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扶良文专利>正文

中西文字拼音编码智能交互输入方法及其键盘技术

技术编号:2870953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把中外文字输入电脑或电子信息器具的编码方法及其键盘,其特征在于:    (1)、一键多义;    (2)、一义多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西文字拼音编码智能交互输入方法及其键盘,简称交互键盘,属于中西文字输入方法及其键盘的设计
将人在头脑中产生的信息转变成为文字输送出来,以便于保存、交换、编辑、整理、传播、印刷,最简单、方便、经济、适用的现代方法,是电脑键盘打字。世界现行通用的字母打字法,是由机械时代专利技术的字母打字机演变而来的。它承传了“一键一义,一义一符”的机械工作方式,每击一次键,只能获得一个字符。所获得的字符,概由键名键义决定。所需要的字符,全靠人力击键,逐符键入。键盘毫无智慧,打字全靠人手操作。这种机械时代的打字方法,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是信息时代信息产业发展中的瓶颈,严重地制约着信息财富的生产能力的发展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亟有予以改革的必要。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其基本技术特征在于,改用“一键多义,一义多符”的智能交互键盘系统,使击键所获,不再只是单个的字符,而是完整的语词,借以减少击键次数,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也就是说,采用本专利技术,输入您所需要的常用词语时,当你输入该词语开头一两个或两三个字母之后,本专利技术的智能交互键盘系统就已经能够通过其人工智能而替您完成您所需要的词语的全部字母的输入任务,您只需要认可一下,该词语的输入就能实现,而无需您象采用传统的(即普通的“一键一义,一义一符”的)打字法时那样,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将您当前所需词语的全部字母都亲自一一击键去输入它们了。本专利技术据以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的方法与工具有二一是“一键多义,一义多符”智能交互键盘,一是辅助实现“一键多义,一义多符”进行智能处理的各国词语频、长、性、数、格、位、时、体、态、级、冠、介、屈折变化,及其相关协调要求,与语用及语义联想结构关系的智能数据库。采用“一键多义,一义多符”智能交互键盘系统打字时,您的每次击键,都会获得本智能交互系统的即时响应,她会在以闪电般的速度对您的输入击键进行智能分析后,以“说时迟,那时快”、“迅雷不及掩耳、交互无需等待”的即时速度,为您完成您当前所需要输入、但却刚开个头、而尚未完成的输入任务了。诚然,任何人工智能的智慧都是有限的,她不可能像真人那样聪明。但她很有自知之明,她知道她为您设想、向您推荐的,并不一定每次都能恰好符合您当时的心意、正好是您的当前所需。这就象秘书,任何一个秘书都不应该“越俎代庖”,秘书的任何一个推荐或建议,都只能仅供长官参考,最后的决定权、批准权,应该由长官来行使一样,除非长官授权规定“凡是依‘法’(语法也)只有唯一可能性的结局,秘书可以在‘法’定条件满足的情况下,代替长官执‘法’”。对本专利技术的智能推荐,也是这样。我们为本专利技术配置的人工智能,很人性化。它给您的推荐建议,都是她郑重其事、深思熟虑、瞻前顾后、帷幄运筹的结果。例如,对屈折语或胶着语中的“性、数、格、位,时、体、态、级、冠、介”等等词形尾部或词根内部的种种规则或不规则的借以表达种种语法意义的屈折变化,以及语句中不同结构成分之间的相互协调,她都懂得。不但懂得,而且记得。它能遵照您当前的句型语境,根据语法要求,替您适配出来,供您选择使用,可以为您节省许多宝贵时间,免除许多麻烦,帮助您从这些繁琐累赘的冗余信息操作中解脱开来。