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加载试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1204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轴承加载试验台,其包括箱体、置于箱体内的试验轴、装配在试验轴上的试验轴承、装配在试验轴上的加载轴承、径向压杆以及轴向压杆。加载轴承包括第一加载轴承和第二加载轴承。径向压杆包括置于水平面的第一径向压杆、置于水平面的第二径向压杆以及置于竖直面的第三径向压杆。第一径向压杆向第一加载轴承施加水平方向载荷,第二径向压杆向第二加载轴承施加水平方向载荷,第三径向压杆向第二加载轴承施加竖直方向载荷。轴向压杆沿着试验轴轴线方向上向第一加载轴承施加载荷。通过调整第一径向压杆、第二径向压杆、第三径向压杆以及轴向压杆所施加载荷的大小进而模拟试验轴承在不同载荷方向和不同载荷大小条件下的受力情况。受力情况。受力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加载试验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性能测试
,尤其提供了一种多载荷加载的轴承加载试验台。

技术介绍

[0002]轴承加载试验台是在轴承产品的开发阶段检验产品是否满足工况要求的重要方式及装置,在产品定型后,轴承试验的主要目的就是对轴承质量进行考核,鉴别轴承产品的质量等级,促进质量的提高,从而找到轴承结构、材料、制造工艺等某些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而加以控制。现有的轴承加载试验台对试验轴承尺寸、数量以及间距等有一定的限制,不同的轴承产品及轴承组合需要在不同的试验台进行检验,通用性较差,并且现有轴承加载试验台的载荷控制难以模拟试验轴承的真实受力状态,试验获得数据可靠性较差,测试结果误差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多载荷加载的轴承加载试验台,能够通过加载轴承在试验轴承的径向以及轴向上提供多重载荷,从而更加真实的还原轴承受力工况,进一步地,通过调整多重载荷的大小以及方向,模拟出不同条件下的轴承受力,进而提高轴承加载试验台的通用性,降低试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载荷加载的轴承加载试验台,能够更加真实的还原轴承受力工况,同时,通过调整试验轴上多重载荷的大小和方向,模拟出不同条件下的试验轴承受力情况,进而提高轴承加载试验台的通用性,降低测试成本。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多载荷加载的轴承加载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箱体、置于箱体内的试验轴、装配在试验轴上的试验轴承、装配在试验轴上的加载轴承、径向压杆以及轴向压杆。
[0005]进一步地,加载轴承包括第一加载轴承和第二加载轴承。径向压杆包括置于水平面的第一径向压杆、置于水平面的第二径向压杆以及置于竖直面的第三径向压杆,所述第一径向压杆向所述第一加载轴承施加水平方向上的径向载荷,所述第二径向压杆向所述第二加载轴承施加水平方向上的径向载荷,所述第三径向压杆向所述第二加载轴承施加竖直方向上的径向载荷。所述轴向压杆置于所述试验轴一端且沿着所述试验轴轴线方向上向所述第一加载轴承施加载荷。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径向压杆和第二径向压杆模拟试验轴承所受水平方向上的径向分力,所述第三径向压杆模拟试验轴承所受竖直方向上的径向分力,所述轴向压杆模拟试验轴承所受轴向方向上的轴向分力,通过调整所述第一径向压杆、第二径向压杆、第三径向压杆以及轴向压杆所施加载荷的大小进而模拟所述试验轴承在不同载荷方向和不同载荷大小条件下的受力情况。
[0007]优选地,所述试验轴承包括第一试验轴承、第二试验轴承以及第三试验轴承,所述第一试验轴承为球轴承,所述第二试验轴承和第三试验轴承均为滚子轴承,所述第一试验
轴承与所述第二试验轴承置于所述第一加载轴承与所述第二加载轴承之间,所述第三试验轴承置于所述箱体靠近所述第二加载轴承的一端,所述第一加载轴承为球轴承,所述第二加载轴承为滚子轴承。
[0008]优选地,所述轴承加载试验台还包括置于所述第一加载轴承外侧且与所述第一加载轴承配合连接的第一衬套、置于所述第一试验轴承与所述第二试验轴承外侧且与所述第一试验轴承与所述第二试验轴承配合连接的第二衬套、置于所述第二加载轴承外侧且与所述第二加载轴承配合连接的第三衬套以及置于所述第三试验轴承外侧且与所述第三试验轴承配合连接的第四衬套,所述第一衬套包括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三衬套包括第二凸起部和第三凸起部,所述第一径向压杆通过所述第一凸起部将载荷施加给所述第一加载轴承,所述第二径向压杆通过所述第二凸起部将载荷施加给所述第二加载轴承,所述第三径向压杆通过所述第三凸起部将载荷施加给所述第二加载轴承。
[0009]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置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第三侧壁,所述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第三侧壁沿着试验轴轴心所在方向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衬套包括置于外侧的第二卡槽,所述第四衬套包括置于外侧的第四卡槽,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二卡槽配合连接,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四卡槽配合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衬套的内表面向内侧凸起形成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加载轴承一端低持在所述第一台阶上,所述第二衬套的内表面向内侧凸起形成第二台阶,所述第一试验轴承一端低持在所述第二台阶上,所述第三衬套的内表面向内侧凸起形成第三台阶,所述第二加载轴承一端低持在所述第三台阶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加载试验台还包括置于所述轴向压杆和所述第一加载轴承之间且与所述第一衬套连接的第一压板,所述轴向压杆通过所述第一压板将载荷施加到所述第一加载轴承上,所述第一压板的外表面向外侧凸起形成第四台阶,所述第一衬套一端低持在所述第四台阶上,所述第一压板还包括沿轴向方向上凸起形成的第五台阶,所述第一加载轴承两端分别低持在所述第一台阶和所述第五台阶上从而限制其轴向位移。
