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融还原预热预还原系统窑头燃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2119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3:55
一种熔融还原预热预还原系统窑头燃烧装置,涉及熔融还原工艺燃烧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移动设置的燃烧器,燃烧器的入口端中心上连接有中心风管路,及连接于燃烧器内腔的内煤气管路、外煤气管路和煤风管路,燃烧器沿其进料方向还依次设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旋流风管路和轴流风管路,旋流风管路和轴流风管路还通过第一管道相连通,中心风管路通过第二管道连接于旋流风管路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火焰不集中,燃烧速度慢,燃烧温度低,火焰长度可调节性差,火焰形状不规则、扫窑皮,影响窑衬的使用寿命;以及现有装置燃烧不稳定,窑内工况稳定性差,煤气燃烧率低;且不方便运输移动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熔融还原预热预还原系统窑头燃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熔融还原工艺燃烧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熔融还原预热预还原系统窑头燃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HIsmelt熔融还原工艺技术利用非焦煤煤粉及铁矿粉采取喷射冶金方式生产液态生铁,流程短,成本低,污染小,铁水质量好,是解决我国焦煤资源有限和环保问题的先进炼铁技术,该工艺采用两级回转窑的预热预还原系统对最大含水量为15%的铁矿粉进行预处理。通过该系统完成对物料的烘干预热、加热、还原的工艺过程,以满足物料出料温度达到750℃以上,最高不超过850℃的温度,且满足物料的还原度达到9

15%的要求。
[0003]SRV炉产生煤气及煤粉通过预热预还原系统中回转窑窑头燃烧装置燃烧,为矿粉的干燥预热及还原提供热量。因此为保证出料温度及还原度的稳定,煤气及煤粉的燃烧情况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需要一种能够保证煤气及煤粉稳定且充分燃烧的燃烧装置。
[0004]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个申请号为200480005006.2的专利,该方案煅烧被加入到回转窑中的石灰石,并且使用煤粉作为向加入到该回转窑中的石灰石供热的热源的燃料。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通过使用煤粉来生产生石灰的方法和设备。本专利技术可以利用煤粉,该粉末状矿物燃料是在焦炭加工和冷却过程中产生的,并且被集尘器所收集,以便用于生产优异的水合水平的生石灰,并同时降低了SOx(硫化物)和NOx(氮化物)的生成。
[0005]该套装置虽然可以实现高炉系统中进行使用,但是若应用于熔融还原工艺中使用,则直接的暴露出了该技术的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0006]第一,现有装置一次风量大,风量匹配不合理,煤耗高,电耗高。
[0007]第二,现有装置燃烧装置火焰不集中,燃烧速度慢,燃烧温度低,火焰长度可调节性差,火焰形状不规则、扫窑皮,影响窑衬的使用寿命。
[0008]第三,现有装置燃烧不稳定,窑内工况稳定性差,煤气燃烧率低;且不方便运输移动,给使用过程带来了影响。
[0009]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10]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熔融还原预热预还原系统窑头燃烧装置;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火焰不集中,燃烧速度慢,燃烧温度低,火焰长度可调节性差,火焰形状不规则、扫窑皮,影响窑衬的使用寿命;以及现有装置燃烧不稳定,窑内工况稳定性差,煤气燃烧率低;且不方便运输移动的问题。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2]一种熔融还原预热预还原系统窑头燃烧装置,包括移动设置的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的入口端中心上连接有中心风管路,及连接于所述燃烧器内腔的内煤气管路、外煤气管路和煤风管路,所述燃烧器沿其进料方向还依次设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旋流风管路和所述
轴流风管路,所述旋流风管路和所述轴流风管路还通过第一管道相连通,所述中心风管路通过第二管道连接于所述旋流风管路上。
[0013]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煤气管路的入口连接有熔融还原炉输送管道,所述熔融还原炉输送管道上还连接有天然气管道。
[0014]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还原炉输送管道上还沿其进料方向依次设有气动切断阀、电动调节阀、压力变送器以及流量计。
[0015]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内煤气管路与所述外煤气管路沿所述燃烧器的轴向方向分居于所述煤风管路的两侧。
[0016]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中心风管路、所述内煤气管路、所述煤风管路、所述外煤气管路、所述旋流风管路以及所述轴流风管路沿所述燃烧器的进料方向由内到外依次设置。
[0017]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燃烧器处于所述旋流风管路与所述轴流风管路之间的部分设有第一金属波纹补偿器以及处于所述旋流风管路与所述外煤气管之间的部分设有第二金属波纹补偿器;所述第一管道上还设有金属波纹管。
[0018]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燃烧器的出口端延伸至回转窑内,所述出口端上设有自动点火装置和火焰检测装置。
[0019]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燃烧器支撑固定于行走小车上。
[0020]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煤风管路上还连接有煤粉输送管道,所述煤风管路上还连接有煤风风机。
[0021]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轴流风管路的入口连接有第一罗茨风机,所述旋流风管路的入口连接有第二罗茨风机。
[0022]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燃烧器上沿其进料方向逆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压力表、第二压力表、第三压力表、第四压力表以及第五压力表。
[0023]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轴流风管路上设有第一蝶阀,所述旋流风管路上设有第二蝶阀,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三蝶阀,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第四蝶阀;所述第二管道处于所述第三蝶阀和所述旋流风管路之间的部分还设有第五蝶阀。
[0024]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二管道上还连接有金属软管。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本装置一次风量用量少,可低至6

