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地下管线改迁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地下管线改迁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城市下方的地下管线错综复杂,严重影响了地铁车站的施工,需要对地下管线进行改迁施工。
[0003]目前,对地下管线主要采用物探法来获取相关地下管线的相关数据,这些数据主要以表格和图纸的方式展现,具有以下不足:(1)以CAD等二维工具展示,难以给人直观观感;(2)无法进行施工动态模拟。
[0004]因此,各类地下管线改迁过程中存在平面、高程冲突或者是对地铁车站的主体结构存在冲突时,再发生变更调整无疑会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和施工工期的延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地下管线改迁方法。
[0006]一种基于BIM的地下管线改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获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信息和既有的地下管线信息;
[0008]S2:根据地铁车站主体结构信息和既有的地下管线信息,利用三维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地下管线改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信息和既有的地下管线信息;S2:根据地铁车站主体结构信息和既有的地下管线信息,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创建地铁车站的主体结构的模型和既有的地下管线的模型;S3:进行地下管线的碰撞分析,并根据碰撞分析结果新建地下管线的路径;S4:进行动态模拟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地下管线改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所述既有的地下管线信息包括既有地下管线的二维图和既有地下管线的种类、位置以及尺寸的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的地下管线改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之前,结合既有地下管线的二维图和既有地下管线的种类、位置以及尺寸的信息,制作出每种地下管线的二维图。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BIM的地下管线改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所述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创建地铁车站的主体结构的模型和既有的地下管线的模型,包括:对创建的不同的既有的地下管线的模型应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分。5.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辉,覃庆伟,杨文轩,李嘉亮,刘鑫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一局集团广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