[0012]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加载试验台还包括置于所述第二试验轴承一侧且与所述第二衬套连接的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包括第六台阶,所述第二台阶与所述第六台阶共同限制所述第一试验轴承与第二试验轴承的轴向位移。
[0013]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加载试验台还包括置于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一加载轴承之间且与所述试验轴配合连接的第一锁紧螺母、置于所述第一加载轴承与所述第一试验轴承之间的第一套筒、置于所述第二试验轴承与所述第二加载轴承之间的第二套筒以及与所述第二加载轴承一端接触且与所述第三衬套配合连接的第二锁紧螺母,所述第一锁紧螺母与所述第一套筒共同限制所述第一加载轴承的轴向位移,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共同限制所述第一试验轴承和第二试验轴承的轴向位移,所述试验轴还包括向外侧凸起的第七台阶,所述第二加载轴承置于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第七台阶之间,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第七台阶共同限制所述第二加载轴承的轴向位移。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试验轴承包括向外侧凸起的第八台阶,所述箱体包括置于箱体两端用以密封箱体的第一端盖以及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包括第九台阶,所述第二端盖包括第十台阶,所述第四衬套置于所述第八台阶与所述第十台阶之间,所述第八台阶限制所述第三试验轴承的轴向位移,所述第九台阶与所述箱体配合用以密封所述箱体一端,
所述第十台阶与所述第四衬套配合用以密封所述箱体另一端。
[0015]优选地,所述轴承加载试验台还包括置于所述径向压杆与所述箱体之间用以固定所述径向压杆的第五衬套,所述第五衬套包括第十一台阶,所述第五衬套通过所述第十一台阶固定在所述箱体上。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多载荷加载的轴承加载试验台,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0017]本方案中所提供的轴承加载试验台能够在试验轴承的径向以及轴向上施加多重载荷,从而更加真实的还原试验轴承的受力工况,进一步地,通过调整多重载荷的大小以及方向,模拟出不同条件下的试验轴承受力,进而提高轴承加载试验台的通用性,降低试验成本。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轴承加载试验台左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加载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箱体;试验轴,所述试验轴置于所述箱体内;试验轴承,所述试验轴承装配在所述试验轴上;加载轴承,所述加载轴承装配在所述试验轴上,所述加载轴承包括第一加载轴承和第二加载轴承;径向压杆,所述径向压杆包括置于水平面的第一径向压杆、置于水平面的第二径向压杆以及置于竖直面的第三径向压杆,所述第一径向压杆向所述第一加载轴承施加水平方向上的径向载荷,所述第二径向压杆向所述第二加载轴承施加水平方向上的径向载荷,所述第三径向压杆向所述第二加载轴承施加竖直方向上的径向载荷;轴向压杆,所述轴向压杆置于所述试验轴一端且沿着所述试验轴轴线方向上向所述第一加载轴承施加载荷;试验时,所述第一径向压杆和第二径向压杆模拟试验轴承所受水平方向上的径向分力,所述第三径向压杆模拟试验轴承所受竖直方向上的径向分力,所述轴向压杆模拟试验轴承所受轴向方向上的轴向分力,通过调整所述第一径向压杆、第二径向压杆、第三径向压杆以及轴向压杆所施加载荷的大小进而模拟所述试验轴承在不同载荷方向和不同载荷大小条件下的受力情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加载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轴承包括第一试验轴承、第二试验轴承以及第三试验轴承,所述第一试验轴承为球轴承,所述第二试验轴承和第三试验轴承均为滚子轴承,所述第一试验轴承与所述第二试验轴承置于所述第一加载轴承与所述第二加载轴承之间,所述第三试验轴承置于所述箱体靠近所述第二加载轴承的一端,所述第一加载轴承为球轴承,所述第二加载轴承为滚子轴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加载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加载试验台还包括置于所述第一加载轴承外侧且与所述第一加载轴承配合连接的第一衬套、置于所述第一试验轴承与所述第二试验轴承外侧且与所述第一试验轴承与所述第二试验轴承配合连接的第二衬套、置于所述第二加载轴承外侧且与所述第二加载轴承配合连接的第三衬套以及置于所述第三试验轴承外侧且与所述第三试验轴承配合连接的第四衬套,所述第一衬套包括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三衬套包括第二凸起部和第三凸起部,所述第一径向压杆通过所述第一凸起部将载荷施加给所述第一加载轴承,所述第二径向压杆通过所述第二凸起部将载荷施加给所述第二加载轴承,所述第三径向压杆通过所述第三凸起部将载荷施加给所述第二加载轴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加载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置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第三侧壁,所述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第三侧壁沿着试验轴轴心所在方向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衬套包括置于外侧的第二卡槽,所述第四衬套包括置于外侧的第四卡槽,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二卡槽配合连接,所述第二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飞石前列丁文强曹奇峰彭幕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华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