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式除尘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70704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5 23:12
一种湿式除尘净化系统,属于环保领域,它包括吸尘罩、叶轮、除尘器外壳、导流叶片、电机、第一级脱水板、第二级脱水栅、折流板、第三级脱水口、回风筒、进风筒、风幕、回风罩、集尘罩、进水管、除尘器出风口、旋转盘、密闭罩;密闭罩内的粉尘通过吸尘罩的负压作用吸入到进风筒后,先进入到叶轮内,进水管打开打向旋转盘,第一次粉尘与水结合,未被捕捉的粉尘与完成捕捉的污水进入下一级,在导流叶片上第二次结合粉尘,除尘器净化后的风进入经回风筒先进入集尘罩内二次除尘,净风通过回风罩两侧排到密闭罩内,形成风幕,实现粉尘零排放。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通过湿式除尘法将污风净化,并在密闭罩内风流稳定循环,具有吸力大、除尘效率高、脱水效果好的特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式除尘净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湿式除尘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工业场所空气污染普遍存在且形势严峻,粉尘严重污染作业场所环境、威胁职工身心健康和企业的安全生产。因此,需加强粉尘污染治理,加速除尘装置研发。在现有的湿式除尘装置中,针对湿式除尘设备捕集下来的粉尘,往往存在脱水效果不佳,导致出口湿度大,粉尘与水不能充分结合,水资源浪费严重。为减轻或消除粉尘的危害,急需设计一种吸力大、除尘效率高、脱水效果好的湿式除尘净化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突破传统湿式除尘净化方法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体积小、吸力大、脱水效果佳的湿式除尘净化系统,在保证除尘效率高于标准的情况下,在密闭空间内实现粉尘零排放。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湿式除尘净化系统,包括吸尘罩,叶轮,除尘器外壳,导流叶片,电机,第一级脱水板,第二级脱水栅,排水口,折流板,第三级脱水口,回风筒,进风筒,风幕,回风罩,集尘罩,进水管,除尘器出风口,缝槽,旋转盘,密闭罩;所述吸尘罩连接于进风筒的下侧,所述进风筒连接于叶轮的左侧,所述叶轮的左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叶轮的右侧连接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右侧设有导流叶片,所述导流叶片的下方设有第一级脱水板,所述导流叶片的上方安装有电机,所述导流叶片的右侧设有第二级脱水栅,所述第二级脱水栅内部设有多个缝槽,所述除尘器外壳上方连接有电机,所述第二级脱水栅下方设有排水口,所述第二级脱水栅右侧设有除尘器出风口,所述除尘器出风口内部安装有折流板,所述除尘器出风口右侧连接有回风筒,所述除尘器出风口与回风筒下方设有第三级脱水口,所述回风筒末端拐角处设有集尘罩,所述回风筒末端下方安装有回风罩,所述回风罩两侧形成风幕,所述回风罩将吸尘罩包裹在中心,所述回风罩下方设有密闭罩。
[0005]所述叶轮外径为90

110cm,所述叶轮右侧旋转盘中心与进水管相距2

10cm。所述除尘器外壳左侧连接有进风筒,所述进风筒直径为90

120cm,长度为200

300cm。
[0006]所述回风罩两侧分别形成的风幕为等宽风幕,等宽风幕的宽度为20

35cm,所述回风罩内包裹吸尘罩的形状为喇叭形,吸尘罩直径为120

200cm。
[000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叶轮以及导流叶片的双重粉尘捕捉使得粉尘与水结合,实现对粉尘最大限度的捕捉。
[0008]2.本专利技术通过后端三级脱水装置对捕捉粉尘后产生的液滴进行收集,实现排风筒内的湿度达到排放标准要求。
[0009]3.本专利技术通过集尘罩对除尘器除尘后的存在极少量的粉尘过滤,通过回风筒再次进入到除尘器内净化,实现最大限度的保证回风罩的风含尘量极低。
[0010]4.本专利技术通过吸尘罩喇叭形的设置,可以利用其吸力大的特点吸入更多的粉尘。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湿式除尘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

吸尘罩,2

叶轮,3

除尘器外壳,4

导流叶片,5

电机,6

第一级脱水板,7

第二级脱水栅,8

排水口,9

折流板,10

第三级脱水口,11

回风筒,12

进风筒,13

风幕,14

回风罩,15

集尘罩,16

进水管,17

除尘器出风口,18

缝槽,19

旋转盘,20

密闭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作进一步的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湿式除尘净化系统,用于湿式除尘净化与脱水,安装方式为水平型布置。
[0014]进水管口斜向对准旋转盘中央,且相距2

