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电动机、压缩机、空气调节装置及转子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0613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5 23:02
转子具备: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在以轴线为中心的周向上具有与极数相当的数量的磁铁插入孔,并在以轴线为中心的径向上的中心部具有中心孔;以及轴,所述轴插入中心孔。转子铁芯沿着中心孔的周围在周向上交替地具有多个第一狭缝和多个肋,在比多个第一狭缝靠径向上的外侧的位置具有多个第二狭缝。多个第一狭缝的数量为极数的二分之一或整数倍,多个第二狭缝的数量为极数的二分之一或整数倍。多个第二狭缝均形成为从径向上的外侧覆盖多个肋中的对应的肋。多个第一狭缝均具有周向上的长度A1和径向上的宽度A2,多个第二狭缝均具有周向上的长度B1,A1>A2及A1>B1成立。A1>A2及A1>B1成立。A1>A2及A1>B1成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转子、电动机、压缩机、空气调节装置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子、电动机、压缩机、空气调节装置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动机的转子中,在转子铁芯的磁铁插入孔中插入永久磁铁,在中心孔(即轴孔)中通过热装来固定轴。在热装时,对转子铁芯的中心孔施加热。为了抑制此时的永久磁铁的加热,在中心孔的周围形成有狭缝(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0003]在先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654806号公报(参照第0023、0024段)
[0006]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823787号公报(参照第0018、0032段)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8]然而,当在转子铁芯的中心孔的周围形成有狭缝的情况下,在形成有狭缝的部分和没有形成狭缝的部分,热的传递方式产生差别,中心孔的周围的温度在周向上变得不均匀。结果,会产生中心孔的内径应变,转子铁芯与轴的嵌合强度有可能下降。
[0009]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降低转子铁芯的中心孔的内径应变。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1]本专利技术的转子具备: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在以轴线为中心的周向上具有与极数相当的数量的磁铁插入孔,并在以轴线为中心的径向上的中心部具有中心孔;以及轴,所述轴插入中心孔。转子铁芯沿着中心孔的周围在周向上交替地具有多个第一狭缝和多个肋,在比多个第一狭缝靠径向上的外侧的位置具有多个第二狭缝。多个第一狭缝的数量为极数的二分之一或整数倍,多个第二狭缝的数量为极数的二分之一或整数倍。多个第二狭缝均形成为从径向上的外侧覆盖多个肋中的对应的肋。多个第一狭缝均具有周向上的长度A1和径向上的宽度A2,多个第二狭缝均具有周向上的长度B1,A1>A2及A1>B1成立。
[0012]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第二狭缝形成为从径向外侧覆盖第一狭缝间的肋,所以第一狭缝与第二狭缝之间的部分(即狭缝间部)能够向转子铁芯的外周侧变形。因此,在中心孔的周围位于肋的径向内侧的部分能够向外周侧变形,能够降低中心孔的内径应变。另外,由于第一狭缝的周向长度A1比径向宽度A2长,所以能够延长到磁铁插入孔为止的传热路径。并且,由于第二狭缝的周向长度B1比第一狭缝的周向长度A1短,所以能够在相邻的第二狭缝间形成贯通孔等,能够进一步延长到磁铁插入孔为止的传热路径,并抑制永久磁铁的加热。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剖视图。
[0015]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转子的剖视图。
[0016]图3是放大地示出实施方式1的转子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0017]图4是放大地示出实施方式1的转子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0018]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转子中的热的传递路径的示意图。
[0019]图6是示出转子铁芯的加热时的中心孔的内径分布的例子的图表。
[0020]图7是示出在转子铁芯中插入轴的状态(A)和没有插入轴的状态(B)下的冷却后的中心孔的内径分布的例子的图表。
[0021]图8是示出转子铁芯的内周部的宽度与加热时的中心孔的真圆度的关系的图表。
[0022]图9是示出转子铁芯的内周部的宽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的图表。
[0023]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转子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0024]图11是示出在图10中用四边形XI包围的区域的应力分布的示意图。
[0025]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转子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
[0026]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转子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0027]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转子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0028]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转子的剖视图。
[0029]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转子的剖视图。
[0030]图17是示出能够应用各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回转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0031]图18是示出具备图17的压缩机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实施方式1.
