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盗型智能电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1859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盗型智能电表,包括:壳体和智能电表,壳体外周壁上设置有若干锁合机构和防盗机构;防盗机构上设置有与锁合机构连接的锁合部,当锁合机构从锁合部抽离时,壳体内周壁发生形变,形变使壳体对智能电表本体产生握紧力,以使壳体内周壁抵触在智能电表本体外周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非工作人员只能设法通过锁合机构开启壳体,但由于壳体上还设置有防盗机构,当非工作人员将锁合机构从防盗机构的锁合部抽离时,壳体内的膨胀剂被触发,从而壳体的内周壁向安装腔内延伸,使得壳体内周壁对设置在安装腔内的智能电表本体产生握紧力,最终虽然壳体被打开,但仍无法取出智能电表本体,起到了保护智能电表的作用,提高了智能电表的安装可靠性。安装可靠性。安装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盗型智能电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盗型智能电表。

技术介绍

[0002]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的智能终端,除了具备传统电能表基本用电量的计量功能以外,为了适应智能电网和新能源的使用它还具有双向多种费率计量功能、用户端控制功能、多种数据传输模式的双向数据通信功能、防窃电功能等智能化的功能,智能电表代表着未来节能型智能电网最终用户智能化终端的发展方向。
[0003]现有技术中的智能电表其线路板通常布置在下壳体的腔体中,上壳体设置有一个用于容置通讯模块的安装腔,该安装腔与下壳体的腔体连通,从而使通讯模块与线路板通讯连接,以达到远程抄表的目的。随着科技发展,智能电表的防窃电性能得到了极大提高,但智能电表本体的防窃性能往往被设计者和生产者忽略。安装腔的上方通常设置有保护盖,当用户或工作人员需查询用电信息时,需开启保护盖,并按下安装腔一侧的按键。虽然保护盖被打开时,智能电表设置有报警系统,但仍然无法阻止不法分子窃取通讯模块,从而破坏了智能电表的完整性,降低了智能电表的安装可靠性。
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盗型智能电表,包括:壳体(1),其限定有安装腔,所述壳体(1)外周壁上设置有若干锁合机构(2)和若干防盗机构(3);智能电表本体(4),其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其中,所述防盗机构(3)上设置有与所述锁合机构(2)连接的锁合部(31),当所述锁合机构(2)从所述锁合部(31)抽离时,所述壳体(1)内周壁发生形变,所述形变使所述壳体(1)对所述智能电表本体(4)产生握紧力,以使所述壳体(1)内周壁抵触在所述智能电表本体(4)外周壁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型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通过所述锁合机构(2)与所述第二壳体(12)密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盗型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表本体(4)包括电表线路板(41)和与所述电表线路板(41)通讯连接的通讯模块(42);所述第一壳体(11)具有用于容置所述通讯模块(42)的第一腔体(111);所述第二壳体(12)具有用于安装所述电表线路板(41)的第二腔体(12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盗型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11)与所述第二腔体(121)连通形成所述安装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盗型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11)一侧的所述第一壳体(11)上还贯穿开设有观察窗(112),所述观察窗(112)用于显示智能电表的用电信息。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盗型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机构(2)与所述防盗机构(3)一一对应,所述锁合机构(2)包括:解锁件(21),其限位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1)的顶部端壁上;锁杆(22),其顶部与所述解锁件(21)连接,所述锁杆(22)底部具有锁合单元(221),所述锁杆(22)通过所述锁合单元(221)固定于所述壳体(1)连接,所述锁杆(22)的杆身部分卡设在所述锁合部(31)中,所述锁合部(31)向下延伸设置在第二壳体(12)内;其中,所述锁杆(22)贯穿所述第一壳体(11)使所述锁杆(22)的杆身部分卡设在所述锁合部(31)中,且所述锁杆(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博皓储蕾石荣徐振伟杨洋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万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