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渗干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1312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渗干预器,属于静脉注射外渗预防技术领域。解决了外渗无法及时发现,导致严重肿胀的问题。包括连接器、调节器和无弹绑带;连接器包括滑道壳、小弹簧、滑块、动触点和静触点,滑道壳内顺次安装小弹簧、滑块和静触点,小弹簧的两端连接滑道壳和滑块,滑块上安装动触点,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两条无弹绑带内均设置有电线,动触点和静触点分别与一条无弹绑带连接;所述调节器包括外壳、内壳和弹簧,外壳位于内壳外侧且外壳和内壳之间连接弹簧,外壳和内壳上分别加工对称的外线孔和内线孔,内壳的下侧加工有挡环,无弹绑带穿过外线孔和内线孔伸出。可及时的监测肿胀情况,立刻停止注射,有效的避免严重外渗的发生,减少病患痛苦。病患痛苦。病患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渗干预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渗干预器,属于静脉注射外渗预防


技术介绍

[0002]在CT增强检查高压注射器注入检查过程中,为了增加病变对比度,增加血管的显影效果,需要高压快速注射对比剂,以达到诊断的目的;在高压注射过程中,因打药速度快,为每秒钟5毫升,而整个注药过程只有十秒左右,有的患者皮肤又比较松驰对疼痛不敏感,导致绝大部分患者是完成整个注射过程以后才发现外渗,导致肢体严重肿胀。
[0003]对比剂大多为高渗的药物,发生外渗后会导致肿胀严重,外渗后吸收缓慢,为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对于长期化疗,长期服用大剂量抗凝药的患者来说,一旦发生外渗,在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同时,还会为他们的后续治疗带来不便。
[0004]因此,亟需提出一种外渗干预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研发解决了外渗无法及时发现,导致严重肿胀的问题。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专利技术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外渗干预器,包括连接器、调节器和无弹绑带;
[0008]所述连接器包括滑道壳、小弹簧、滑块、动触点和静触点,滑道壳内顺次安装小弹簧、滑块和静触点,小弹簧的两端连接滑道壳和滑块,滑块上安装动触点,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两条无弹绑带内均设置有电线,动触点和静触点分别与一条无弹绑带连接;
[0009]所述调节器包括外壳、内壳和弹簧,外壳位于内壳外侧且外壳和内壳之间连接弹簧,外壳和内壳上分别加工对称的外线孔和内线孔,内壳的下侧加工有挡环,无弹绑带顺次穿过一侧外线孔和内线孔进入到内壳,再顺次穿过另一侧的内线孔和外线孔伸出。
[0010]优选的:所述两侧的外线孔和内线孔均对应设置。
[0011]优选的:还包括指示灯、电源和开关,所述一条无弹绑带、指示灯、开关、电源、另一条无弹绑带顺次电性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内壳的侧壁上加工有穿线槽,所述无弹绑带穿过穿线槽。
[0013]优选的:所述穿线槽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无弹绑带穿过一个穿线槽。
[0014]优选的:所述动触点和静触点的接触端为球面。
[0015]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上端设置有挡块,内壳的上端设置有挡板。
[0016]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装置的成本低廉,在监测准确及时的同时减少病患的医疗费用,没有任何的不安全因素,不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0018]本装置在外渗发生时,可及时的监测到肿胀情况,立刻停止注射,即可有效的避免严重外渗的发生,减少病患痛苦;
[0019]本装置适用于CT检查过程中,CT检查有辐射,不适合在里面观察,指示灯可及时直观的显示外渗是否发生,避免辐射问题;
[0020]本装置操作简单方便,灵敏度高,适用于不同的病患。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一种外渗干预器的立体图;
[0022]图2是一种外渗干预器的主视图;
[0023]图3是图2中C

C的剖视图;
[0024]图4是图3中D处的放大图;
[0025]图5是图3中E处的放大图;
[0026]图6是调节器的主视图;
[0027]图7是图6中B

B的剖视图;
[0028]图8是调节器的侧视图;
[0029]图9是图8中A

A的剖视图(调节器调节状态示意图);
[0030]图10是内壳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1是调节器夹紧状态示意图;
[0032]图12是一种外渗干预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3是一种外渗干预器的使用示意图。
[0034]图中1

连接器,2

调节器,3

无弹绑带,11

滑道壳,12

小弹簧,13

滑块,14

动触点,15

静触点,21

外壳,22

内壳,23

穿线槽,24

内线孔,25

外线孔,26

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
[0036]本专利技术所提到的连接分为固定连接和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即为不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折边连接、铆钉连接、粘结连接和焊接连接等常规固定连接方式,所述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纹连接、卡扣连接、销钉连接和铰链连接等常规拆卸方式,未明确限定具体连接方式时,默认为总能在现有连接方式中找到至少一种连接方式能够实现该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例如:固定连接选择焊接连接,可拆卸连接选择铰链连接。
[0037]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

图1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外渗干预器,包括连接器1、调节器2和无弹绑带3;
[0038]所述连接器1包括滑道壳11、小弹簧12、滑块13、动触点14和静触点15,滑道壳11内顺次安装小弹簧12、滑块13和静触点15,小弹簧12的两端连接滑道壳11和滑块13,滑块13上安装动触点14,动触点14与静触点15接触,无弹绑带3为绝缘绑带,两条无弹绑带3内均设置
有电线,动触点14和静触点15与一条无弹绑带3内的电线电性连接,动触点14和静触点15分别与一条无弹绑带3连接,滑道壳11为绝缘材料制成;
[0039]所述调节器2包括外壳21、内壳22和弹簧26,外壳21位于内壳22外侧且外壳21和内壳22之间连接弹簧26,外壳21和内壳22上分别加工对称的外线孔25和内线孔24,内壳22的下侧加工有挡环27,无弹绑带3顺次穿过一侧外线孔25和内线孔24进入到内壳22,再顺次穿过另一侧的内线孔24和外线孔25伸出;
[0040]在使用时将注射处(穿刺处上方针尖的部位)的手臂放置在两个无弹绑带3之间,用食指和大拇指按压调节器2,内壳22克服弹簧26的弹力向下运动使外线孔25和内线孔24连通,抽动无弹绑带3使其紧贴手臂,此时小弹簧12自动将动触点14与静触点15顶住,确认动触点14和静触点15为连接状态,松开调节器2,弹簧26推动内壳22向上运动,外线孔25和内线孔24发生错位,内壳22的挡环27通过与外壳21内壁的配合将无弹绑带3压紧,挡环27通过与外壳21内壁对无弹绑带3的压紧力大于小弹簧使动触点14和静触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渗干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1)、调节器(2)和无弹绑带(3);所述连接器(1)包括滑道壳(11)、小弹簧(12)、滑块(13)、动触点(14)和静触点(15),滑道壳(11)内顺次安装小弹簧(12)、滑块(13)和静触点(15),小弹簧(12)的两端连接滑道壳(11)和滑块(13),滑块(13)上安装动触点(14),动触点(14)与静触点(15)接触,两条无弹绑带(3)内均设置有电线,动触点(14)和静触点(15)分别与一条无弹绑带(3)连接;所述调节器(2)包括外壳(21)、内壳(22)和弹簧(26),外壳(21)位于内壳(22)外侧且外壳(21)和内壳(22)之间连接弹簧(26),外壳(21)和内壳(22)上分别加工对称的外线孔(25)和内线孔(24),内壳(22)的下侧加工有挡环(27),无弹绑带(3)顺次穿过一侧外线孔(25)和内线孔(24)进入到内壳(22),再顺次穿过另一侧的内线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只晓会李世春葛星钰张馨斓魏瑶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