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笔记本包装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标自动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笔记本包装线。
技术介绍
[0002]在非标自动化领域中,采用不同结构形式的包装线来实现工件的高效包装是众所周知的。在研究和实现工件的高效包装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包装线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3]首先,现有的仓储上料在应用过程中,自动化程度低,布局设置不合理,导致作业效率低下;其次,现有的包装盒及电源仓储上料在应用过程中,自动化程度低,且由于各个设备之间的配合不够连贯,在使用过程中,常需要人工辅助,效率低下;同时现有的料架空置后没有提醒装置,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备料;在其次,现有的装置单次只能进行单个的笔记本装盒操作,工作效率低下,同时现有的装置结构复杂,不易操作;最后,现有的装置单独只设置一组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分选,可能由于其损坏或其他原因导致检测的结果不准确,进而导致后续的分选输送的错误,影响后续工序的进行。
[0004]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笔记本包装线,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笔记本包装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装盒上料流水线(1)、笔记本上料流水线(2)、电源上料流水线(3)、交替式笔记本装盒装置(4)、至少两组泡棉上料机构(5)及笔记本下料及回收流水线(6);所述包装盒上料流水线(1)及所述笔记本上料流水线(2)设于所述交替式笔记本装盒装置(4)沿Y轴方向一侧,所述电源上料流水线(3)及所述笔记本下料及回收流水线(6)设于所述交替式笔记本装盒装置(4)沿Y轴方向另一侧,且所述包装盒上料流水线(1)、所述笔记本上料流水线(2)、所述电源上料流水线(3)及所述笔记本下料及回收流水线(6)分别与所述交替式笔记本装盒装置(4)相对接,两所述泡棉上料机构(5)分别设于所述交替式笔记本装盒装置(4)沿Y轴方向两侧,其中,所述交替式笔记本装盒装置(4)包括:至少两组笔记本装盒机构(41),两所述笔记本装盒机构(41)沿Y轴方向并列设置;以及上料组件(42),其设于所述笔记本装盒机构(41)的旁侧;两所述泡棉上料机构(5)交替式的对两所述笔记本装盒机构(41)进行泡棉上料,所述上料组件(42)交替式的从所述笔记本上料流水线(2)及所述电源上料流水线(3)取料并转移放置于两所述笔记本装盒机构(41)以使得两所述笔记装盒机构(41)处分别形成笔记本模组,所述包装盒上料流水线(1)将包装盒交替式的输送至两所述笔记本装盒机构(41),两所述笔记本装盒机构(41)交替式的将笔记本模组放置于包装盒内部,所述笔记本下料及回收流水线(6)对装有笔记本的包装盒进行称重检测进而进行分选,以将装有笔记本的包装盒下料或NG回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包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42)包括:固定架(421);上料输送模组(422),其设于所述固定架(421)的上方,且所述上料输送模组(422)沿Y轴方向设置;笔记本上料模组(423),其与所述上料输送模组(422)的活动部传动连接;以及电源上料模组(424),其与所述上料输送模组(422)的活动部传动连接;其中,所述上料输送模组(422)分别驱动所述笔记本上料模组(423)及所述电源上料模组(424)沿Y轴方向往复运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包装线,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笔记本装盒机构(41)包括:X向输送模组(412),其沿X轴方向设置;笔记本承托模组(413),其设于所述X向输送模组(412)沿X轴方向一侧,且所述笔记本承托模组(413)与所述X向输送模组(412)的活动部传动连接;包装盒翻转模组(414),其设于所述X向输送模组(412)沿X轴方向的另一侧,且所述包装盒翻转模组(414)与所述X向输送模组(412)的活动部传动连接;以及包装盒传送线(415),其与所述X向输送模组(412)的活动部传动连接;每组所述X向输送模组(412)驱动相应一组所述包装盒翻转模组(414)及相应一个所述包装盒传送线(415)沿X轴方向往复运动,以控制相邻的两所述包装盒翻转模组(414)及两所述包装盒传送线(415)交替式的相对接;每组所述X向驱动模组(412)驱动相应一组所述包装盒翻转模组(414)及相应一组所述笔记本承托模组(413)沿X轴方向相向运动,以控制相邻两所述笔记本装盒机构(413)交替
式的进行笔记本模组放入包装盒内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包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上料流水线(1)包括:包装盒输送线(11);包装盒上料机构(12),其设于所述包装盒输送线(11)的旁侧;包装盒开箱机构(13),其设于所述包装盒输送线(11)的正上方;包装盒封箱机构(14),其设于所述包装盒输送线(11)的正上方;第一贴标机构(15),其设于所述包装盒输送线(11)的旁侧;质保卡贴附机构(16),其设于所述包装盒输送线(11)的旁侧;以及至少两组第二贴标结构(17),每组所述第二贴标机构(17)设于所述包装盒输送线(11)的旁侧;其中,所述包装盒输送线(11)沿其输送方向依次设有包装盒上料工位、包装盒开箱工位、包装盒封箱工位、第一贴标工位、质保卡贴附工位、第二贴标工位及包装盒下料工位,所述包装盒上料机构(12)、所述包装盒开箱机构(13)、所述包装盒封箱机构(14)、所述第一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缪磊,徐振光,袁文卿,王宇,章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