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机结构及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机结构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提高空调器的舒适性,一些空调器具有上下均可出风的功能。由于风道内两侧风道距离离心风叶由小到大增压,从而实现了上下出风。当只需单上出风时,下出风口关闭,从而实现上出风。
[0003]在此种空调器中,在蜗舌处风道内壁与离心风叶的最小距离较小,导致风压迅速减小,对比上下出风时的上出风风量,单上出风的风量提高效果不明显,导致能量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风机结构及空调器,以提高出风量,减少能量损失。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风机结构,包括:外壳、上蜗舌、下蜗舌、风道和离心风叶,所述上蜗舌、所述下蜗舌和所述风道均位于所述外壳的腔体内;所述上蜗舌和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的区域形成上出风口,所述下蜗舌和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的区域形成下出风口,所述上出风口和所述下出风口均和所述风道连通,所述离心风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风道内;其中,所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上蜗舌(20)、下蜗舌(30)、风道和离心风叶(40),所述上蜗舌(20)、所述下蜗舌(30)和所述风道均位于所述外壳(10)的腔体内;所述上蜗舌(20)和所述外壳(10)的内壁之间的区域形成上出风口(11),所述下蜗舌(30)和所述外壳(10)的内壁之间的区域形成下出风口(12),所述上出风口(11)和所述下出风口(12)均和所述风道连通,所述离心风叶(4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风道内;其中,所述下蜗舌(30)的内壁上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凹槽(31),每个所述凹槽(31)均沿所述离心风叶(40)的周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1)的深度为3mm至8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1)靠近所述下出风口(12)的一端为近端,所述凹槽(31)远离所述下出风口(12)的一端为远端;在从所述远端到所述近端的方向上,所述凹槽(31)的深度先增大后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离心风叶(40)的轴向上,所述凹槽(31)的宽度B为3mm至8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离心风叶(40)的周向上,所述凹槽(31)的长度C大于35mm。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光,潘龙腾,韩冲,何振健,王宏望,冯青龙,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