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转换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0980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5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转换层,包括吊装台、吊杆、龙骨、转动连接件和调节板,吊杆的上端螺纹设置有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吊装台的中间开设有调节槽,吊装台的底部开设有连通至调节槽的升降孔,吊杆的上端穿过升降孔进入调节槽,第一螺母挤压在调节槽的底壁,第二螺母挤压在吊装台的底部外壁上,调节板安装在吊杆下端,转动连接件安装在龙骨端部,调节板上开设有转孔和弧形转动槽,转动连接件上设置有转动轴和调节轴,转动轴插接在转孔中间,调节轴插接在弧形转动槽处,以使转动连接件转动设置在调节板上。将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向远离升降孔的方向旋转,此时吊杆可以在升降孔处上下移动,从而带动龙骨端部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带动龙骨端部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带动龙骨端部进行上下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转换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结构转换层,属于钢结构转换层领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平面屋顶采用的钢结构转换层中龙骨与天花板之间角度和高度差通常是固定的,因此龙骨和天花板之间为非可调节结构,以降低钢结构转换层的生产成本和安装难度。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如火车站、音乐厅、机场等建筑逐步开设采用曲面屋顶,曲面参数不同,龙骨与屋顶曲面部分之间不论角度还是高度差都有所区别,因此每次曲面屋顶装修过程中都需要生产特定参数的钢结构转换层,导致曲面屋顶的建设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钢结构转换层。
[0004]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转换层,包括吊装台、吊杆、龙骨、转动连接件和调节板,吊杆的上端螺纹设置有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吊装台的中间开设有调节槽,吊装台的底部开设有连通至调节槽的升降孔,吊杆的上端穿过升降孔进入调节槽,第一螺母挤压在调节槽的底壁,第二螺母挤压在吊装台的底部外壁上,调节板安装在吊杆下端,转动连接件安装在龙骨端部,调节板上开设有转孔和弧形转动槽,转动连接件上设置有转动轴和调节轴,转动轴插接在转孔中间,调节轴插接在弧形转动槽处,以使转动连接件转动设置在调节板上。
[000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吊装台与屋顶连接,从而通过吊杆对龙骨端部进行支撑悬吊。在此基础上,将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向远离升降孔的方向旋转,此时吊杆可以在升降孔处上下移动,从而带动龙骨端部进行上下移动,以改变屋顶和龙骨之间的高度差,调节槽则提供了吊杆的升降空间。吊杆高度调节完成后,将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旋向升降孔,直至第一螺母挤压在调节槽的底壁且第二螺母挤压在吊装台的底部外壁上,从而对吊杆的高度进行锁定。转动轴和转孔配合,以使龙骨通过转动连接件定轴转动设置在调节板上,转动连接件在调节板上转动过程中调节轴可以在弧形转动槽中滑动,从而对龙骨转动过程进行导向,弧形转动槽的边缘也可以对调节轴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转动轴和调节轴配合,使得转动连接件和调节板更加不易脱离,增加吊杆和龙骨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提升钢结构转换层的安全性。
[0006]本专利技术还包括连接球、连接杆、檩托板和抱紧箍,连接杆的上端与连接球底部焊接固定,连接杆的下端与檩托板的顶面焊接固定,抱紧箍抱紧在连接杆的外壁上,且抱紧箍支撑于檩托板上,抱紧箍与吊装台的顶部连接。
[0007]本专利技术所述抱紧箍包括第一连接箍和第二连接箍,第一连接箍包括第一箍体以及由第一箍体端部外延形成的第一夹板,第一夹板上开设有第一螺钉孔,第二连接箍包括第二箍体以及由第二箍体端部外延形成的第二夹板,第二夹板上开设有第二螺钉孔,吊装台的顶部焊接有过渡连接板,过渡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三螺钉孔,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分别贴
合在过渡连接板的两面,以使得第一箍体和第二箍体抱紧连接杆,第一螺钉孔、第二螺钉孔和第三螺钉孔连通,以使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过渡连接板螺钉连接。
[0008]本专利技术所述吊装台的顶部内凹形成正方槽,檩托板为正方形板,檩托板卡装在正方槽中。
[0009]本专利技术所述过渡连接板有两块,两块过渡连接板之间留有空隙,檩托板位于两块过渡连接板之间。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转动连接件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二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调节板夹持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转动轴贯穿第一定位孔、转孔和第二定位孔。
