程中,密封空间内的流体吸入到压缩室,而在活塞位于上死点(TDC;Top Dead Center)的过程中,压缩室的流体被压缩并吐出。
[0007]在线性压缩机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压缩单元和驱动单元,压缩单元通过由驱动单元所产生的移动,来被共振弹簧进行共振运动,同时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并吐出的过程。
[0008]线性压缩机的活塞反复进行如下的一系列过程:在缸筒的内部通过共振弹簧以高速进行往复运动的同时,将制冷剂经由吸入管吸入到壳体的内部,之后通过活塞的前进运动从压缩空间吐出,并且经由吐出管向冷凝器移动。
[0009]参照图13,在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

1990140号中,公开了在活塞1010的正面部形成有用于使制冷剂流入到压缩空间的吸入端口1011,在吸入端口1011的前方设置有用于开闭吸入端口1011的吸入阀1020的技术。
[0010]吸入端口1011从结合孔1012的中心C沿着半径方向隔开规定的长度而形成有多个。
[0011]吸入阀1020通过阀结合构件1030紧固于活塞10,并且包括:固定部1021,阀结合构件1030结合于所述固定部1021;多个开放部1022,其朝向固定部1021的外侧方向延伸。此时,多个开放部1022可以朝向前方弯曲而开放吸入端口1011,而恢复到后方而封闭吸入端
口1101。
[0012]但是,压缩空间中被压缩的高温高压气体起到热源作用,因此,热量将会传递到温度相对较低的缸筒、活塞1010以及吸入制冷剂,从而发生热量损失且压缩效率降低的问题。
[0013]现有技术
[0014]专利文献
[0015]专利文献1: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

1990140B(2019.06.18)

技术实现思路

[0016]本说明书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热损失、提高压缩效率的压缩机用活塞。
[0017]根据用于实现上述课题的本说明书的一方面(aspect)的压缩机用活塞,其为应用于对吸入到缸筒内部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并吐出的压缩机中的活塞,其包括:滑动部,其配置于所述缸筒的内部并具有吸入空间,所述吸入空间用于容纳吸入到所述活塞内部的制冷剂;头部,其结合于所述滑动部,在所述头部的前方形成有压缩空间,在所述头部的后方形成有吸入空间,并且所述头部包括用于使所述吸入空间和所述压缩空间连通的吸入端口(port);压入盖(cap),其包括与所述吸入端口连接的吸入孔,并结合于所述头部的前方;以及第一弹性构件,其配置在所述压入盖和所述头部之间,在所述头部、所述压入盖以及所述第一弹性构件之间形成有气体层。
[0018]此外,所述第一弹性构件可以形成为圆形带状。
[0019]另外,所述第一弹性构件可以配置于所述吸入端口的内侧。
[0020]此外,还可以包括第二弹性构件,其配置在所述压入盖和所述头部之间,并且配置于所述第一弹性构件的外侧。
[0021]另外,所述第二弹性构件可以形成为圆形带状,所述第二弹性构件可以配置于所述吸入端口的外侧。
[0022]此外,所述第一弹性构件和所述第二弹性构件之间的空间分别可以与所述吸入端口和所述吸入孔连通。
[0023]此外,所述头部包括结合槽,所述结合槽形成于所述头部的前方表面的中央区域,所述吸入端口可以与所述结合槽隔开。
[0024]另外,还包括结合构件,其用于使所述压入盖结合于所述头部的前方;所述压入盖包括结合孔,所述结合孔形成于所述压入盖的中央区域并与所述结合槽相对应,所述结合构件贯通所述结合孔并结合于所述结合槽。
[0025]此外,所述第一弹性构件可以配置在所述结合槽和所述吸入端口之间。
[0026]另外,所述头部可以包括气体槽,其配置在所述结合槽和所述吸入端口之间。
[0027]此外,在所述头部、所述压入盖、所述第一弹性构件以及所述气体槽之间,可以形成所述气体层。
[0028]另外,所述气体槽可以从所述头部的前方表面朝向后方延伸。
[0029]此外,所述气体槽可以形成为圆形带状。
[0030]根据用于实现上述课题的本说明书的一方面(aspect)的压缩机用活塞,其为应用于对吸入到缸筒内部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并吐出的压缩机中的活塞,其可以包括:滑动部,其
配置于所述缸筒的内部并具有吸入空间,所述吸入空间用于容纳吸入到所述活塞内部的制冷剂;头部,其结合于所述滑动部,在所述头部的前方形成有压缩空间,在所述头部的后方形成有吸入空间,并且所述头部包括用于使所述吸入空间和所述压缩空间连通的吸入端口;以及隔热构件,其包括用于配置所述吸入端口的吸入端口孔,并结合于所述头部的前方。
[0031]另外,所述吸入端口可以从所述头部的前方表面朝向前方凸出。
[0032]此外,所述头部包括从前方表面的中央区域朝向前方凸出的结合端口,所述吸入端口可以与所述结合端口隔开。
[0033]另外,还包括包括结合构件,所述结合构件用于使所述隔热构件结合于所述头部的前方,所述隔热构件包括结合端口孔,所述结合端口孔形成于所述隔热构件的中央区域,并所述结合端口配置于所述结合端口孔,所述结合构件可以贯通所述结合端口孔并结合于所述结合端口。
[0034]此外,包括第一弹性构件,其配置在所述隔热构件和所述头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用活塞,其应用于对吸入到缸筒内部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并吐出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部,配置于所述缸筒的内部并具有吸入空间,所述吸入空间用于容纳吸入到所述活塞的内部的制冷剂;头部,结合于所述滑动部,在所述头部的前方形成有压缩空间,在所述头部的后方形成有吸入空间,所述头部包括用于使所述吸入空间和所述压缩空间连通的吸入端口;压入盖,包括与所述吸入端口连接的吸入孔,并结合于所述头部的前方;以及第一弹性构件,配置在所述压入盖和所述头部之间,在所述头部、所述压入盖以及所述第一弹性构件之间形成有气体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用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构件形成为圆形带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用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构件配置于所述吸入端口的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用活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性构件,所述第二弹性构件配置在所述压入盖和所述头部之间,并且配置于所述第一弹性构件的外侧。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庸文李均荣卢基元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