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调节识别角度功能的智慧园区人脸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1599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具有调节识别角度功能的智慧园区人脸识别装置,包括识别机构、第一连接块和感应装置,所述识别机构的顶端连接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内侧设置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两端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端连接有转动柱,并且转动柱的顶端固定有挡板,所述第一连接块设置于识别机构的底端,且第一连接块的中部贯穿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衔接有传动杆,且传动杆的底端连接传动块,并且传动杆与传动块之间为啮合连接,所述传动块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柱。该具有调节识别角度功能的智慧园区人脸识别装置具有调节识别角度的装置,且具有一定的防水效果,方便用户对其进行拆卸安装调节。方便用户对其进行拆卸安装调节。方便用户对其进行拆卸安装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调节识别角度功能的智慧园区人脸识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人脸识别
,具体为一种具有调节识别角度功能的智慧园区人脸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脸识别技术也日趋成熟,人脸识别技术对识别者面孔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再和数据库内留存信息进行比对,进而对识别者面孔进行认证,该手段被广泛用于各行各业,为此本案设计一种具有调节识别角度功能的智慧园区人脸识别装置。
[0003]现在传统的人脸识别装置在调节识别角度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当识别者不是正对识别装置时,容易因信息采集不完全而出现识别错误的问题,需要具有调节识别角度的装置,且具有一定的防水效果,方便用户对其进行拆卸安装调节的人脸识别装置。
[0004]针对现有问题,急需在原有人脸识别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调节识别角度功能的智慧园区人脸识别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人脸识别装置在调节识别角度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当识别者不是正对识别装置时,容易因信息采集不完全而出现识别错误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调节识别角度功能的智慧园区人脸识别装置,包括识别机构、第一连接块和感应装置,所述识别机构的顶端连接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内侧设置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两端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端连接有转动柱,并且转动柱的顶端固定有挡板,所述第一连接块设置于识别机构的底端,且第一连接块的中部贯穿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衔接有传动杆,且传动杆的底端连接传动块,并且传动杆与传动块之间为啮合连接,所述传动块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柱,且连接柱的底端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侧设置有滑块,且滑块的内部贯穿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底端固定有齿轮块,且齿轮块的一端连接有转动盘,并且齿轮块与转动盘之间为啮合连接,所述转动盘的底端设置有夹板,且夹板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顶端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外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感应装置安装于第一连接块的外侧,且感应装置的两端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左侧设置有拉杆,且拉杆的外侧开设有固定槽。
[0007]优选的,所述识别机构通过转动轴与第一连接块构成转动结构,且转动轴通过传动杆与传动块构成传动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杆通过升降块与支撑柱构成升降结构,且支撑杆通过转动柱与挡板构成转动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柱通过滑块与转动杆构成升降结构,且转动杆通过齿轮块与转动盘构成传动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夹板通过第二连接块与第二滑槽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二连接块的中
轴线与螺纹杆的中轴线相互重合。