8%;火焰集中,燃烧速度快,燃烧温度高,能够满足熔融还原工艺对矿粉温度及还原度的热量的需求;喷出火焰形状规则,不会对窑衬造成伤害;使用熔融还原煤气燃烧率高,可高达99.9%;能够灵活调整火焰长度;以烟气温度为目标,能够根据生产负荷变化需要,调节煤气和喷煤的供给量及助燃风量,保证燃烧器燃烧稳定与充分,确保窑内稳定工况;系统运行稳定,提高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部件少,工序简便,且故障率低;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操作控制简便,易于大规模制造与安装,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
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

煤粉;2

熔融还原炉煤气;3

天然气管道;4

煤粉输送管道;5

熔融还原炉输送管道;6

天然气;7

煤风风机;8

第二金属软管;9

燃烧器;10

外煤气管路;11

内煤气管路;12

煤风管路;13

轴流风管路;14

旋流风管路;15

中心风管路;16

回转窑;17

第一管道;18

第四蝶阀;19

第二管道;20

第一金属软管;21

第五蝶阀;2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熔融还原预热预还原系统窑头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设置的燃烧器(9),所述燃烧器(9)的入口端中心上连接有中心风管路(15),及连接于所述燃烧器(9)内腔的外煤气管路(10)、内煤气管路(11)和煤风管路(12),所述燃烧器(9)沿其进料方向还依次设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旋流风管路(14)和轴流风管路(13),所述旋流风管路(14)和所述轴流风管路(13)还通过第一管道(17)相连通,所述中心风管路(15)通过第二管道(19)连接于所述旋流风管路(1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熔融还原预热预还原系统窑头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管路的入口连接有熔融还原炉输送管道(5),所述熔融还原炉输送管道(5)上还连接有天然气管道(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熔融还原预热预还原系统窑头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炉输送管道上还沿其进料方向依次设有气动切断阀(30)、电动调节阀(29)、压力变送器(31)以及流量计(2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熔融还原预热预还原系统窑头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煤气管路(11)与所述外煤气管路(10)沿所述燃烧器(9)的轴向方向分居于所述煤风管路(12)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熔融还原预热预还原系统窑头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风管路(15)、所述内煤气管路(11)、所述煤风管路(12)、所述外煤气管路(10)、所述旋流风管路(14)以及所述轴流风管路(13)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冠琪陈庆孟王金霞张晓峰魏召强张巧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墨龙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