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ype-C电连接器公端自动点焊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1625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Ty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ype

C电连接器公端自动点焊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组装
,尤其是一种Type

C电连接器公端自动点焊机。

技术介绍

[0002]USB,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的缩写,而其中文简称为“通串线”,是一个外部总线标准,用于规范电脑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和通讯,是应用在PC领域的接口技术。USB是在1994年底由英特尔、康柏、IBM、Microsoft等多家公司联合提出。USB不但传输速度快,使用起来十分方便。USB接口还具有支持设备的即插即用和热插拔功能,连接灵活,独立供电等优点,可以连接鼠标、键盘、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闪存盘、MP3机、手机、数码相机、移动硬盘、外置光软驱、USB网卡、ADSL Modem、Cable Modem等,几乎所有的外部设备都设置有USB接口,使用十分之广泛。
[0003]USB Type

C电连接器公端是USB接口的一种连接界面,不分正反两面均可插入,和其它界面一样支持USB标准的充电、数据传输、显示输出等功能。USB Type

C主要面向更轻薄、更纤细的设备,增强可用性,并为未来USB版本的性能增强铺好路。
[0004]USB Type

C电连接器公端主要由公端金属前壳和公端金属后壳相互插配、且点焊而成。以往,公端金属前壳和公端金属后壳的插配、点焊工作均采用人工方式来完成。首先,工人在组装工位完成公端金属前壳和公端金属后壳的插配,而后作为一个整体流转至焊接工位,借由激光点焊机完成公端金属前壳和公端金属后壳的焊接固定,最后流入到包装入盒工位。由上叙述可知,常规车间生产线存在有以下问题:1)生产线由多个工位依序连接排列而成,延伸较长,具有占用较大的生产场地;2)每个工位均需配套有生产工人,导致人力资源成本极高;3)当公端金属前壳和公端金属后壳被插配完成,流转至焊接工位的进程中,因受到振动力的作用公端金属前壳极易相对于公端金属后壳发生位置窜动现象,最后导致电连接器公端焊后尺寸不合格;4)公端金属前壳和公端金属后壳的体型较小,不利于工人件握持,使得人工装配操作执行起来十分不易,从而导致装配效率极为低下;再者,对工人的熟练度以及责任心要求比较高,即便如此,在组装操作的进程中必不可免地还会存有插配未到位现象;5)在目前成型工艺中,采用单面焊接的方式以实现公端金属前壳和公端金属后壳的固定(即在电连接器公端的正面成型出有一系列焊点),然而,公端金属前壳和公端金属后壳之间的连接强度较弱。在电连接器公端的实际应用进程中,电连接器公端极易因受到激振力作用而发生焊点开裂的现象,进而中断信号传输进程的正常执行。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故,本专利技术设计人员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以及缺陷,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量,并经过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技术人员的不断实验以及修改,最终导致该Type

C电连接器公端自动点焊机的出现。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Type

C电连接器公端自动点焊机,Type

C电连接器公端包括有料带、公端金属前壳以及公端金属后壳。公端金属前壳直接成型于料带上,其沿着料带的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布。公端金属后壳的数量和公端金属前壳的数量相一致,且可一一相对应地与公端金属前壳进行插配。Type

C电连接器公端自动点焊机包括公端金属前壳料带放料机构、公端金属后壳上料机构、插配系统、第一焊接系统、翻面机构、第二焊接系统以及公端金属壳料带收料机构。其中,公端金属前壳料带放料机构、公端金属后壳上料机构均与插配系统直接相对接,以分别向着插配系统成对地供应公端金属前壳、公端金属后壳。插配系统包括有第一输料线、第二输料线、搬料单元以及推料单元。第一输料线用来输送公端金属前壳,且在其上开设有供公端金属前壳流通用的前置流通通道。在第一输料线还开设有与前置流通通道相贯通的置放凹槽,以用来置入待插配的公端金属后壳。第二输料线平行地布置于第一输料线的正后方,以用来输送公端金属后壳,且在其上开设有供公端金属后壳流通用的后置流通通道。在第二输料线还开设有与后置流通通道相贯通的取料避让缺口。搬料单元同时横跨第一输料线和第二输料线,以将公端金属后壳经由取料避让缺口转移至置放凹槽内;推料单元布置于第一输料线的正后方,且与置放凹槽相对位。当公端金属后壳被放置于置放凹槽内,且公端金属前壳相对于置放凹槽停靠到位后,推料单元发生动作以推动公端金属后壳相向于公端金属前壳进行平移运动,直至完成所述Type

