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用1140V/660V/380V/127V远距离漏电试验电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2023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煤矿井下用1140V/660V/380V/127V远距离漏电试验电阻箱,涉及领域,所述隔爆外壳内部包括提手、控制板、电源板、警示单元、绝缘电阻、测量电压总成和继电器,所述电源板与绝缘电阻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该电阻箱操作方便,安装后由专职电工一人即可做试验,试验更方便,更安全,大大减少了操作时间,由专职电工一人每天可对多个地点进行试验,提高了作业效率。业效率。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矿井下用1140V/660V/380V/127V远距离漏电试验电阻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开采领域,尤其涉及煤矿井下用1140V/660V/380V/127V远距离漏电试验电阻箱。

技术介绍

[0002]煤矿井下远方漏电试验多少年来一直采用的是打开开关,用一只试验电阻ll40V用20kΩ\10W电阻;660V用11kΩ\10W电阻;380V用5kΩ\10W电阻;127V用2kΩ\10W电阻跨接于任一火线与地之间,然后送电看上一级馈电开关和照明综保是否漏电跳闸保护,这样的漏电试验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弊端:
[0003]1、操作不方便,打开开关接入试验电阻不方便,且很容易引起其他故障和短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对操作员工的安全操作要求高,存在一定危险。在试验时如果线路接地不好或漏电保护失效,将会造成电气设备外壳带电,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2、每次操作都需要打开开关的上腔或前腔,需要瓦检员的配合,操作工序复杂,操作时需要多名作业人员;3、对人身安全没有明显的隔离点,人员必须直接操作接触开关外壳,对人身存在着不安全因素;4、目前很多煤矿企业都是通过就地漏电试验的方法来代替远方漏电试验,从理论上分析就地试验和远方漏电试验的效果基本一致,但是就地试验只能验证漏电保护功能是否有效,而远方漏电试验是针对供电系统的整体进行试验,两者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煤矿井下用1140V/660V/380V/127V远距离漏电试验电阻箱,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煤矿井下用1140V/660V/380V/127V远距离漏电试验电阻箱,包括隔爆外壳,所述隔爆外壳的上端固定有上封盖,所述上封盖的左右端中部固定有输入输出接口,所述隔爆外壳的中部表面固定有提手,所述封盖的上端左中侧设置有通电按钮,所述隔爆外壳内部包括提手、控制板、电源板、警示单元、绝缘电阻、测量电压总成和继电器,所述电源板与绝缘电阻电性连接,且绝缘电阻与测量电压总成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板向控制板和警示单元供电,所述提手与继电器电性相连。
[0006]优选的,所述输入输出接口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输入输出接口与测量电压总成的负载电路电性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电源板将继电器输入的电压转换成V向控制板和警示单元供电。
[0008]优选的,所述提手、控制板、电源板、警示单元、绝缘电阻、测量电压总成和继电器组成的配置用于控制漏电检测和绝缘检测的回路通断。
[0009]优选的,所述警示单元包括警示灯和蜂鸣器组合。
[0010]优选的,所述测量电压总成集成1140V/660V/380/127V四个电压等级,电源板根据输入电压,自动控制绝缘电阻输出对应的阻值。
[0011]优选的,所述通电按钮与隔爆外壳内部控制板电性相连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专利技术中,集成1140V、660V、380V和127V四个电压等级,客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0014]2.本专利技术中,可对馈电开关、照明综保的负荷侧远端进行模拟漏电保护试验,对井下电气设备漏电保护装置动作是否可靠进行检验。
[0015]3.本专利技术中,该电阻箱操作方便,安装后由专职电工一人即可做试验,试验更方便,更安全,大大减少了操作时间,由专职电工一人每天可对多个地点进行试验,提高了作业效率。
[0016]4.本专利技术中,作业过程中不必打开开关上腔接线,操作全程不需要接线或接电阻,试验电阻集成在隔爆外壳内部,只需按下试验按钮即可。
[0017]5.本专利技术中,可以试验上一级馈电开关的漏电保护是否有效。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煤矿井下用1140V/660V/380V/127V远距离漏电试验电阻箱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煤矿井下用1140V/660V/380V/127V远距离漏电试验电阻箱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煤矿井下用1140V/660V/380V/127V远距离漏电试验电阻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上封盖;2、输入输出接口;3、隔爆外壳;4、提手;5、控制板;6、电源板;7、警示单元;8、绝缘电阻;9、测量电压总成;10、继电器;11、通电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3]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

