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微囊藻水华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194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微囊藻水华的方法,属于水体生态修复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控制微囊藻水华的方法是在微囊藻水华形成后的水体表面泼洒吸附有洋葱汁的稻杆段;其中所述稻杆段的长度范围为0.5~1.0mm;所述吸附有洋葱汁的稻杆段是将洋葱汁和稻杆段混合均匀得到;所述吸附有洋葱汁的稻杆段中稻杆段的投加量不小于0.8kg/m2,洋葱汁的浓度范围为2.0~2.5kg/m2,所述微囊藻水华中微囊藻的密度范围为0.1~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微囊藻水华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微囊藻水华的方法,属于水体生态修复领域。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致使许多湖泊和水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由于富营养化,许多湖泊、水库和河流爆发微囊藻水华,大量微囊藻漂浮于水面会显著降低水体的透明度,严重阻碍其他浮游植物对光的吸收利用,降低了水环境整体光合作用的强度,造成氧含量的缺乏,导致养殖动物的泛池死亡;与此同时,微囊藻对碱性环境具有适应性,在高温季节微囊藻的出现,不仅表明水体出现碱化,它的生长繁殖本身也会导致水体pH的升高;从而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生产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
[0003]目前,防控微囊藻水华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包括打捞法(机械打捞与人工打捞)、絮凝沉降法、换水法、高压杀藻法、紫外杀藻法和超声波杀藻法;传统的物理法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且治标不治本;化学法包括化学药剂杀藻法和氧化剂杀藻法,化学药剂杀藻效率高,然而却带来二次污染问题,如硫酸铜;氧化剂杀藻法使用的氧化剂,如过氧化氢,却对高浓度的野外群体微囊藻效果不佳;生物法包括微生物法、植物化感法、浮游动物摄食法、底栖动物摄食法、鱼类摄食法,生物法一般周期长,受环境因素影响比较大,具有不可控性。
[0004]因此,寻找一种快速、安全的控制微囊藻水华的方法成为目前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技术问题][0006]目前,防控微囊藻水华的方法存在成本高、容易带来二次污染、周期长的问题。
[0007][技术方案][0008]为了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微囊藻水华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在微囊藻水华形成后的水体表面泼洒吸附有一定浓度洋葱汁的稻杆段,微囊藻去除率可达95%以上,所述微囊藻水华的密度范围为0.1~3
×
108细胞/升。本专利技术方法简单易操作,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微囊藻水华的方法,所述的方法是在微囊藻水华形成后的水体表面泼洒吸附有洋葱汁的稻杆段。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囊藻水华中微囊藻的密度范围为0.1~3.0
×
108细胞/升。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稻杆段的长度范围为0.5~1.0mm。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有洋葱汁的稻杆段是将洋葱汁和稻杆段混合均匀得到。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有洋葱汁的稻杆段中稻杆段的投加量不小
于0.8kg/m2,投加量是相对水体面积;进一步优选为0.8kg/m2。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有洋葱汁的稻杆段中洋葱汁的浓度范围为2.0~2.5kg/m2,所述的浓度是指单位面积水体投入的洋葱汁重量。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洋葱汁是取新鲜洋葱用粉碎机榨汁得到的。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稻杆段是干稻杆段用切割机切割得到的。
[001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在控制微囊藻水华领域中的应用。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微囊藻的密度范围为0.1~3.0
×
108细胞/升。
[0019][有益效果][0020](1)本专利技术在微囊藻水华形成后的水体表面泼洒吸附有一定浓度洋葱汁的稻杆段,稻杆段投入水体后吸附微囊藻,然后释放出洋葱汁杀灭微囊藻,最后稻杆段与微囊藻一起沉入水底;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微囊藻去除率可达95%以上,所述微囊藻水华的藻密度范围为0.1~3
×
108细胞/升。
[0021](2)本专利技术方法简单易操作,即可实现快速杀灭微囊藻,成本低,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专利技术,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3]实施例1
[0024]在无锡市某河道其中一段(长40米,宽6米)开展实验。实验开始前取新鲜洋葱用粉碎机榨出洋葱汁,干稻杆段用切割机切成0.5mm的小段,然后将洋葱汁和稻杆段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让稻杆段充分吸收洋葱汁。
[0025]其中实验组1中洋葱汁的浓度为1.5kg/m2;实验组2中洋葱汁的浓度为2.0kg/m2;实验组3中洋葱汁的浓度为2.5kg/m2;实验组4中洋葱汁的浓度为3.0kg/m2;所有实验组稻杆段投加量为0.8kg/m2;实验组河道面积均为48m2(8
×
6m);对照组(8
×
6m)不泼洒洋葱汁和稻杆段;所述的洋葱汁的浓度以及稻杆段的投加量都是相对于实验河道的水体面积;对照组、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实验组4中初始微囊藻密度都为1.72
×
108细胞/升(微囊藻密度测定方法参考章宗涉,黄祥飞《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
[0026]整个实验进行3天,实验结束时,对照组中微囊藻密度有所增加,而实验组1、2、3、4中微囊藻密度都显著下降(见表1)。所以,如果按95%的微囊藻去除率为依据,且从效果和成本考虑,治理微囊藻水华的适宜洋葱汁的浓度范围为2.0~2.5kg/m2。
[0027]表1不同洋葱汁浓度控制微囊藻效果比较
[0028][0029]实施例2
[0030]在无锡某河道其中一段(长40米,宽6米)开展实验。实验开始前取新鲜洋葱用粉碎机榨出洋葱汁,干稻杆段用切割机切成不同长度的小段,然后将洋葱汁和稻杆段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让稻杆段充分吸收洋葱汁。
[0031]其中实验组1中稻杆段的长度为0.5mm;实验组2中稻杆段的长度为1.0mm;实验组3中稻杆段的长度为1.5mm;实验组4中稻杆段的长度为2.0mm,所有实验组洋葱汁浓度为2.5kg/m2,所有实验组稻杆段投加量为0.8kg/m2,实验组河道面积均为48m2(8
×
6m);所述洋葱汁的浓度以及稻杆段的投加量都是相对于实验河道的水体面积;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实验组4初始微囊藻密度都为1.68
×
108细胞/升(微囊藻密度测定方法参考章宗涉,黄祥飞《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
[0032]整个实验进行3天,实验结束时,实验组1和实验组2微囊藻被稻杆段吸附一起从水面沉到水底,实验组3和实验组4大量微囊藻被稻杆段吸附漂浮于水面,水体中微囊藻的增长率见表2。如果按95%的微囊藻去除率为依据,且从效果和成本考虑,治理微囊藻水华的适宜稻杆段长度范围为0.5~1.0mm。
[0033]表2不同长度稻杆段控制微囊藻效果比较
[0034][0035]实施例3
[0036]在无锡某河道其中一段(长40米,宽6米)开展实验。实验开始前取新鲜洋葱用粉碎机榨出洋葱汁,干稻杆段用切割机切成一定长度的小段,然后将洋葱汁和稻杆段按一定的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微囊藻水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是在微囊藻水华形成后的水体表面泼洒吸附有洋葱汁的稻杆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藻水华中微囊藻的密度范围为0.1~3.0
×
108细胞/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稻杆段的长度范围为0.5~1.0mm。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有洋葱汁的稻杆段是将洋葱汁和稻杆段混合均匀得到。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有洋葱汁的稻杆段中稻杆段的投加量相对水体的面积不小于0.8k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峰沈冀郭赟钱程远余美娟蒋焱栾东波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太湖湖泊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