C电连接器公端的插配操作。第一焊接系统布置于插配系统的下游,其包括有第三输料线以及第一激光点焊机。第三输料线用来输送已插配完成的Type

C电连接器公端。第一激光点焊机布置于第三输料线的正上方,以完成对Type

C电连接器公端正面的焊接操作。翻面机构布置于第一焊接系统的下游,以对经过一次焊接操作的Type

C电连接器公端进行180
°
翻面。第二焊接系统布置于翻面机构的下游,其包括有第四输料线以及第二激光点焊机。第四输料线用来输送已完成单面焊接的Type

C电连接器公端。第二激光点焊机布置于第四输料线的正上方,以完成对Type

C电连接器公端背面的焊接操作。公端金属壳料带收料机构布置于第二焊接系统的下游,以用来收纳已焊接成型的Type

C电连接器公端。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翻面机构包括有挡料杆单元。挡料杆单元布置于第三输料线和第四输料线之间,且其由多个走向与Type

C电连接器公端的送料方向相垂直的、沿着上下方向线性阵列的挡料杆构成。已经过正面焊接的Type

C电连接器公端依序盘绕于挡料杆上;在第四输送线的继续拖动进程中,Type

C电连接器公端在挡料杆反作用力的驱使下逐步地扭转180
°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至少取得了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09]1)Type

C电连接器公端自动点焊机同时将公端金属前壳上料功能、公端金属后壳上料功能、插配功能、焊接功能、翻面功能以及收料功能集合为一体,实现了Type

C电连接器公端的自动化上料、插配、焊接以及收卷操作,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制造效率,且相较于传统的流水线成型方式其所需占据的车间场地更少,用工需求亦得到有效压缩;
[0010]2)在正式执行插配操作前,公端金属前壳经由第一输料线进行输送,且正对应于置放凹槽进行停位;而公端金属后壳经由第二输料线进行输送,直至平移至与取料避让缺口正对位;当公端金属前壳在前置流通通道内停位完成后,借由搬料单元将公端金属后壳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ype

C电连接器公端自动点焊机,Type

C电连接器公端包括有料带、公端金属前壳以及公端金属后壳;公端金属前壳直接成型于料带上,其沿着料带的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布;公端金属后壳的数量和公端金属前壳的数量相一致,且可一一相对应地与公端金属前壳进行插配,其特征在于,包括公端金属前壳料带放料机构、公端金属后壳上料机构、插配系统、第一焊接系统、翻面机构、第二焊接系统以及公端金属壳料带收料机构;其中,所述公端金属前壳料带放料机构、所述公端金属后壳上料机构均与所述插配系统直接相对接,以分别向着所述插配系统成对地供应公端金属前壳、公端金属后壳;所述插配系统包括有第一输料线、第二输料线、搬料单元以及推料单元;所述第一输料线用来输送公端金属前壳,且在其上开设有供公端金属前壳流通用的前置流通通道;在所述第一输料线还开设有与所述前置流通通道相贯通的置放凹槽,以用来置入待插配的公端金属后壳;所述第二输料线平行地布置于所述第一输料线的正后方,以用来输送公端金属后壳,且在其上开设有供公端金属后壳流通用的后置流通通道;在所述第二输料线还开设有与所述后置流通通道相贯通的取料避让缺口;所述搬料单元同时横跨所述第一输料线和所述第二输料线,以将公端金属后壳经由所述取料避让缺口转移至所述置放凹槽内;所述推料单元布置于所述第一输料线的正后方,且与所述置放凹槽相对位;当公端金属后壳被放置于所述置放凹槽内,且公端金属前壳相对于所述置放凹槽停靠到位后,所述推料单元发生动作以推动公端金属后壳相向于公端金属前壳进行平移运动,直至完成Type

C电连接器公端的插配操作;所述第一焊接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进嵩郭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祥龙嘉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