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烷脱氢制丙烯装置用堵塞管道处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1293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丙烷脱氢制丙烯装置用堵塞管道处理装置及处理堵塞管道的方法,涉及丙烷脱氢制丙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对被丙烯聚合物给堵塞住的管道进行处理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支撑架、加热装置、废气处理装置、供气装置、废物收集装置以及保温装置,其中,堵塞的裸管道呈倾斜状态支撑在支撑架上,加热装置设置在堵塞的裸管道上且加热装置能加热堵塞的裸管道以用于使得堵塞的裸管道内的丙烯聚合物流入废物收集装置内,废气处理装置以及供气装置分别设置在堵塞的裸管道的两端,废气处理装置能收集加热堵塞的裸管道时产生的废气,供气装置能向堵塞的裸管道内输送气体以利于废气废液的收集。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对被丙烯聚合物给堵塞住的管道的清理。堵塞住的管道的清理。堵塞住的管道的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丙烷脱氢制丙烯装置用堵塞管道处理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丙烷脱氢制丙烯
,尤其是涉及一种丙烷脱氢制丙烯装置用堵塞管道处理装置及处理堵塞管道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丙烷脱氢制丙烯装置包括一套废水处理系统,其中废水汽提塔负责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汽提出来。实际生产中发现废水汽提塔的气相管线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会被丙烯聚合物给堵塞住,虽已有多种方法来减缓气相管线堵塞的过程,但仍不可避免的存在堵塞的问题。堵塞管道的有机聚合物按照规定应归属危废处理,但对于动辄9米以上的单节管道本身而言,既不属于危废也难以按照传统的危废处理方法处理,而且工业上常常用到的高压水枪清理方法经过实践检验对于清除管道内部聚合物效果也微乎其微,只能将堵塞的管道存储起来,不仅占用企业的场地空间,也带来安全、环保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丙烷脱氢制丙烯装置用堵塞管道处理装置及处理堵塞管道的方法,提供了一种对被丙烯聚合物给堵塞住的管道进行处理的装置及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烷脱氢制丙烯装置用堵塞管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加热装置、废气处理装置(5)、供气装置(6)、废物收集装置(3)以及保温装置(7),其中,堵塞的裸管道(4)呈倾斜状态支撑在所述支撑架(1)上,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堵塞的裸管道(4)上且所述加热装置能加热所述堵塞的裸管道(4)以用于使得所述堵塞的裸管道(4)内的丙烯聚合物流入所述废物收集装置(3)内,所述保温装置(7)包裹所述堵塞的裸管道(4)以用于加热时的保温,所述废气处理装置(5)以及所述供气装置(6)分别设置在所述堵塞的裸管道(4)的两端,所述废气处理装置(5)能收集加热所述堵塞的裸管道(4)时产生的废气,所述供气装置(6)能向所述堵塞的裸管道(4)内输送气体以利于废气废液的收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烷脱氢制丙烯装置用堵塞管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塞的裸管道(4)一端高、一端低呈倾斜状态且所述堵塞的裸管道(4)的倾斜角度范围为15
°
~30
°
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丙烷脱氢制丙烯装置用堵塞管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包括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所述第一支架(11)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架(12)的高度且所述第一支架(11)和所述第二支架(12)分别用于支撑在所述堵塞的裸管道(4)不同区域上,所述第一支架(11)与所述裸管道(4)上位置高的一端处的法兰盘相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烷脱氢制丙烯装置用堵塞管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带(2),所述加热带(2)缠绕在所述堵塞的裸管道(4)上;所述加热带(2)呈螺旋状缠绕在所述堵塞的裸管道(4)上,且所述加热带(2)相邻两个螺旋的间距为0.6mm~1.5mm;所述保温装置(7)为保温棉,所述堵塞的裸管道(4)上包裹有所述保温装置(7)且所述加热带(2)位于所述保温装置(7)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烷脱氢制丙烯装置用堵塞管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塞的裸管道(4)位置高的一端设置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上安装有阀体(8),所述阀体(8)与所述供气装置(6)相连接,所述供气装置(6)能向所述堵塞的裸管道(4)内提供低压惰性气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烷脱氢制丙烯装置用堵塞管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装置(5)包括VOC处理设备(51)和防护罩(52),所述防护罩(52)设置在所述堵塞的裸管道(4)位置低的一端,所述防护罩(52)与所述VOC处理设备(51)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防护罩(52)上设置有排废液孔,所述排废液孔与所述废物收集装置(3)相连通;所述防护罩(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大元赵亚龙张瑜张国新张学义林秀岩郭万冬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渤海石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