3所示,煤矿井下用1140V/660V/380V/127V远距离漏电试验电阻箱,包括隔爆外壳3,隔爆外壳3的上端固定有上封盖1,上封盖1的左右端中部固定有输入输出接口2,隔爆外壳3的中部表面固定有提手4,封盖1的上端左中侧设置有通电按钮11,隔爆外壳3内部包括提手4、控制板5、电源板6、警示单元7、绝缘电阻8、测量电压总成9和继电器10,电源板6与绝缘电阻8电性连接,且绝缘电阻8与测量电压总成9电性连接,电源板6向控制板5和警示单元7供电,提手4与继电器10电性相连。
[0026]使用时,隔爆外壳3通过四个所输入输出接口与测量电压总成9的负载电路电性连接,通过电路板将电压转换成28V供电,按下通电按钮11,电源板6开始向控制板5供电,在控制板5和通电按钮共同作用,控制继电器10吸合,从而使20kΩ\10W、11kΩ\10W、5kΩ\10W、2kΩ\10W绝缘电阻8和1140V、660V、380V、127V一项电对地导通,然后送电看测量电压总成9
上一级馈电开关和照明综保是否漏电跳闸保护,通过此种方式进行检测,无需检测时人员必须直接操作接触开关外壳,降低风险,从而实现远方漏电测试则会解决因供电距离较远,而在远方做漏电试验时所要解决的需要一台一台开关去做漏电试验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工作人员对开关的漏电状态一目了然,操作简单方便,不仅减轻了检修工作人员的负担,更给当班的工作人员提供了方便。
[0027]实施例2
[0028]如图1

3所示,煤矿井下用1140V/660V/380V/127V远距离漏电试验电阻箱,包括隔爆外壳3,隔爆外壳3的上端固定有上封盖1,上封盖1的左右端中部固定有输入输出接口2,隔爆外壳3的中部表面固定有提手4,封盖1的上端左中侧设置有通电按钮11,隔爆外壳3内部包括提手4、控制板5、电源板6、警示单元7、绝缘电阻8、测量电压总成9和继电器10,电源板6与绝缘电阻8电性连接,且绝缘电阻8与测量电压总成9电性连接,电源板6向控制板5和警示单元7供电,提手4与继电器10电性相连。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煤矿井下用1140V/660V/380V/127V远距离漏电试验电阻箱,包括隔爆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爆外壳(3)的上端固定有上封盖(1),所述上封盖(1)的左右端中部固定有输入输出接口(2),所述隔爆外壳(3)的中部表面固定有提手(4),所述封盖(1)的上端左中侧设置有通电按钮(11),所述隔爆外壳(3)内部包括提手(4)、控制板(5)、电源板(6)、警示单元(7)、绝缘电阻(8)、测量电压总成(9)和继电器(10),所述电源板(6)与绝缘电阻(8)电性连接,且绝缘电阻(8)与测量电压总成(9)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板(6)向控制板(5)和警示单元(7)供电,所述提手(4)与继电器(10)电性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用1140V/660V/380V/127V远距离漏电试验电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输出接口(2)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输入输出接口(2)与测量电压总成(9)的负载电路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用1140V/660V/380V/127V远距离漏电试验电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堃杨磊庞士宝高路张忠良李德强蒋玉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小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