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流量层流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1093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微流量层流传感器,包括壳体、层流元件、通孔挡板和计算模块;层流元件置于壳体内部,与壳体过盈配合;层流元件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横穿流体流过的层流元件的上表面;通孔挡板分别设置于层流元件的前后端,通孔挡板设置有通孔;计算模块设置于壳体的外部,包括压差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计算器;压差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测试端贯穿壳体,压差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数据端与计算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中误差小,测量结果稳定,可移植性高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流量层流传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流量测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流量层流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层流流量传感器是基于Hagen

Poiseuille Law(哈根

泊肃叶定律)设计,用以精确测量小微流量的测量工具。现有技术中的层流流量传感器利用各种方式设计流量元件,将流体的紊流无序状态转变为层流状态,但在实际使用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稳定性差,精度不高的问题。此外,在微流量测量领域,传统流量传感器在微小、高压工况下,几乎没有用武之地。虽有部分技术可以实现高温高压下的微小流量测量,但精度不能满足现代制造工业的要求,存在误差大、测量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微流量层流传感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微小流量层流传感器误差大、测量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流量层流传感器,微流量层流传感器包括壳体、层流元件、通孔挡板和计算模块;
[0005]层流元件置于壳体内部,与壳体过盈配合;层流元件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横穿流体流过的层流元件的上表面;
[0006]通孔挡板分别设置于层流元件的前后端,通孔挡板设置有通孔;
[0007]计算模块设置于壳体的外部,包括压差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计算器;压差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测试端贯穿壳体,压差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数据端与计算器连接。
[0008]进一步的,壳体顶部设置有测试孔,压差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通过测试孔穿入壳体。
[0009]进一步的,通孔设置于通孔挡板的中下位置,且与凹槽处于同一垂直面内。
[0010]进一步的,设置在层流元件前后两端的通孔挡板与层流元件之间的距离为0.02

5毫米。
[0011]进一步的,层流元件与壳体之间为过盈配合。
[0012]进一步的,凹槽设置于上表面的中部。
[0013]采用如上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微流量层流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误差小,测量结果稳定,可移植性高。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微流量层流传感器的剖面示意图;
[0015]图2是微流量层流传感器中层流元件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3是微流量层流传感器中层流元件的截面图;
[0017]图4是微流量层流传感器中通孔挡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

4所示,一种微流量层流传感器,包括壳体1、层流元件2、通孔挡板8和计算模块3;
[0019]层流元件2置于壳体1内部,与壳体1过盈配合;层流元件2表面开设有凹槽7,凹槽7横穿流体流过的层流元件2的上表面;
[0020]通孔挡板8分别设置于层流元件2的前后端,通孔挡板8设置有通孔9;
[0021]计算模块3设置于壳体1的外部,包括压力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5、压差传感器10和计算器6;压力传感器4、压差传感器10和温度传感器5的测试端贯穿壳体1,压力传感器4、压差传感器10和温度传感器5的数据端与计算器6连接。
[0022]需要说明的是,凹槽7与前置于层流元件2的通孔挡板8的内壁构成流体入口端的通道,凹槽7与壳体1内壁构成用于测试的通道,凹槽7与后置于层流元件2的通孔挡板8的内侧构成出口端的通道。另一种方案是,凹槽7由设置在层流元件2上的三个面的三段凹槽组成,这个三个面依次是设置在面对流体方向的层流元件2上的一面,层流元件2紧贴计算模块的一面,层流元件2背离流体方向的一面,设置在这3个面的凹槽首尾相接组成凹槽7。事实上,流体通过通孔9进入层流元件2,然后进入层流元件2与壳体1组成的通道,该段通道则是层流通道,流体在通道内是层流状态。压力传感器4和压差传感器10的测试端的主要检测对象是该段流道内的流体。
[0023]进一步的,壳体1顶部设置有测试孔,压力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5、压差传感器10通过测试孔穿入壳体1。通孔9设置于通孔挡板8的中下位置,且与凹槽7处于同一垂直面内。通孔9的主要目的是将流体引入凹槽7,以便让流体进入层流状态,从而通过压力传感器4和压差传感器10获取测量数据。当然,通孔9与凹槽7处于同一垂直面上可以减少流体进入凹槽的阻力,但这并不是唯一方案,通孔9处于其他位置,只要能够实现引入流体的目的,均可以实现测量目的。
[0024]进一步的,设置在层流元件2前后两端的通孔挡板8与层流元件2之间的距离为0.02

5毫米。层流元件2与壳体1之间为过盈配合。过盈配合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通过加入介质的方式实现过盈配合,比如橡胶套或者粘结剂,也可以通过热胀冷缩或其他方式实现。凹槽7处于层流元件2表面的位置并不会直接影响测量精度和结果,但实验显示,处于中部更容易制造安装,因此凹槽7所处的表面的具体位置并无不特别要求。通过示意图可以看出,凹槽7处于同一垂直面中,但如果不处于同一垂直面,同样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例如,凹槽7不是横平竖直的状态,而是具有一定的斜率,三个面的凹槽展开后是斜线。由于本技术的目的是实现小流量的层流状态,此种示例同样可以实现层流目的,故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5]采用如上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微流量层流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误差小,测量结果稳定,可移植性高。
[0026]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
保护范围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量层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量层流传感器包括壳体(1)、层流元件(2)、通孔挡板(8)和计算模块(3);所述层流元件(2)置于所述壳体(1)内部,与所述壳体(1)过盈配合;所述层流元件(2)表面开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横穿流体流过的所述层流元件(2)的上表面;所述通孔挡板(8)分别设置于所述层流元件(2)的前后端,所述通孔挡板(8)设置有通孔(9);所述计算模块(3)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外部,包括压力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5)、压差传感器(10)和计算器(6);所述压力传感器(4)和所述温度传感器(5)和压差传感器(10)的测试端贯穿所述壳体(1),所述压力传感器(4)、压差传感器(10)和所述温度传感器(5)的数据端与所述计算器(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铭哲王泽元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易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