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加热式扇贝开壳取柱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0873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5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加热式扇贝开壳取柱设备,涉及扇贝加工处理领域。包括机架、驱动装置、链输送装置、仿形夹具、红外加热开壳装置、红外测温装置、上壳拨起装置、内脏团分离装置、贝柱剥离装置、贝柱吸取装置,红外加热开壳装置布置在第一工位,在红外加热开壳装置出口处布置有贝柱温度检测装置,接着上壳拨起装置布置在第二工位位于机架一侧,在上壳拨起装置后依次布置有内脏团分离装置、贝柱吸取装置和贝柱剥离装置。该红外加热式扇贝开壳取柱设备能够有效实现扇贝打开上壳,红外加热热量集中即保证了开壳效率,又可以实现无损开壳,保证了贝柱鲜活度,且红外加热更加清洁,不会污染扇贝。扇贝。扇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加热式扇贝开壳取柱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扇贝加工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红外加热式扇贝开壳取贝柱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扇贝具有产量高、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风味独特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其市场需求呈现增长趋势。扇贝的贝壳呈扇形,左壳较之右壳略凸出,后耳大于前耳,前耳下方生有足丝孔。壳内生长有闭壳肌即贝柱,闭壳肌生长位置偏向于后耳,且闭壳肌与贝壳结合较为牢固,使得扇贝开壳去肉十分困难,目前国内扇贝加工仍以手工为主,但是由于加工作业的季节性强,招工困难、技术不规范、加工环境恶劣、加工质量差等因素,使得扇贝产业遭受了极大损失。为了便于实现对扇贝高效的机械自动化的开壳取肉,提升扇贝产品的品质同时降低扇贝深加工企业的成本,急需一种高效、自动化水平高的扇贝开壳取贝柱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外加热式扇贝开壳取柱设备,该设备具有扇贝开壳、内脏裙边分离、贝柱与下壳分离的功能,整机机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高效、低损、绿色清洁的实现扇贝的开壳取柱。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外加热式扇贝开壳取柱设备,包括机架、驱动装置、链输送装置、仿形夹具、红外加热开壳装置、红外测温装置、上壳拨起装置、内脏团分离装置、贝柱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布置在机架末端一侧,链输送装置布置在机架上方,仿形夹具均匀布置在链输送装置上,红外加热开壳装置布置在连输送装置上方位于机架始端,在链输送装置上方红外加热开壳装置之后依次布置有上壳拨起装置、内脏分离装置、贝柱剥离装置、贝柱吸取装置。
[0005]所述红外加热开壳装置包括固定支架、红外管、探针式热电偶、灯罩,固定支架固定在机架两横梁上,红外管通过固定支架布置在链输送装置上方,探针式热电偶通过固定支架与红外管水平布置,灯罩笼罩在红外管上方。
[0006]所述上壳拨起装置包括固定支架、旋转气缸、拨杆,固定支架布置在机架一侧,旋转气缸布置在固定支架上,拨杆垂直固定在旋转气缸码盘上。
[000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红外加热式扇贝开壳取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加热开壳装置有两根红外管,两根红外管并排纵向布置在待开壳扇贝上方,红外管通过固定支架上的长槽口固定,其高度以及两管间距可随扇贝级别进行改变。
[000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红外加热式扇贝开壳取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加热开壳装置的灯罩,其截面形状为梯形。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使用该红外加热式扇贝开壳取柱设备时,只需将扇贝对正放于扇贝仿形夹具中,在链输送装置的带动下进行间歇性运动。首先扇贝经过第一工位即红外
加热开壳装置,扇贝进入隧道,位于红外管下方,经过红外线照射扇贝可以快速开壳,紧接着开壳的扇贝出隧道,测温红外探头对准扇贝贝柱,对扇贝贝柱上表面进行测温,接着进入下一工位即上壳拨起装置,旋转气缸带动拨杆将扇贝上壳拨开。接着扇贝进入到内脏团分离工位,内脏团被抽取分离。最后仿形夹具运动到贝柱剥离工位,旋转气缸带动仿形刀具紧贴扇贝下壳内表面切除贝柱,被切除的贝柱由贝柱吸取装置抽取收集。
