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踝关节后侧融合板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踝关节后侧融合板。
技术介绍
[0002]治疗因距骨缺血性坏死、踝关节/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或者因疼痛而影响行走功能,需采用行胫距关节或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时,常采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空心钉固定,这种固定费用低和创伤小,但易出现踝关节前方屈曲稳定性不佳,易导致内植物松动、踝关节内翻或者外翻、以及延迟融合等并发症,且适应证有一定的局限性,适用于骨质较好的患者;二是采取外固定架固定,该方法操作复杂,术后护理不便,费用高,早期功能锻炼困难且治疗周期较长。为此,需要找到其它的更好的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踝关节后侧融合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踝关节后侧融合板,包括一体连接的上段、中段和下段,所述上段、中段和下段均设有钉孔,所述上段呈长条形结构,所述上段远离中段的端部呈尖端设置,所述上段的钉孔设有三个并沿其长度方向依次排布,且位于中间的钉孔为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踝关节后侧融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连接的上段、中段和下段,所述上段、中段和下段均设有钉孔,所述上段呈长条形结构,所述上段远离中段的端部呈尖端设置,所述上段的钉孔设有三个并沿其长度方向依次排布,且位于中间的钉孔为长槽孔,该长槽孔的长度方向与上段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中段的钉孔包括靠近上段的上排钉孔和靠近下段的下排钉孔,所述上排钉孔和下排钉孔朝下段方向倾斜延伸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关节后侧融合板,其特征在于:踝关节后侧融合板的外沿的厚度由内向外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关节后侧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段的宽度均大于上段和下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踝关节后侧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段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宏谋,刘元刚,吴少辉,
申请(专利权)人:大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