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1984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包括基底、多个发光单元以及触控层。发光单元设置于基底上。触控层设置于发光单元上,触控层包括多个网格单元对应多个发光单元设置。网格单元包括第一网格单元和第二网格单元,第一网格单元具有第一网格开口,第二网格单元具有第二网格开口,发光单元包括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第一发光单元设置在第一网格开口内,且第二发光单元设置在第二网格开口内。第一网格开口的面积大于第二网格开口的面积,且第一发光单元的面积大于第二发光单元的面积。光单元的面积大于第二发光单元的面积。光单元的面积大于第二发光单元的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显示设备
[0001]本案是申请日为2017年10月25日、申请号为201711006061.9、专利技术名称为“触控显示设备”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包括网格单元的触控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0003]近年来,触控感测技术已显著地发展,因而有许多整合触控感测功能的消费性电子产品,例如移动电话、GPS导航系统、平板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这些消费性电子产品主要特征在于将触控感测功能与原有的显示功能整合,以作为触控显示设备。在传统的电阻式触控技术或电容式触控技术中,用来侦测触控信号的感测电极通常是以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制备,以避免显示功能被干扰。然而,由于氧化铟锡相对于金属具有较高的电阻率,使用氧化铟锡制作感测电极可能导致整体电阻较高以及反应速率较低等问题,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反应速率,由金属线交织而成的金属网格被发展用来取代氧化铟锡。然而,在金属网格边缘连接于连接线或连接垫的连接处容易受到静电而损害,进而使得侦测触控的效果受到影响。此外,金属网格可能遮蔽部分显示光线,从而使得触控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被金属网格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触控显示设备,其包括设置于连接线与网格单元之间的抗静电连接部,用以预防静电伤害。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其包括一基底、多个发光单元以及一触控层。发光单元设置于基底上。触控层设置于发光单元上,触控层包括多个网格单元对应多个发光单元设置。网格单元包括一第一网格单元和一第二网格单元,第一网格单元具有一第一网格开口,第二网格单元具有一第二网格开口,发光单元包括一第一发光单元和一第二发光单元,第一发光单元设置在第一网格开口内,且第二发光单元设置在第二网格开口内。第一网格开口的面积大于第二网格开口的面积,且第一发光单元的面积大于第二发光单元的面积。
附图说明
[0006]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上视示意图;
[0007]图2所示为图1中触控显示设备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0008]图3所示为图2中第一连接导线及第一遮蔽图案的剖面示意图;
[0009]图4A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化实施例网格单元及对应的发光单元的上视示意图;
[0010]图4B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变化实施例网格单元及对应的发光单元的
上视示意图;
[0011]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触控显示设备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0012]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触控显示设备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0013]图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触控显示设备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0014]图8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示意图;
[0015]图9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示意图;
[0016]图10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示意图;
[0017]图1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示意图;
[0018]图12为沿图11的切线A

A

的剖面示意图;
[0019]图1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九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示意图;
[0020]图1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十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示意图;
[0021]图1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十实施例触控显示设备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10A、10B、10C

触控显示设备;100

基底;102、1021、1022、1023

发光单元;104

绝缘层;106、206

触控层;108、1081、1082

网格单元;110

第一连接导线;112

第一抗静电连接部;112M
‑‑
第一主结构;112S、112Sa、112Sb

第一次结构;112T
‑‑
第二次结构;114

第二连接线;116

第二抗静电连接部;116M

第二主结构;116S

次结构;118

网格开口;122

第一遮蔽图案;124

第二遮蔽图案;126、1261、1262

虚置网格图案;130

绝缘图案;BP

接合垫;CP1

第一连结线;CP2

第二连结线;D1

第一方向;D2

第二方向;E1

第一边缘;E2

第二边缘;E3

第三边缘;IS

中间区段;MB

桥接线;P1

第一部分;P2

第二部分;P3

第三部分;R1

显示区;R2

周边区;TE1

第一触控电极;TE2

第二触控电极;TP1

第一触控垫;TP2

第二触控垫;W1

第一宽度;W2

第二宽度;W3

第三宽度;W4

第四宽度;W5

第五宽度;W6

第六宽度;W7

第七宽度;W8

第八宽度;X

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了解本专利技术,下文配合所附图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触控显示设备。为了使读者能容易了解及图式的简洁,本专利技术中的多张图式只绘出触控显示设备的一部分,且图式中的特定组件并非依照实际比例绘图。此外,图中各组件的数量及尺寸仅作为示意,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4]本专利技术通篇说明书与后附的权利要求中会使用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电子设备制造商可能会以不同的名称来指称相同的组件。本文并不意在区分那些功能相同但名称不同的组件。在下文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书中,「含有」与「包括」等词为开放式词语,因此其应被解释为「含有但不限定为

」之意。
[0025]当一组件或一膜层被称为在另一组件或另一膜层上,或是被称为与另一组件或另一膜层连接时,其应被了解所述的组件或膜层是直接位于另一组件或膜层上,或是直接与另一组件或膜层连接,也可以是两者之间存在有其他的组件或膜层。然而,当一组件或一膜层被称为直接位于另一组件或另一膜层上,或被称为直接连接于另一组件或另一膜层时,则应被了解两者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底;多个发光单元,设置于该基底上;以及一触控层,设置于该多个发光单元上,该触控层包括多个网格单元对应该多个发光单元设置,其中该多个网格单元包括一第一网格单元和一第二网格单元,该第一网格单元具有一第一网格开口,该第二网格单元具有一第二网格开口,该多个发光单元包括一第一发光单元和一第二发光单元,该第一发光单元设置在该第一网格开口内,且该第二发光单元设置在该第二网格开口内,其中该第一网格开口的面积大于该第二网格开口的面积,且该第一发光单元的面积大于该第二发光单元的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发光单元的一颜色不同于该第二发光单元的一颜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发光单元发出一蓝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发光单元发出一红光或一绿光。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发光单元发出一红光。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小郎乐瑞仁
申请(专利权)人: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