我们专利技术的这种中西文字拼音编码智能交互输入方法所用的智能交互键盘系统,无论是设置在以阿拉伯数字为基础的国际通用数符键盘上,还是配置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国际通用字符键盘上;也无论是用于汉字(包括简化汉字、繁体汉字、日文汉字、韩文汉字等)输入,还是用于输入西文(包括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意大利文、俄文、其他能利用数码或字母键盘输入的语文),与其他现有输入法相比,都能使其输入时的击键次数大为减少、输入效率大大提高。兹将此项专利技术产生的技术历史背景和现实社会意义与技术实施设计,详细具体说明如下。一、西文输入方法及其键盘设计误入QWERTY歧途后积重难返的历史经验值得注意QWERTY键盘,俗称标准键盘,在世界范围内,每时每刻都有有千千万万的用户在使用它。因此,它身上的每一个优点,每时每刻都在千千万万的用户手中为人们增进财富,同样,它身上的每一个缺点,也每时每刻都在给千千万万的用户造成损害,一方面是降低用户的工作效率,减少他们为社会创造的财富数量,一方面则增加劳动者的操作困难,甚至损伤操作者的身体健康。所以,对它的优点的点滴增进,对它的缺点的点滴改善,都是价值连城、非同小可的事情。为此,我们对如何在电脑上应用QWERTY键盘来输入中、西文字,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研究表明,QWERTY键盘的,以“一键一义,一义一符,击一次键,得一字符,得何字符,键名决定,既不瞻前,也不顾后”为其基本特征的信息输入体制及与之相应的键位信息“QWERTY”布局,无论是对于西文还是中文,都是不够科学合理,而应予以改进完善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以“一键多义,一义多符,击键所获,全是词语,获何词语,智能推荐,瞻前顾后,帷幄运筹,你刚提头,她已结尾,后续击键,无需你作,性、数、格、位,屈折变化,规则与否,她都懂得,不但懂得,而且记得,替你变好,供你选择,省你时间,省你麻烦,智能服务,殷勤周全”为其基本特征的中西文字智能输入方法及其交互键盘的技术解决方案,可使中、西文字输入效率,都得到极大的提高。对其有关理论及技术设计的理论分析与数据论证,为深入浅出、具体明显计,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加以详细说明。QWERTY键盘,虽是现今公认的西文打字国际标准键盘,但因其键位信息布局不够科学合理,一百多年来,改革呼声一直很高,改革方案层出不穷。其中,名望最高的,首推Dvorak键盘。QWERTY键盘与Dvorak键盘之战,已经打了六十七年了,至今硝烟弥漫,胜负未决。三联《书城》(2000年6月)和《经济学人》(1999年4月3日)刊登的一篇题为《QWERTY神话》的文章,介绍了有关这项“战事”的历史与现状。虽然文中的某些学术观点还有值得商榷之处,但作为简要说明打字机键盘的发展史及其现况与学术争论的一篇文献,尤其相当价值,兹作为本专利技术引用的对比文件之一,全文抄录在下面,以供对比研究参考。QWERTY神话(对比文件)经济学家对市场失灵的典型案例津津乐道,而标准打字机键盘的故事则是他们的至爱。标准打字机键盘的字母排列曾被视为技术错误,但这种排列却顽强地流传下来,至今通用。然而,对键盘“QWERTY”排列的指责其实早就遭到了驳斥。这个神话大致如下QWERTY设计(1868年由Christopher Sholes申请专利,他在1873年将此专利售于Remington)能解决早期打字机的机械问题。某些键的组合在快打时常常会卡住。为避免卡键,QWERTY布局把最常用的键安置在相反的方向,从而放慢了击键的速度,不过那只是一种想法。August Dvorak设计的键盘打字要快得多,他在1936年就此申请了专利。但是Dvorak的设计从来没有被广泛采用过。为什么不好的设计反而生命力持久呢?因为最早的设计虽然效率不高,但人们已习以为常。虽然采用Dvorak的新键盘和重新训练的成本并不高,但打字员可不愿改弦更张,除非大家都重新来。键盘生产商也拒绝率先采用新的设计。众人无法协调,那就是市场失灵。一个动听的故事,不过虚构的成分居多。Stan Liebowitz和Stephen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扶良文潘秀娟
申请(专利权)人:扶良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