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抓举与运输机械零件的机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1007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5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机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自动抓举与运输机械零件的机电设备,包括机械手、护栏和底座,所述机械手位于所述护栏的内侧,所述底座贯穿所述护栏延伸至所述护栏的内侧并位于所述机械手的下方,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远离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框,且所述移动框滑动在所述底座的顶部;能够先将放置框移动至固定框的内部,再通过插板与卡槽的可以直接向放置框从固定框中取出,从而将位于放置框中的托盘和零件直接取出,避免了工作人员依次将零件收纳在储物箱中的麻烦出现,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高了工作效率。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抓举与运输机械零件的机电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电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抓举与运输机械零件的机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机械零件又称机械元件是构成机械的基本元件,是组成机械和机器的不可分拆的单个制件,机械零件既是研究和设计各种设备中机械基础件的一门学科,也是零件和部件的泛称,在零件的生产过程中,当完成机械零件一个加工工序后,要运输到另外一个地方进行其他加工工序,现有的方式是通过将零件通过机械手进行搬运,这种方式在机械大型零件的使用过程中十分的方便。
[0003]在对体积较小的零件进行运输时,通常采用机械手将零件搬运到托盘上,再将托盘上的零件收纳在储物箱中进行运输,但是,机械手将体积较小的零件搬运至托盘上后,不能直接将托盘取出对零件进行输送,还需要人工将托盘上的零件收纳在储物箱中进行搬运,较为麻烦,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影响了工作效率。
[000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自动抓举与运输机械零件的机电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抓举与运输机械零件的机电设备,包括机械手(1)、护栏(2)和底座(3),所述机械手(1)位于所述护栏(2)的内侧,所述底座(3)贯穿所述护栏(2)延伸至所述护栏(2)的内侧并位于所述机械手(1)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31),所述第一气缸(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311),所述第一伸缩杆(311)远离所述第一气缸(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框(32),且所述移动框(32)滑动在所述底座(3)的顶部,所述移动框(3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33),所述固定框(33)贯穿所述底座(3)并延伸至所述底座(3)的内部,所述固定框(3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34),所述第二气缸(3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341),所述第二伸缩杆(341)远离所述第二气缸(34)的一端卡合固定有放置框(35),且所述放置框(35)远离所述第二伸缩杆(341)的一端卡合固定在所述移动框(32)的内部,所述放置框(3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托盘(36),所述托盘(36)上均匀的开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零件的放置槽(361),所述托盘(3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37),所述底板(37)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螺杆(38),所述螺杆(38)贯穿于所述放置框(35)并传动在所述放置框(35)的内部,且所述螺杆(38)位于所述放置框(35)外部的一端设有螺母(381),所述螺母(381)螺接固定在所述螺杆(38)的外壁并紧贴在所述放置框(35)的下端面,所述第一气缸(31)、第二气缸(34)均与外部气源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抓举与运输机械零件的机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框(32)的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323),所述底座(3)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滑块(323)相配合的滑槽(301),所述移动框(32)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斐郭晖王建朝
申请(专利权)人: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广播电视大学酒泉市分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