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工作面撤架时架后埋管均匀注氮防火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0750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5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煤矿安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工作面撤架时架后埋管均匀注氮防火技术。在机巷内设有采空区埋管,采空区埋管的一端延伸至支架后面底部并与注氮筛管底端固定连接,在支架后面的注氮筛管的圆周面上均匀设有数个筛管孔,支架后面的注氮筛管置于浮煤中,并与支架平行,采空区埋管的另一端连接巷道外的液氮汽化器,氮气连续不断地通过采空区埋管输送至注氮筛管,氮气从注氮筛管的筛管孔喷出至浮煤层内,减少浮煤层内的氧气含量,浮煤层中的氧气含量降至7%以下,致使浮煤层不会自燃发火,达到防火目的。采用对煤矿井下采空区撤支架时避免浮煤自燃发火进行充氮气的设备,避免浮煤的自燃发火,保证煤矿内的安全和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矿井下工作面撤架时架后埋管均匀注氮防火技术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安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工作面撤架时架后埋管均匀注氮防火技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易燃煤层工作面撤架时,如果撤架时间较长,架后浮煤特别容易自然发火,根据统计,目前煤矿30%左右的火灾发生在工作面撤架期间,这是因为:

工作面采完后必须挂网才能撤除支架,在工作面挂网期间,由于不放煤,支架后部浮煤比回采时成倍增加,浮煤氧化升温后骤热特别充分。

在工作面正常回采时,支架后部20m内氧浓度一般为18%以上,为采空区的冷却带,不会自然发火,但在工作面撤架时风量较小,再加上工作面上、下隅角的堵漏,使支架后采空区1m处的氧浓度就低于18%,提前进入了氧化带,这样支架后部的浮煤就容易氧化自然发火。

撤架时支架后部0~5m范围的漏风比采空区里部漏风严重,其氧浓度一般在15%~18%,在采空区进风侧竖向埋设的注氮管注入的氮气不能将这个范围浮煤的氧浓度降到7%以下,因此架后浮煤容易自然发火。为此,降低工作面撤架时支架后方氧浓度一直是煤矿防灭火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操作、防火效果明显的煤矿井下工作面撤架时架后埋管均匀注氮防火技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煤矿井下工作面撤架时架后埋管均匀注氮防火技术包括浮煤、支架、机巷、回顺,其特点是,在机巷内设有采空区埋管,采空区埋管的一端延伸至支架后面底部并与注氮筛管底端固定连接,在支架后面的注氮筛管的圆周面上均匀设有数个筛管孔,支架后面的注氮筛管置于浮煤中,并与支架平行,采空区埋管的另一端连接巷道外的液氮汽化器,氮气连续不断地通过采空区埋管输送至注氮筛管,氮气从注氮筛管的筛管孔喷出至浮煤层内,减少浮煤层内的氧气含量,浮煤层中的氧气含量降至7%以下,致使浮煤层不会自燃发火,达到防火目的。
[000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煤矿井下工作面撤架时架后埋管均匀注氮防火技术采用对煤矿井下采空区撤支架时避免浮煤自燃发火进行充氮气的设备,该设备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能有效地降低浮煤层内的氧气含量,避免浮煤的自燃发火,保证煤矿内的安全和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0006]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
[0007]图1是煤矿井下工作面撤架时架后埋管均匀注氮防火技术的设备安装图。
[0008]图中,1

回顺;2

机巷;3

浮煤;4

支架;5

注氮筛管;5
‑1‑
筛管孔;6

采空区埋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实施例,参照附图1,煤矿井下工作面撤架时架后埋管均匀注氮防火技术是将回顺1以下采空区的机巷2内铺设采空区埋管6,在采空区埋管6的输入端连接巷道外的氮气发生器的输出端,采空区埋管6延伸至支架4下面与注氮筛管5垂直固定连接,注氮筛管5与支架4平行设置,注氮筛管5与支架4的距离约1m左右为最佳距离,注氮流量为2000m3/h,注氮筛管5上的筛管孔5

1是在108mm直径的钢管上每隔3m钻一个Φ10mm的筛管孔5

1,每个筛管孔5

1的氮流量为30 m3/h。工作面支架4后面0~5m范围的最大空间为10000m3,在沿支架4尾梁后溜从1号支架一直敷设到最后一个支架4,通过注氮筛管5连续注入大流量的氮气,达到将工作面所有支架4后方浮煤3中的氧浓度均降低到7%以下,达到防火目标。
[0010]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煤矿井下工作面撤架时架后埋管均匀注氮防火技术是根据氮气能降低氧气的浓度,在矿井支架4后面的浮煤3区域氧气浓度降低至7%以下就会避免浮煤3的自燃,通过矿井内在撤支架4时,在机巷2内设采空区埋管6和支架4后面的注氮筛管5,对浮煤3处不断输入大量的氮气,来降低浮煤3区域的氧气浓度,达到防火的目的,对矿井内的支架4就可以安全撤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下工作面撤架时架后埋管均匀注氮防火技术,包括浮煤(3)、支架(4)、机巷(2)、回顺(1),其特征在于,在机巷(2)内设有采空区埋管(6),采空区埋管(6)的一端延伸至支架(4)后面底部并与注氮筛管(5)底端固定连接,在支架(4)后面的注氮筛管(5)的圆周面上均匀设有数个筛管孔(5

1),支架(4)后面的注氮筛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建成李守锋张玉亮李向阳闫虎君缪亚洲刘宗林万成俞卫星祖海军常小军徐成林
申请(专利权)人:阜新新纪煤矿科技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