[0033]<电动机100的结构>
[0034]首先,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100的剖视图。电动机100是具备圆筒状的转子1和以包围转子1的方式设置的环状的定子5的内转子型电动机。在定子5与转子1之间例如设置有0.5mm的气隙。该电动机100是在转子1中嵌入永久磁铁3而成的永久磁铁嵌入型电动机。
[0035]以下,将转子1的旋转轴设为轴线Ax,将该轴线Ax的方向称为“轴向”。另外,将沿着以轴线Ax为中心的圆周的方向(在图1中用箭头S示出)称为“周向”,将以轴线Ax为中心的半径方向称为“径向”。此外,图1是与轴线Ax正交的面中的剖视图。
[0036]<定子5的结构>
[0037]定子5设置成在转子1的径向外侧包围转子1。定子5具有定子铁芯50和卷绕于定子铁芯50的线圈55。定子铁芯50为在轴向上层叠多块电磁钢板并利用铆接部57等固定而成。电磁钢板的板厚为0.1~0.7mm。
[0038]定子铁芯50具有在以轴线Ax为中心的周向上延伸的磁轭51和从磁轭51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多个齿52。齿52在以轴线Ax为中心的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齿52的径向内侧的端面经由上述气隙与转子1的外周面相向。在相邻的齿52之间,形成有作为收容线圈55的空间的槽54。在此,齿52的数量(即槽54的数量)为9。但是,齿52的数量不限定于9,是2以上即可。
[0039]在定子铁芯50的齿52经由绝缘部(绝缘件)卷绕有线圈55。线圈55用铜或铝等材料构成。线圈55既可以按各齿52进行卷绕(集中式卷绕),也可以跨越地卷绕于多个齿52(分布
式卷绕)。
[0040]<转子1的结构>
[0041]图2是示出转子1的剖视图。转子1具有以轴线Ax为中心的圆筒状的转子铁芯10。转子铁芯10为在轴向上层叠多块电磁钢板并利用铆接部17等固定而成。电磁钢板的板厚为0.1~0.7mm。
[0042]转子铁芯10在径向中心具有中心孔15。中心孔15是沿轴向在转子铁芯10中延伸的贯通孔,具有以轴线Ax为中心的圆形截面。在该中心孔15中通过热装固定有轴4(图1)。轴4例如由金属构成。此外,在图1以外的转子1的剖视图中,省略轴4。
[0043]沿着转子铁芯10的外周形成有多个磁铁插入孔11。在磁铁插入孔11中插入有板状的永久磁铁3。在此,设置有6个磁铁插入孔11,在各磁铁插入孔11中逐个配置有永久磁铁3。永久磁铁3在转子铁芯10的周向上具有宽度,在径向上具有厚度。永久磁铁3例如由包含铁(Fe)、钕(Nd)及硼(B)的稀土类磁铁构成。
[0044]配置在磁铁插入孔11内的永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转子,其中,具备: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在以轴线为中心的周向上具有与极数相当的数量的磁铁插入孔,并在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径向上的中心部具有中心孔;以及轴,所述轴插入所述中心孔,所述转子铁芯沿着所述中心孔的周围在所述周向上交替地具有多个第一狭缝和多个肋,在比所述多个肋靠所述径向上的外侧的位置具有多个第二狭缝,所述多个第一狭缝的数量为所述极数的二分之一或整数倍,所述多个第二狭缝的数量为所述极数的二分之一或整数倍,所述多个第二狭缝均形成为从所述径向上的外侧覆盖所述多个肋中的对应的肋,所述多个第一狭缝均具有所述周向上的长度A1和所述径向上的宽度A2,所述多个第二狭缝均具有所述周向上的长度B1,A1>A2及A1>B1成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中,所述多个肋均具有所述周向上的宽度C,所述宽度C为构成所述转子铁芯的电磁钢板的板厚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其中,所述宽度C为所述电磁钢板的板厚的2倍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狭缝均在其与所述多个第二狭缝中的对应的第二狭缝之间具有所述径向上的距离D,所述距离D为构成所述转子铁芯的电磁钢板的板厚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其中,所述距离D为构成所述转子铁芯的电磁钢板的板厚的4倍以下。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其中,所述多个第二狭缝均具有所述周向上的长度B1,所述多个肋均具有所述周向上的宽度C,所述多个第一狭缝均具有所述径向上的宽度A2,满足(B1

C)/2>A2。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狭缝均在其与所述中心孔之间具有所述径向上的距离F,所述多个肋均具有所述周向上的宽度C,所述距离F比所述宽度C宽。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狭缝均在其与所述中心孔之间具有所述径向上的距离F,所述多个第一狭缝均在其与所述多个第二狭缝中的对应的第二狭缝之间具有所述径向上的距离D,所述距离F比所述距离D宽。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隆德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