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耦弹性波逆时偏移方法、系统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勘探地震学数据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解耦弹性波逆时偏移方法、系统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多波多分量勘探地震数据处理中,弹性波逆时偏移是当前成像精度最高的一种偏移方法。但由于其使用双程波信息进行波场延拓,在盐丘、断块、逆冲断层等复杂区域往往产生较强的低频噪音和偏移假象,降低了偏移结果的空间分辨率和成像信噪比,严重影响了后续地震解释的精度。此外,传统弹性波成像方法通常不采用纵横波场分离,直接使用延拓后的横向和垂向波场分量进行互相关成像,这使得成像结果的物理意义不明确,且容易造成严重的纵横波串扰噪音。
[0003]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0004](1)现有多波多分量弹性波逆时偏移方法,由于通过求解双程波动方程进行波场延拓,在盐丘、断块、逆冲断层等复杂区域往往产生较强的低频噪音和偏移假象,降低了成像分辨率和信噪比,严重影响了后续地震解释的精度。
[0005](2)传统弹性波成像方法通常不进行纵横波场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耦弹性波逆时偏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矢量波场解耦的弹性波逆时偏移方法包括:获取输入地震记录、地震子波、密度及纵横波速度模型;通过求解弹性介质波动方程,获得震源和检波点延拓波场;使用矢量亥姆霍兹分解进行弹性波场分离,获得分离的真振幅纯纵(P)波和纯横(S)波矢量波场;使用弹性波阻抗敏感核函数计算成像条件,获得高精度纵波
‑
纵波(PP)和纵波
‑
横波(PS)成像结果;叠加所有单炮成像结果,获得最终的偏移成像剖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耦弹性波逆时偏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矢量波场解耦的弹性波逆时偏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取输入数据;其中,所述输入数据包括:纵波偏移速度模型v
p
(x)、横波偏移速度模型v
s
(x)、密度模型ρ(x)、震源函数子波f(t)、多波多分量观测数据d(x
r
,t);步骤二,根据输入的震源子波f(t)、密度模型ρ(x)、纵波速度模型v
p
(x)和横波速度模型v
s
(x),采用点源激发方式,通过求解一阶速度
‑
应力弹性介质波动方程,计算震源一侧延拓的弹性矢量波场u
s
(x,t);步骤三,根据输入的密度模型ρ(x)、纵波速度模型v
p
(x)、横波速度模型v
s
(x),使用观测数据d(x
r
,t)作为边界条件,通过求解弹性波动方程,计算检波点一侧延拓的弹性矢量波场u
r
(x,t);步骤四,采用矢量亥姆霍兹分解,对震源和检波点侧的耦合弹性波场进行纵横波场分离;步骤五,获得分离后的震源和检波点波场后,使用弹性阻抗敏感核成像条件进行零延迟互相关成像,获得PP和PS成像结果;步骤六,将所有炮集的成像结果相加,获得最终的偏移成像剖面,并使用震源照明作为预条件算子改善深部成像振幅的均衡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耦弹性波逆时偏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一阶速度
‑
应力弹性波动方程的形式为:其中,x是成像空间位置,x
s
为震源位置,t为波场传播时间,u
s
=[u
s,x u
s,y u
s,z
]
T
为震源侧偏振速度波场,σ
s
=[σ
s,xx σ
s,yy σ
s,zz σ
s,xy σ
s,xz σ
s,yz
]
T
为震源侧应力波场,T为转置符号,δ为克罗内克函数;L为一阶偏导数矩阵,C(x)为模型参数矩阵,具有如下表达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耦弹性波逆时偏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弹性波动方程的表达式为:其中,x
r
为检波点位置,L为偏导数矩阵,C(x)为由模型参数构成的刚度矩阵,具体表达式为:式为: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耦弹性波逆时偏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采用矢量亥姆霍兹分解对震源和检波点波场进行纵横波分离,具有如下表达式: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继东,黄建平,李振春,孙加星,田祎伟,徐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