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叠合板双层堆放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1741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叠合板双层堆放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第一杆和平行设置的两根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拼接形成矩形框架;四根竖杆,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二杆拼接的位置处,每根所述竖杆上设有至少一个支架,至少四个分别位于四根所述竖杆上的所述支架位于同一高度上;以及至少两根横杆,所述两根横杆的四端分别架设于四个位于同一高度上的四个所述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可以在基座上堆放一组预制叠合板,还可以在横杆上堆放一组预制叠合板,在不影响堆放稳定性的前提下,大大增加了堆放量,且不多占用施工场地,能够满足施工现场PC构件的使用需求。用需求。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叠合板双层堆放架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叠合板双层堆放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广,PC构件(即混凝土预制件)在装配式建筑中得到广泛的推广使用。预制叠合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主要运用于装配式建筑中的楼板、外墙板、楼梯、阳台等的预制构件,其结构样式多样,大多数体积庞大。在许多施工现场,由于可用堆场较少且较小,又预制叠合板大多水平堆放,占用了较大的空间,且存在安全隐患。目前市场上虽然推出了一些固定架,但现有的固定架均无法安全的堆放较多的预制叠合板。
[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增加预制叠合板堆放数量的堆放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制叠合板双层堆放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制叠合板双层堆放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第一杆和平行设置的两根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拼接形成矩形框架;四根竖杆,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二杆拼接的位置处,每根所述竖杆上设有至少一个支架,至少四个分别位于四根所述竖杆上的所述支架位于同一高度上;以及至少两根横杆,所述两根横杆的四端分别架设于四个位于同一高度上的四个所述支架上。
[0006]较佳地,每根所述横杆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吊环。
[0007]较佳地,每根所述竖杆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吊环,至少四个分别位于四根所述竖杆上的所述第二吊环位于同一高度上。
[0008]较佳地,每根所述竖杆上设有两个第二吊环,所述第二吊环均安装于四根所述竖杆围成的区域外侧。
[0009]较佳地,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二杆拼接的位置处均设有三角支撑架。
[0010]较佳地,所述支架与所述竖杆的上端部的距离大于等于300mm。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预制叠合板双层堆放架具有如下优点:
[0012]1.本技术中,可以在基座上堆放一组预制叠合板,还可以在横杆上堆放一组预制叠合板,在不影响堆放稳定性的前提下,大大增加了堆放量,能够满足施工现场PC构件的使用需求;
[0013]2.安装时,只需吊运一个基座与两根横杆,便于安装,省时省力;
[0014]3.一次性投入的材料较少,与传统堆放架相比,提高了堆放架的利用率,节约了工程施工成本;
[0015]4.本技术提供的堆放架的堆放量可以双倍于传统堆放架的堆放量,且不多占
用施工场地,整个施工堆场整齐清爽,做到了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预制叠合板双层堆放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预制叠合板双层堆放架的主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预制叠合板双层堆放架的俯视图。
[0019]图中:10

基座、11

第一杆、12

第二杆、13

三角支撑架、20

竖杆、21

支架、22

挡板、23

第二吊环、30

横杆、31

第一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更详尽的表述上述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列举出具体的实施例来证明技术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1]本技术提供的预制叠合板双层堆放架,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基座10,所述基座10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第一杆11和平行设置的两根第二杆12,所述第一杆11和第二杆12拼接形成矩形框架;四根竖杆2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杆11与所述第二杆12拼接的位置处,每根所述竖杆20上设有至少一个支架21,至少四个分别位于四根所述竖杆20上的所述支架21位于同一高度上;以及至少两根横杆30,所述两根横杆30的四端分别架设于四个位于同一高度上的四个所述支架21上。本技术中,可以在基座10上堆放一组预制叠合板,还可以在横杆30上堆放一组预制叠合板,本技术可将原有的堆放数量增加一倍,有效、合理的利用施工场地,从而节约占地面积,增加进场构件的数量,满足现场构件的消耗量,省时省地,经济适用。
[0022]请重点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杆11是由两根H型钢对拼形成的,H型钢的一个侧壁与地面固定,另一个侧壁作为预制叠合板的支撑面,两根H型钢对拼,可以增加支撑面的面积,确保施工安全;而所述第二杆12则直接采用一根H型钢,第二杆12的两端与第一杆11焊接固定,第二杆12不与预制叠合板直接接触,作为基座10的辅助支撑即可;材料均为施工现场常用材料,一次性投入的材料大大减少,与传统堆放架相比,提高了堆放架的利用率,节约工程施工成本;基座10以及竖杆20焊接固定为一个整体,安装时,只需吊运一个基座10与两根横杆30,便于安装,省时省力。
[0023]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21的结构可以在远离竖杆20的一侧设置挡板22,避免横杆30从所述支架21上滑落,进一步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0024]较佳地,请继续参考图1至3,所述横杆30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杆11的长度方向垂直,即横杆30与第二杆12平行,这样,可使堆放的两层预制叠合板错开,一方面便于观察预制叠合板的情况,另一方面便于预制叠合板的取放。
[0025]较佳地,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2,每根所述横杆30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吊环31,便于取放,同时便于微调横杆30在竖杆20上的位置以及两个横杆30之间的距离。
[0026]较佳地,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2,每根所述竖杆20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吊环23,至少四个分别位于四根所述竖杆20上的所述第二吊环23位于同一高度上,例如,每根所述竖杆20上设有一个第二吊环23,且四个第二吊环23均位于所述竖杆20的顶部,并与吊装;又例如,每根所述竖杆20上设有两个第二吊环23,所述第二吊环23均安装于四根所述竖杆20围
成的区域外侧,本实施例中,每根所述竖杆20上设有三个第二吊环23,除位于所述竖杆20的顶部的一个第二吊环23外,侧面还设有两个第二吊环23,侧面的两个第二吊环23均位于与相邻两个竖杆20相背的一侧,避免干涉。当然,侧面的两个第二吊环23可以位于同一高度,即四个竖杆20上的八个第二吊环23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侧面的两个第二吊环23也可以位于不同高度,即四个竖杆20上的八个第二吊环23中的每四个第二吊环23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进一步方便吊运。
[0027]较佳地,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3,所述第一杆11与所述第二杆12拼接的位置处均设有三角支撑架13,例如在第一杆11与第二杆12拼接的位置处焊接三角钢板。需要说明的是,三角支撑架13可以包括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叠合板双层堆放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第一杆和平行设置的两根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拼接形成矩形框架;四根竖杆,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二杆拼接的位置处,每根所述竖杆上设有至少一个支架,至少四个分别位于四根所述竖杆上的所述支架位于同一高度上;以及至少两根横杆,所述两根横杆的四端分别架设于四个位于同一高度上的四个所述支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叠合板双层堆放架,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横杆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吊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跃强史隽豪张纬伦王佐畏陈寿俊成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