[0011]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弧形孔,第二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二弧形孔,调节轴贯穿第一弧形孔、弧形转动槽和第二弧形孔。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龙骨端部侧壁沿轴向开设有滑槽,滑槽中滑动设置有滑杆,龙骨端部夹持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滑杆贯穿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调节板的边缘固定有转动套,转动套套在吊杆上,调节板通过转动套转动设置在吊杆上,转动轴垂直于吊杆。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吊杆数量有两根,两根吊杆的下端分别安装在龙骨的两端。
[0015]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钢结构转换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钢结构转换层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钢结构转换层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8]在下文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9]实施例:参见图1

4,本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钢结构转换层,包括吊装台1、吊杆2、龙骨3、转动连接件4、调节板5、连接球6、连接杆7、檩托板8和抱紧箍9。
[0020]连接球6通过连杆悬挂在曲面天花板上,连接杆7的上端与连接球6底部焊接固定,连接杆7的下端与檩托板8的顶面焊接固定,抱紧箍9抱紧在连接杆7的外壁上,且抱紧箍9支撑于檩托板8上,抱紧箍9与吊装台1的顶部连接,吊装台1与吊杆2的上端连接,吊杆2的下端与龙骨3连接。连接球6通过檩托板8对抱紧箍9进行支撑,从而利用抱紧箍9使吊装台1悬挂
在连接球6的下方,吊装台1则通过吊杆2使龙骨3端部处于悬吊状态。
[0021]现有技术中,需要在连接球6外壁上钻出螺孔,然后使吊杆2上端螺纹连接在连接球6上,连接球6的外壁光滑,且材质为金属,因此连接球6的钻孔工序耗时耗力,成本很高。而本实施例通过在连接球6表面焊接连接杆7的方式与吊杆2连接,降低了连接球6的加工成本。
[0022]吊杆2的上端螺纹设置有第一螺母21和第二螺母22,吊装台1的中间开设有调节槽11,吊装台1的底部开设有连通至调节槽11的升降孔12,吊杆2的上端穿过升降孔12进入调节槽11,第一螺母21挤压在调节槽11的底壁,第二螺母22挤压在吊装台1的底部外壁上,调节板5安装在吊杆2下端,转动连接件4安装在龙骨3端部,调节板5上开设有转孔51和弧形转动槽52,转动连接件4上设置有转动轴41和调节轴42,转动轴41水平设置,转动轴41插接在转孔51中间,调节轴42插接在弧形转动槽52处,以使转动连接件4在竖直平面内转动设置在调节板5上。
[0023]吊装台1通过吊杆2对龙骨3端部进行支撑悬吊。在此基础上,旋转第一螺母21和第二螺母22,使第一螺母21和第二螺母22远离升降孔12,此时吊杆2可以在升降孔12处上下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转换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装台、吊杆、龙骨、转动连接件和调节板,吊杆的上端螺纹设置有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吊装台的中间开设有调节槽,吊装台的底部开设有连通至调节槽的升降孔,吊杆的上端穿过升降孔进入调节槽,第一螺母挤压在调节槽的底壁,第二螺母挤压在吊装台的底部外壁上,调节板安装在吊杆下端,转动连接件安装在龙骨端部,调节板上开设有转孔和弧形转动槽,转动连接件上设置有转动轴和调节轴,转动轴插接在转孔中间,调节轴插接在弧形转动槽处,以使转动连接件转动设置在调节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转换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球、连接杆、檩托板和抱紧箍,连接杆的上端与连接球底部焊接固定,连接杆的下端与檩托板的顶面焊接固定,抱紧箍抱在连接杆的外壁上,且抱紧箍支撑于檩托板上,抱紧箍与吊装台的顶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转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箍包括第一连接箍和第二连接箍,第一连接箍包括第一箍体以及由第一箍体端部外延形成的第一夹板,第一夹板上开设有第一螺钉孔,第二连接箍包括第二箍体以及由第二箍体端部外延形成的第二夹板,第二夹板上开设有第二螺钉孔,吊装台的顶部焊接有过渡连接板,过渡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三螺钉孔,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分别贴合在过渡连接板的两面,以使得第一箍体和第二箍体抱紧连接杆,第一螺钉孔、第二螺钉孔和第三螺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薇薇王保珠仇佳妮常竹李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