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性油墨的高复溶性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1769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水性油墨的高复溶性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油墨技术领域,用于水性油墨的高复溶性丙烯酸树脂包括以下组分:混合物A、混合物B、引发剂水溶液、去离子水、中和剂;混合物A为含双键的单体混合物,所述混合物A由软单体、硬单体、链转移单体和功能性丙烯酸单体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方面可以提高丙烯酸树脂的复溶性,保证了印刷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丙烯酸树脂的稳定性,保证了水性油墨的印刷持久性。墨的印刷持久性。墨的印刷持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性油墨的高复溶性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墨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水性油墨的高复溶性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性油墨在印刷过程中,油墨的复溶性直接关系到油墨印刷效果。而水性油墨的复溶性主要还是取决于所用的主体树脂。目前,市面上水性油墨主要还是以丙烯酸树脂为主。
[0003]传统的丙烯酸树脂主要是通过在树脂分子链上引入含羧基类单体,通过对羧基进行中和处理使其离子化后具有很强的水溶性和亲水性,一般所选用的中和剂有氨水,有机氨和无机强碱三类组成。其中,氨水具有干燥速度快,复溶性相对较差,同时受环境影响氨水极易挥发,导至体系的PH值波动较大,树脂的稳定性也会发生变化,直接影响其对应的水性油墨的稳定性和印刷效果;有机氨则能够提供很好的复溶性,但是存在干燥速度慢,未彻干时易发粘的缺点,严重影响印刷效率;无机强碱则具备极佳的复溶性,也存在干燥速度慢的缺点,同时无机强碱会引入大量的电解质,极易破坏水性油墨的稳定性,从而影响水性油墨最终的印刷效果。
[0004]综上所述,仅仅考虑通过对丙烯酸树脂的羧基的离子化“处理”来实现水性油墨的复溶性凋节是远远不够的。本专利技术专利主是通过在丙烯酸树脂上引入一定量的亲水性单体和一定量的含羧基的单体来协同实现树脂有更好的复溶性,同时不影响水性油墨的稳定性和印刷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水性油墨用丙烯酸树脂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具有更好的复溶性,同时不影响水性油墨的稳定性和印刷的效率的用于水性油墨的高复溶性丙烯酸树脂。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用于水性油墨的高复溶性丙烯酸树脂,包括按重量份配比的以下组分:
[0008][0009]混合物A为含双键的单体混合物,混合物A由软单体、硬单体、链转移单体和功能性丙烯酸单体组成;
[0010]中和剂为碱性溶液,中和剂为氨水,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N

N二甲基乙醇胺、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钾水溶液中的至少一种,氨水浓度为25%,中和剂用于调节用于水性油墨的高复溶性丙烯酸树脂的PH值至7.5~8.5之间;即中和剂的用量为调节所述用于水性油墨的高复溶性丙烯酸树脂的PH值至7.5~8.5之间所需的量。
[0011]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混合物A由软单体、硬单体、链转移单体和功能性丙烯酸单体按照重量份配比为10~80份:50~120份:1~15份:25~120份组成。
[0012]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软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马来酸二丁酯、马来酸二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异辛酯中的至少一种。
[0013]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硬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和α

甲基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0014]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链转移单体为十二烷基硫醇,巯基丙酸,巯基乙酸中的至少一种。
[0015]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功能性丙烯酸单体为乙烯基磺酸钠,甲基丙烯酸,衣康酸单丁酯,马来酸,甲基丙烯酸羟甲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丁酯,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且功能性单体混合物中必须含有甲基丙烯酸。
[0016]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混合物B由非离子乳化剂、阴离子乳化剂以及水组成;阴离子乳化剂与非离子乳化剂比例为1:1~1:3。
[0017]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阴离子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支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支链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磺基琥珀酸烷基酚醚酯钠盐中的任一种;非离子乳化剂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类、异构碳十三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醇嵌段聚醚中的任一种。
[0018]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引发剂水溶液中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钠中的一种,引发剂与水的比例为2:5~2:40。
[0019]一种用于水性油墨的高复溶性丙烯酸树脂制备方法,按照相应比例取得各组分;
[0020]A.在搅拌条件下,将混合物A缓慢滴加到混合物B中,制得到预乳液;
[0021]B.往反应釜内加入计量的去离子水,开启搅拌,并将釜内温度升至83~87℃,然后一次性加入60%的引发剂水溶液和40%的预乳液,侍乳液泛蓝后,保温30min,
[0022]然后同时滴加剩余的引发剂水溶液和预乳液,控制在2h左右滴完,继续保温1h,然后降温至38~42℃,加入计量的中和剂,将乳液的PH值调至7.5~8.5之间,即可降温出料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水性油墨的高复溶性丙烯酸树脂,传统的复溶性丙烯酸乳液,主要是通过不同的中和剂对丙烯酸树脂分子链上的羧基进行离子化处理,实现复溶的目的;但是,不论是氨水,还是有机胺或者无机强碱进行调节,都存在着不同的缺陷。本专利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对分子链上引入亲水性的丙烯酸单体来增加其分子链本身的亲水性,一方面可以提高丙烯酸树脂的复溶性,保证了印刷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丙烯酸树脂的稳定性,保证了水性油墨的印刷持久性。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其中:
[0027]图1为将标样、测试A和测试B在黑白卡上进行刮样得到;
[0028]图2为样卡放至墨层表干后,将样卡放在自来水水龙头下冲洗两分种得到。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0031]实施例1:
[0032]将2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30份丙烯酸丁酯,5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50份苯乙烯,8份十二烷基硫醇,10份乙烯基磺酸钠,50份甲基丙烯酸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混合物A;
[0033]将8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性油墨的高复溶性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配比的以下组分:混合物A
ꢀꢀꢀꢀꢀꢀꢀꢀ
180~300份混合物B
ꢀꢀꢀꢀꢀꢀꢀꢀ
45~105份引发剂水溶液
ꢀꢀꢀ
22~48份去离子水
ꢀꢀꢀꢀꢀꢀꢀ
500~900份中和剂所述混合物A为含双键的单体混合物,所述混合物A由软单体、硬单体、链转移单体和功能性丙烯酸单体组成;所述中和剂为碱性溶液,所述中和剂为氨水,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N

N二甲基乙醇胺、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钾水溶液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中和剂用于调节所述用于水性油墨的高复溶性丙烯酸树脂的PH值至7.5~8.5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性油墨的高复溶性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A由软单体、硬单体、链转移单体和功能性丙烯酸单体按照重量份配比为10~80份:50~120份:1~15份:25~120份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性油墨的高复溶性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马来酸二丁酯、马来酸二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异辛酯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性油墨的高复溶性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和α

甲基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性油墨的高复溶性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转移单体为十二烷基硫醇,巯基丙酸,巯基乙酸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佳蔡威余中华聂进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龙油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