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超高层的装配式输配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1062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超高层的组装式输配模块,包括底座和底座上方的板式换热器、冷水进水机构、冷水出水机构、热水进水机构、热水出水管和控制柜,板式换热器分别与冷水进水机构、冷水出水机构、热水进水机构和热水出水管连接,控制柜与各组件均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超高层的装配式输配模块,现场安装时无需焊接,体积小便于运输和更换,降低了装置整体的运营维护成本,对超高层输配模块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输配模块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输配模块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超高层的装配式输配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输配模块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超高层的装配式输配模块。

技术介绍

[0002]超高层建筑因其特有的高度,会在中间设置设备层,以满足高层建筑的冷热需求。但随着机电设备的老化,已不能满足冷需求,更换原有设备成了一大难题。因此急需一种全新的便于组装和更换的设备供给超高层建筑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超高层的装配式输配模块,一体式设计,体积小但功能齐全,便于组装和更换。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5]适用于超高层的组装式输配模块,包括底座和底座上方的板式换热器、冷水进水机构、冷水出水机构、热水进水机构、热水出水管和控制柜,板式换热器分别与冷水进水机构、冷水出水机构、热水进水机构和热水出水管连接,控制柜与各组件均连接。
[0006]所述冷水进水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导流过滤器、分流管、两组互为备用的循环水泵和汇集管,导流过滤器与分流管通过法兰固定连接,导流过滤器和循环水泵均竖向设置,汇集管通过法兰固定连接在板式换热器的下侧。
[0007]所述循环水泵与分流管之间和循环水泵与汇集管之间各设有一个电动蝶阀,电动蝶阀与控制柜连接,保证水路通畅。
[0008]所述冷水出水机构包括冷水出水管和连接在冷水出水管上的定压补水机构,冷水出水管的一端通过法兰固定连接在板式换热器的上侧、另一端开有冷水出水口,定压补水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定压装置、膨胀罐和两个定压水泵,定压装置的底端通过定压管与冷水出水管连接,定压管竖向设置、一端固定在定压装置的底端、另一端固定在冷水出水管的上侧,定压水泵固定在膨胀罐底部的侧面,两个定压水泵完全相同且互为备用。
[0009]所述定压管中段设有电动球阀,电动球阀与控制柜连接,当压力不足时利用膨胀罐中的储水对管路增压。
[0010]所述定压水泵与膨胀罐之间的管路处设有球阀,便于操作人员对定压水泵的工作进行控制。
[0011]所述热水进水机构包括热水进水管和其中段设置的旋流杂质分离器及电动调节阀,旋流杂质分离器和电动调节阀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热水进水管穿过旋流杂质分离器,电动调节阀的底端通过法兰固定连接在热水进水管的上侧。
[0012]所述旋流杂质分离器的顶端设有球阀,便于将其内部的杂质清除。
[0013]所述热水进水管和热水出水管分别连接在板式换热器的上侧和下侧、且在靠近板式换热器处均设有压力温度传感器,压力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柜连接。
[0014]所述控制柜内设有PLC,对系统整体调控,保证装置输出的热水温度维持在设定范围内。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超高层的装配式输配模块,现场安装时无需焊接,体积小便于运输和更换,降低了装置整体的运营维护成本,对超高层输配模块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装置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装置整体的正视图;
[0018]图3是装置整体的左视图;
[0019]图4是装置整体的俯视图;
[0020]其中,1.旋流杂质分离器;2.电动调节阀;3.板式换热器;4.定压装置;5.循环水泵;6.导流过滤器;7.控制柜。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3]如图1

图4所示,适用于超高层的组装式输配模块,包括底座和底座上方的板式换热器3、冷水进水机构、冷水出水机构、热水进水机构、热水出水管和控制柜7,板式换热器3分别与冷水进水机构、冷水出水机构、热水进水机构和热水出水管连接,控制7柜与各组件均连接。
[0024]冷水进水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导流过滤器6、分流管、两组互为备用的循环水泵5和汇集管,导流过滤器6与分流管通过法兰固定连接,导流过滤器6和循环水泵5均竖向设置,汇集管通过法兰固定连接在板式换热器的下侧。循环水泵5与分流管之间和循环水泵5和汇集管之间各设有一个电动蝶阀,电动蝶阀与控制柜7连接,由控制柜7调控两个循环水泵5的工作与否。
[0025]冷水出水机构包括冷水出水管和连接在冷水出水管上的定压补水机构,冷水出水管的一端通过法兰固定连接在板式换热器的上侧、另一端开有冷水出水口,定压补水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定压装置4、膨胀罐和两个定压水泵,定压装置4的底端通过定压管与冷水出水管连接,定压管竖向设置、一端固定在定压装置的底端、另一端固定在冷水出水管的上侧,定压管中段设有电动球阀,电动球阀与控制柜7连接,当压力不足时,利用膨胀罐中的储水对管路增压。定压水泵固定在膨胀罐底部的侧面,两个定压水泵完全相同且互为备用。定压水泵与膨胀罐之间的管路处设有球阀,便于操作人员对定压水泵的工作进行控制。
[0026]热水进水机构包括热水进水管和其中段设置的旋流杂质分离器1及电动调节阀2,旋流杂质分离器1和电动调节阀2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且均与控制柜7连接,热水进水管穿过旋流杂质分离器1,电动调节阀2的底端通过法兰固定连接在热水进水管的上侧。旋流杂质分离器1的顶端设有球阀,便于对其内部的杂质进行清除。热水进水管和热水出水管分别连接在板式换热器3的上侧和下侧、且在靠近板式换热器3处均设有压力温度传感器,压力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柜7连接。
[0027]控制柜7内设有PLC,对装置整体调控,保证装置输出的冷热水温度维持在设定范围内。
[0028]该装置在工厂制作成型,整体长宽高小于1.2m*1.2m*2.11m,重量小于2T,可经电梯运输。在具体使用时,将本装置利用电梯运输至设备层,可单一使用或组合使用。单一模块使用时,将冷、热水的进、出口分别与外部系统进行连接固定,即可正常运作,控制柜7利用压力温度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调控,可实现全自动控制。当多个模块组合使用时,将各模块的冷、热水的进、出口依次连接并在终端处与外部设备连接,即可正常运行。视超高层建筑的具体冷热需求调整布置模块的数量。
[0029]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超高层的组装式输配模块,包括底座和底座上方的板式换热器、冷水进水机构、冷水出水机构、热水进水机构、热水出水管和控制柜,其特征是,板式换热器分别与冷水进水机构、冷水出水机构、热水进水机构和热水出水管连接,控制柜与各组件均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超高层的组装式输配模块,其特征是,所述冷水进水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导流过滤器、分流管、两组互为备用的循环水泵和汇集管,导流过滤器与分流管通过法兰固定连接,导流过滤器和循环水泵均竖向设置,汇集管通过法兰固定连接在板式换热器的下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超高层的组装式输配模块,其特征是,所述循环水泵与分流管之间和循环水泵与汇集管之间各设有一个电动蝶阀,电动蝶阀与控制柜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超高层的组装式输配模块,其特征是,所述冷水出水机构包括冷水出水管和连接在冷水出水管上的定压补水机构,冷水出水管的一端通过法兰固定连接在板式换热器的上侧、另一端开有冷水出水口,定压补水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定压装置、膨胀罐和两个定压水泵,定压装置的底端通过定压管与冷水出水管连接,定压管竖向设置、一端固定在定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鸽武英震李涛张公安刘婷贾俊超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金孚瑞热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