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瘫儿童手指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1395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脑瘫儿童手指康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转盘和训练机构总成,所述包括训练机构总成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三支臂以及用于固定手指的手指固定机构,所述第一支臂固定于转盘,所述第三支臂的一端与第一支臂铰接,第三支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指固定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臂设置于第一支臂和手指固定机构之间,第二支臂包括下套管和上套杆,所述下套管固定于转盘,下套管内设置有弹簧,所述上套杆滑动插置于所述下套管内、且上套杆的下端与弹簧固定连接,上套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支臂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进行不同强度的训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瘫儿童手指康复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脑瘫儿童手指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脑瘫,即小儿大脑性瘫痪,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严重的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一部分患病儿童运用双手迟于同龄孩子,常用一只手而不用双手。小儿脑瘫的康复训练是非常关键的,当宝宝出现脑瘫需要全面的进行康复训练,尤其是手部的训练,对于宝宝能够很好的进行活动起到很大的作用。但现有的小儿脑瘫手部康复训练装置不能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进行不同强度的训练。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脑瘫儿童手指康复装置,能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脑瘫儿童手指康复装置,包括:
[0006]底座;
[0007]转盘,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转盘上设置有配重组件;
[0008]训练机构总成,其包括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三支臂以及用于固定手指的手指固定机构,所述第一支臂固定于转盘,所述第三支臂的一端与第一支臂铰接,第三支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指固定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臂设置于第一支臂和手指固定机构之间,第二支臂包括下套管和上套杆,所述下套管固定于转盘,下套管内设置有弹簧,所述上套杆滑动插置于所述下套管内、且上套杆的下端与弹簧固定连接,上套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支臂铰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配重组件包括配重盒,所述配重盒内设置有多个隔腔,所述隔腔用于放置配重块。
[0010]进一步地,所述手指固定机构包括贴合板,所述贴合板的正反两面设置有用于放置左手掌和右手掌的掌槽,所述掌槽对应每根手指的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手指的气囊,所述气囊连接有充气装置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充气筒、主充气管、分充气管和充气嘴,每个所述气囊设置有充气嘴,所述充气嘴上连接有分充气管,所述分充气管与主充气管连接,所述主充气管与所述充气筒连接,每根所述分充气管上连接有开关阀。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本技术在进行轻度训练时,将手指固定在手指固定机构,然后往下按压第三支臂,通过用力压缩第二支臂的弹簧实现轻度训练,当需要加大训练强度时,通过在转盘上
增加不同重量的配重块,然后通过第三支臂转动所述转盘,完成更高强度的训练,本技术能够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进行不同强度的训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脑瘫儿童手指康复装置的俯视图;
[0015]图2是手指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贴合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第二支撑臂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1

底座,2

转盘,3

配种组件,4

第一支臂,5

第二支臂,501

下套管,502

上套杆,503

弹簧,6

第三支臂,7

手指固定机构,701

贴合板,702

轴套,703

调节螺钉,704

掌槽,705

通孔,706

气囊,707

充气嘴,708

分充气管,709

主充气管,710

充气筒,711

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1]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脑瘫儿童手指康复装置,包括底座1、转盘2和训练机构总成。
[0022]所述底座1为长方形板,底座1的上表面右端设置有轴承孔,所述转盘2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轴承孔内,所述转盘2上固定放置有配种组件3,所述配重组件包括配重盒,配重盒内设置有多个隔腔,可以根据训练强度,选择在一个或多个所述隔腔内放入配重块。
[0023]所述训练机构总成包括第一支臂4、第二支臂5、第三支臂6以及手指固定机构7,所述第一支臂4竖直焊接于转盘2的上表面,所述第三支臂6的一端与第一支臂4枢轴铰接,第三支臂6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指固定机构7转动连接,所述手指固定机构7包括包括贴合板701,所述贴合板701的端面上一体成型有轴套702,所述轴套702转动套装在所述第三支臂6的端部、并通过可转动的调节螺钉703锁定,所述贴合板的正反两面设置有用于放置左手掌和右手掌的掌槽704,所述掌槽704对应每根手指的的两侧开设有通孔705,相邻的两个通孔705之间穿连有环形结构的气囊706,所述气囊706连接有充气装置连接,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充气筒710、主充气管709、分充气管708和充气嘴707,每个所述气囊706设置有充气嘴707,所述充气嘴707上连接有分充气管708,所述分充气管708与主充气管709连接,所述主充气管709与所述充气筒710连接,每根所述分充气管708上连接有开关阀711,假设当对右手掌进行训练时,将右手掌放入对应侧的掌槽704,手指穿过所在侧的充气囊706,而另一侧的充气囊706则会被拉动与贴合板701贴合,接着通过充气装置充气,即可使气囊706膨胀将手指固定在掌槽704内,而每个充气囊706对应设置有开关阀711,这样便可选择对相应的气囊706充气,单独锻炼对应的手指。所述第二支臂5设置于第一支臂4和手指固定机构7之间,第二支臂5包括下套管501和上套杆502,所述下套管501固定于转盘2,下套管501内设置有弹簧503,所述上套杆502滑动插置于所述下套管501内、且上套杆502的下端与弹簧503固定连接,上套杆502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支臂6铰接。
[0024]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脑瘫儿童手指康复装置,在使用时:
[0025]当进行轻度训练时:首先转动贴合板701,使贴合板701的正反侧面与底座1平行,然后锁定贴合板701,接着将手指固定在手指固定装置上,便可用力向下按压第三支臂6,通过反复压缩第二支臂5的弹簧503实现锻炼。
[0026]当进行重度训练时:首先转动贴合板701,使贴合板701的正反侧面与底座1垂直,然后锁定贴合板701,在配置盒内放入适量的配重块,接着将手指固定在手指固定装置上,便可用力往复摆动第三支臂6,于是便可带动转盘2在底座1上来回圆弧运动,实现重度锻炼。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瘫儿童手指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转盘,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转盘上设置有配重组件;训练机构总成,其包括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三支臂以及用于固定手指的手指固定机构,所述第一支臂固定于转盘,所述第三支臂的一端与第一支臂铰接,第三支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指固定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臂设置于第一支臂和手指固定机构之间,第二支臂包括下套管和上套杆,所述下套管固定于转盘,下套管内设置有弹簧,所述上套杆滑动插置于所述下套管内、且上套杆的下端与弹簧固定连接,上套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支臂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瘫儿童手指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建国沈小雨王丹姜楠王福庆陈乐为景念聂婷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四一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