[0011]优选的,所述活动块通过拉杆与固定槽构成滑动结构,且活动块与感应装置之间为卡合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该具有调节识别角度功能的智慧园区人脸识别装置设置有挡板,通过拉动升降块,升降块带动支撑杆在支撑柱上运动,在使用卡条对升降块的位置进行固定,支撑杆位置改变时,带动转动柱转动,进而带动挡板的倾斜角度改变,挡板具有一定遮挡雨水的效果,让人脸识别装置具有遮挡雨水的效果,且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节合适的倾斜角度;
[0014]2、该具有调节识别角度功能的智慧园区人脸识别装置设置有转动轴,传动块转动,传动块与传动杆之间为啮合连接,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和转动轴相连,进而带动转动轴和识别机构转动,让识别装置具有调节识别角度的效果,且调节操作较为的简单便捷;
[0015]3、该具有调节识别角度功能的智慧园区人脸识别装置设置有夹板,通过转动螺纹杆,螺纹杆带动第二连接块滑动,进而带动和第二连接块相连的夹板在第二滑槽上滑动,让识别装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节,进而让识别装置的安装和拆卸更加的便捷。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连接柱与转动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感应装置与固定槽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识别机构;2、支撑柱;3、升降块;4、支撑杆;5、转动柱;6、挡板;7、第一连接块;8、转动轴;9、传动杆;10、传动块;11、连接柱;12、第一滑槽;13、滑块;14、转动杆;15、齿轮块;16、转动盘;17、夹板;18、第二连接块;19、螺纹杆;20、第二滑槽;21、感应装置;22、活动块;23、拉杆;24、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调节识别角度功能的智慧园区人脸识别装置,包括识别机构1、支撑柱2、升降块3、支撑杆4、转动柱5、挡板6、第一连接块7、转动轴8、传动杆9、传动块10、连接柱11、第一滑槽12、滑块13、转动杆14、齿轮块15、转动盘16、夹板17、第二连接块18、螺纹杆19、第二滑槽20、感应装置21、活动块22、拉杆23和固定槽24,识别机构1的顶端连接有支撑柱2,且支撑柱2的内侧设置有升降块3,升降块3的两端连接有支撑杆4,且支撑杆4的顶端连接有转动柱5,并且转动柱5的顶端固定有挡板6,第一连接块7设置于识别机构1的底端,且第一连接块7的中部贯穿有转动轴8,转动轴8的一端衔接有传动杆9,且传动杆9的底端连接传动块10,并且传动杆9与传动块10之间为啮合连接,传动块10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柱11,且连接柱11的底端开设有第一滑槽12,第一滑槽12的内侧设置有滑块13,且滑块13的内部贯穿有转动杆14,转动杆14的底端固定有齿轮块15,且
齿轮块15的一端连接有转动盘16,并且齿轮块15与转动盘16之间为啮合连接,转动盘16的底端设置有夹板17,且夹板17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8,第二连接块18的顶端连接有螺纹杆19,且螺纹杆19的外侧开设有第二滑槽20,感应装置21安装于第一连接块7的外侧,且感应装置21的两端连接有活动块22,活动块22的左侧设置有拉杆23,且拉杆23的外侧开设有固定槽24;
[0022]进一步的,识别机构1通过转动轴8与第一连接块7构成转动结构,且转动轴8通过传动杆9与传动块10构成传动结构,传动块10转动,传动块10与传动杆9之间为啮合连接,带动传动杆9转动,传动杆9和转动轴8相连,进而带动转动轴8和识别机构1转动,让识别装置具有调节识别角度的效果,且调节操作较为的简单便捷;
[0023]进一步的,支撑杆4通过升降块3与支撑柱2构成升降结构,且支撑杆4通过转动柱5与挡板6构成转动结构,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调节识别角度功能的智慧园区人脸识别装置,包括识别机构(1)、第一连接块(7)和感应装置(21),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机构(1)的顶端连接有支撑柱(2),且支撑柱(2)的内侧设置有升降块(3),所述升降块(3)的两端连接有支撑杆(4),且支撑杆(4)的顶端连接有转动柱(5),并且转动柱(5)的顶端固定有挡板(6),所述第一连接块(7)设置于识别机构(1)的底端,且第一连接块(7)的中部贯穿有转动轴(8),所述转动轴(8)的一端衔接有传动杆(9),且传动杆(9)的底端连接传动块(10),并且传动杆(9)与传动块(10)之间为啮合连接,所述传动块(10)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柱(11),且连接柱(11)的底端开设有第一滑槽(12),所述第一滑槽(12)的内侧设置有滑块(13),且滑块(13)的内部贯穿有转动杆(14),所述转动杆(14)的底端固定有齿轮块(15),且齿轮块(15)的一端连接有转动盘(16),并且齿轮块(15)与转动盘(16)之间为啮合连接,所述转动盘(16)的底端设置有夹板(17),且夹板(17)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8),所述第二连接块(18)的顶端连接有螺纹杆(19),且螺纹杆(19)的外侧开设有第二滑槽(20),所述感应装置(21)安装于第一连接块(7)的外侧,且感应装置(21)的两端连接有活动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嘉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侨城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