10cm。
[0015]回风罩14两侧与吸尘罩1的距离均为20

35cm,所述回风罩14直径为160

270cm,吸尘罩1直径为120

200cm。
[0016]一种湿式除尘净化系统,包括吸尘罩,叶轮,除尘器外壳,导流叶片,电机,第一级脱水板,第二级脱水栅,排水口,折流板,第三级脱水口,回风筒,进风筒,风幕,回风罩,集尘罩,进水管,除尘器出风口,缝槽,旋转盘,密闭罩;所述吸尘罩连接于进风筒的下侧,所述进风筒连接于叶轮的左侧,所述叶轮的左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叶轮的右侧连接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右侧设有导流叶片,所述导流叶片的下方设有第一级脱水板,所述导流叶片的上方安装有电机,所述导流叶片的右侧设有第二级脱水栅,所述第二级脱水栅内部设有多个缝槽,所述除尘器外壳上方连接有电机,所述第二级脱水栅下方设有排水口,所述第二级脱水栅右侧设有除尘器出风口,所述除尘器出风口内部安装有折流板,所述除尘器出风口右侧连接有回风筒,所述除尘器出风口与回风筒下方设有第三级脱水口,所述回风筒末端拐角处设有集尘罩,所述回风筒末端下方安装有回风罩,所述回风罩两侧形成风幕,所述回风罩将吸尘罩包裹在中心,所述回风罩下方设有密闭罩。
[0017]所述叶轮外径为90

110cm,所述叶轮右侧旋转盘中心与进水管相距2

10cm。所述除尘器外壳左侧连接有进风筒,所述进风筒直径为90

120cm,长度为200

300cm。
[0018]所述回风罩两侧分别形成的风幕为等宽风幕,等宽风幕的宽度为20

35cm,所述回风罩内包裹吸尘罩的形状为喇叭形。
[0019]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当粉尘从吸尘罩吸入,经过进风筒,进入到除尘器的叶轮内,进水管同时打开,打入旋转盘中心,水雾挟裹着粉尘进行第一次粉尘捕捉,未被水雾捕捉的粉尘与完成捕捉的污水进入到导流叶片中,在导流叶片内污水与粉尘再次结合进行第二次粉尘捕捉,污水通过导流叶片下方的第一级脱水板排出,未排出的污水进入到第二级脱水栅中通过缝槽排出,从第一级脱水板和第二级脱水栅中排出的污水一起通过排水口向外排出,未被收集的污水通过第三级脱水口排出,经两次粉尘捕捉和三级脱水处理后,获得干燥的新风。经除尘器净化的风进入到回风筒内的集尘罩,集尘罩将少量粉尘吸附,最后在回风罩出口形成风幕,通过回风罩排到密闭罩中。
[0020]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
具体实施只限于此。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式除尘净化系统,包括吸尘罩、叶轮、除尘器外壳、导流叶片、电机、第一级脱水板、第二级脱水栅、排水口、折流板、第三级脱水口、回风筒、进风筒、风幕、回风罩、集尘罩、进水管、除尘器出风口、缝槽、旋转盘、密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罩连接于进风筒的下侧,所述进风筒连接于叶轮的左侧,所述叶轮的左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叶轮的右侧连接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右侧设有导流叶片,所述导流叶片的下方设有第一级脱水板,所述导流叶片的上方安装有电机,所述导流叶片的右侧设有第二级脱水栅,所述第二级脱水栅内部设有多个缝槽,所述除尘器外壳上方连接有电机,所述第二级脱水栅下方设有排水口,所述第二级脱水栅右侧设有除尘器出风口,所述除尘器出风口内部安装有折流板,所述除尘器出风口右侧连接有回风筒,所述除尘器出风口与回风筒下方设有第三级脱水口,所述回风筒末端拐角处设有集尘罩,所述回风筒末端下方安装有回风罩,所述回风罩将吸尘罩包裹在中心,所述回风罩下方设有密闭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湿式除尘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外径为90

110cm,所述叶轮右侧旋转盘中心与进水管相距2

1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湿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胜勇朱晓彤胡斐金子敬孙健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