[0010]有益效果:该红外加热式扇贝开壳取柱设备,可以快速实现扇贝开壳,提高效率,可以保证扇贝无损伤开壳,提高贝柱质量。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红外加热式扇贝开壳取柱设备整机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红外加热壳装置示意图。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红外灯管灯罩示意图。
[0014]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上壳拨起装置示意图。
[0015]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贝柱剥离及吸取装置示意图。
[0016]图中:1、伺服驱动装置;2、贝柱吸取装置;3、内脏团分离装置;4、上壳拨起装置;5、红外测温装置;6、红外加热开壳装置;7、链轮;8、链条;9、仿形夹具;10、机架;11、贝柱剥离组件;12、轴承;21、贝柱吸取固定支架;22、贝柱吸取管道;41、上壳拨起装置固定支架;42、上壳拨起装置旋转气缸;43、上壳拨起装置拨杆;44、扇贝下壳压板;61、红外管固定支架;62、红外管;63、探针式热电偶;64、灯罩;111、贝柱仿形切割刀具;112、刀具固定杆件;113、贝柱切割旋转气缸;114、贝柱切割组件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该红外加热式扇贝开壳取柱设备包括机架10,伺服驱动装置1,链轮7、链条8、轴承12,红外加热开壳装置6,红外测温装置5,上壳拨起装置4,内脏团分离装置3,贝柱剥离装置11,贝柱吸取装置2。
[0018]机架10由型材搭建而成,伺服驱动电机1固定在机架10末端一侧,通过传动轴与链轮7结合,两对链轮7通过轴承12固定在机架10两端,链条8则通过链轮7固定在机架10俩横梁之间。在两条链条8上均匀布置有成对的扇贝仿形夹具9,红外加热开壳装置6通过固定支架61固定在机架10始端。红外管灯罩64固定在机架10上方包裹住红外灯管62,固定支架61上开有长槽用于固定红外灯管62,且可以调整灯管高度。探针式热电偶63从开有圆孔的固定支架61上穿过位于两灯管之间。红外测温装置5通过方管固定在机架一侧位于红外加热开壳装置6出口处,探头对准仿形夹具9。上壳拨起装置4位于红外测温装置5之后,通过固定支架41固定在机架10一侧,由旋转气缸42和拨杆43组成。紧接着内脏团分离装置3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机架一侧。贝柱剥离装置位于最后一个工位由贝柱剥离装置11和贝柱吸取装置2组成。贝柱吸取组装置2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贝柱剥离装置11前方。贝柱剥离装置11主要由旋转气缸113、仿形切割刀具111、刀具固定杆件组成。
[0019]经过分级的鲜活扇贝对正放入到扇贝仿形夹具9中,伺服电机1带动链条8运动,放有扇贝的仿形夹具在链条的带动下进入到第一工位即红外加热开壳装置6中。经过红外灯
管62的照射扇贝可以在短时间内开壳,梯形的灯罩64则保证了红外加热通道内热量既不散失又可以反射一部分红外管62散发的辐射,使开壳效率更高,探针式热电偶63则可以实时测量通道内的温度。开壳后的扇贝从红外加热通道出来,红外测温装置立刻对贝柱上表面的温度进行测量,以保证扇贝柱的新鲜度。紧接着开口的扇贝进入到上壳拨起工位,由旋转气缸42带动拨杆43将扇贝上壳挑开以便于后续加工。扇贝进入到内脏团分离工位,扇贝内脏团被吸取分离。仅剩贝柱与下壳的扇贝进入到贝柱剥离组件11处,旋转气缸113带动仿形刀具111紧贴扇贝下壳内表面切除贝柱,被切除的贝柱通过贝柱吸取装置2吸取收集。经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高效、清洁、无损的实现扇贝开壳和贝柱剥离收集。
[0020]本实施例只是对本专利技术构思和实现的一个说明,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在本专利技术构思下,未经实质变换的技术方案仍然在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加热式扇贝开壳取柱设备,包括机架、驱动装置、链输送装置、仿形夹具、红外加热开壳装置、红外测温装置、上壳拨起装置、内脏团分离装置、贝柱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布置在机架末端一侧,链输送装置布置在机架上方,仿形夹具均匀布置在链输送装置上,红外加热开壳装置布置在连输送装置上方位于机架始端,在链输送装置上方红外加热开壳装置之后依次布置有上壳拨起装置、内脏团分离装置、贝柱剥离装置、贝柱吸取装置;所述红外加热开壳装置包括固定支架、红外管、探针式热电偶、灯罩,固定支架固定在机架两横梁上,红外管通过固定支架纵向布置在链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忠李磊弋景刚孔德刚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