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房新专利>正文

一种突跳式温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1489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突跳式温控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感温机构、复位机构和导电组件,导电组件包括导电片、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第一接线端子包括接线部、阶梯部和导电部,接线部延伸出壳体,阶梯部两端分别连接接线部和导电部,使接线部和导电部之间呈阶梯状,接线部和导电部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的垂直投影之间的夹角a为钝角,第二接线端子一端延伸出壳体,第二接线端子另一端通过导电片与导电部电性连接,感温机构动作带动导电组件断电,复位机构动作带动导电组件通电;此款突跳式温控器,接线部和导电部之间夹角的设计,充分利用了壳体内的空间,在满足国家的标准情况下,壳体体积可以缩小,实现突跳式温控器小型化的目的。器小型化的目的。器小型化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突跳式温控器


[0001]本技术涉及温控器
,具体的是一种突跳式温控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越来越多的小型化电器的出现,为确保这些电器的使用安全,所使用的温控器也需要小型化,但是,温控器是确保电器使用安全的重要电气元件,需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即温控器的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之间有最小爬电距离的要求,同时,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一接线端子需要满足一定电流通过的需求,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一接线端子在温控器内断电和导电的动作均需要一定空间,这些导致温控器壳体体积大,进而使温控器小型化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体积小的突跳式温控器。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突跳式温控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感温机构、复位机构和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组件包括导电片、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第一接线端子包括接线部、阶梯部和导电部,接线部延伸出壳体,阶梯部两端分别连接接线部和导电部,使接线部和导电部之间呈阶梯状,接线部和导电部沿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突跳式温控器,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感温机构(2)、复位机构(3)和导电组件(4),其特征是,所述导电组件(4)包括导电片(40)、第一接线端子(5)和第二接线端子(6),第一接线端子(5)包括接线部(41)、阶梯部(42)和导电部(43),接线部(41)延伸出壳体(1),阶梯部(42)两端分别连接接线部(41)和导电部(43),使接线部(41)和导电部(43)之间呈阶梯状,接线部(41)和导电部(43)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的垂直投影之间的夹角(a)为钝角,第二接线端子(6)一端延伸出壳体(1),第二接线端子(6)另一端通过导电片(40)与导电部(43)电性连接,感温机构(2)动作带动导电片(40)移动,第一接线端子(5)和第二接线端子(6)断电,复位机构(3)动作带动导电片(40)移动,第一接线端子(5)和第二接线端子(6)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突跳式温控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接线端子(6)与第一接线端子(5)结构相同,第一接线端子(5)和第二接线端子(6)之间以壳体(1)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突跳式温控器,其特征是,所述两个接线部(41)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导电部(43)之间平行设置,导电部(43)的端部朝向导电片(40)一面设有触点(4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突跳式温控器,其特征是,所述接线部(41)的宽度大于阶梯部(42)的宽度,阶梯部(42)的宽度大于导电部(43)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突跳式温控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接线端子(5)和第二接线端子(6)均为一铜片,铜片弯折形成所述接线部(41)、阶梯部(42)和导电部(43)。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突跳式温控器,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包括上座(11)和下盖(12),上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房新
申请(专利权)人:陈房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