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2037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配电箱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智能配电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正面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内侧表面最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流传感器,所述箱门的内侧表面中间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右侧安装有GPRS数据采集模块,所述箱门的外侧表面最上方安装有三项电流指示灯,所述三项电流指示灯的数量为三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背板上设置散热板,散热板贯穿箱体的背板与走线盘固定连接,这样更加利于配电箱内部热量的排放,另外在箱体侧面底部设置百叶窗,箱体的内部对应百叶窗的位置设置防尘网,不仅能够促进热量排放,而且还能够避免灰尘进入配电箱内。而且还能够避免灰尘进入配电箱内。而且还能够避免灰尘进入配电箱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配电箱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箱
,具体为一种新型智能配电箱。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
[0003]在一些大型商场的配电室里,配电箱一般安装在墙壁上,现有的智能配电箱存由于结构存在诸多不合理,经常出现问题,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0004]现有的新型智能配电箱存在下列问题:
[0005]1、现有的智能配电箱,很难实时智能化监测柜配电箱内部电器元件的运行数据,不能及时提醒技术人员对配电箱内部设备进行维护和故障排查,增加了技术人员的工作负担。
[0006]2、现有的智能配电箱,一般直接安装在墙壁上,由于配电箱内部重要元器件都安装在背板上,产生的热量得不到疏散,很容易烧坏配电箱内部的元器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智能配电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配电箱不能及时监测数据并反馈数据和散热性能较差的问题。
[0009](二)技术方案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智能配电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正面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内侧表面最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流传感器,所述箱门的内侧表面中间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右侧安装有GPRS数据采集模块,所述箱门的外侧表面最上方安装有三项电流指示灯,所述三项电流指示灯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三项电流指示灯的颜色从左向右依次为黄色、绿色以及红色,所述箱门的外侧表面下方从左往右依次固定安装有声光电报警器、电压告警器、电流告警器以及剩余电量告警器,所述箱体的背板中间固定连接有散热板,所述箱体的背板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轨道,所述箱体侧面底部设置有百叶窗,所述箱体的内部对应百叶窗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防尘网。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三项电流指示灯的输入端与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声光电报警器、电压告警器、电流告警器、剩余电量告警器以及GPRS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顶面和底面开设有进线口,所
述进线口的边侧设置有盖板。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门的正面边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套有绝缘套,所述把手的边侧张贴有危险标识。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板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的孔口固定安装有防护圈。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板贯穿箱体的背板与走线盘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板为波浪形。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智能配电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该新型智能配电箱,通过在箱门的内侧面设置GPRS数据采集模块和控制器的使用,将检测的数据传递到电脑的终端上,方便工作人员实时监测配电箱内部电流和电压的使用情况,能够及时做出相应对策,不仅降低了技术人员的工作负担,还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值得应用推广。
[0019]2、该新型智能配电箱,通过在背板上设置散热板,散热板贯穿箱体的背板与走线盘固定连接,这样更加利于配电箱内部热量的排放,另外在箱体侧面底部设置百叶窗,箱体的内部对应百叶窗的位置设置防尘网,不仅能够促进热量排放,而且还能够避免灰尘进入配电箱内。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主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主体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本技术流程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箱体;2、箱门;3、电流传感器;4、控制器;5、GPRS数据采集模块;6、三项电流指示灯;7、声光电报警器;8、电压告警器;9、电流告警器;10、剩余电量告警器;11、散热板;12、安装板;13、安装孔;14、隔板;15、安装轨道;16、百叶窗;17、防尘网;18、进线口;19、盖板;20、把手;21、危险标识;22、穿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
[0027]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智能配电箱,包括箱体1,箱体1的正面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2,箱门2的内侧表面最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流传感器3,箱门2的内侧表面中间固定安装有控制器4,控制器4的右侧安装有GPRS数据采集模块5,箱门2的外侧表面最上方安装有三项电流指示灯6,三项电流指示灯6的数量为三个,三个三项电流指示灯6的颜色从左向右依次为黄色、绿色以及红色,箱门2的外侧表面下方从左往右依
次固定安装有声光电报警器7、电压告警器8、电流告警器9以及剩余电量告警器10,箱体1的背板中间固定连接有散热板11,箱体1的背板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2,安装板12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安装孔13,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14,隔板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轨道15,箱体1侧面底部设置有百叶窗16,箱体1的内部对应百叶窗16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防尘网17。
[0028]本实施例中,将安装板12贴在墙壁上,通过螺钉穿过安装孔13与墙面固定连接,安装轨道15用来安装配电箱的电气设备,百叶窗16可以用来通风散热,散热板11为铝合金板,可以使配电箱内的元器件发出的热量更有效地传导到散热板11上,再经散热板11散发到周围空气中去,安装轨道15上安装有网关等电器设备。
[0029]具体的,三项电流指示灯6的输入端与电流传感器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3、声光电报警器7、电压告警器8、电流告警器9、剩余电量告警器10以及GPRS数据采集模块5的输入端均与与控制器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0030]本实施例中,电流传感器3的的型号为FK

DJI

1000A,电流传感器3监测用电回路的电流,由三项电流指示灯6指示电流数据,电流传感器3检测箱体1内部电流和电压的使用情况,并反馈给控制器4,控制器4接受到信号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配电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正面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2),所述箱门(2)的内侧表面最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流传感器(3),所述箱门(2)的内侧表面中间固定安装有控制器(4),所述控制器(4)的右侧安装有GPRS数据采集模块(5),所述箱门(2)的外侧表面最上方安装有三项电流指示灯(6),所述三项电流指示灯(6)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三项电流指示灯(6)的颜色从左向右依次为黄色、绿色以及红色,所述箱门(2)的外侧表面下方从左往右依次固定安装有声光电报警器(7)、电压告警器(8)、电流告警器(9)以及剩余电量告警器(10),所述箱体(1)的背板中间固定连接有散热板(11),所述箱体(1)的背板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安装孔(13),所述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轨道(15),所述箱体(1)侧面底部设置有百叶窗(16),所述箱体(1)的内部对应百叶窗(16)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防尘网(17)。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胜杨东亮唐超王强王源郭自强王敏杨静曹丹华张红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市港圣开关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