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基坑高承压水井的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0525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5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承压水井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深基坑高承压水井的保护装置,包括用于支护的基桩与锚杆、井管、套管、套筒和电源,所述锚杆包括自由段和锚固段,锚杆倾斜设置在地面底部,所述套管环设在井管外侧,所述套筒环绕设置在套管外圈,套筒由筒体、两个套环和气囊环组成,气囊环通过套环固定在筒体中间部分,气囊环上还设有转动接头,转动接头转动连接有挠性管,挠性管连通有充气管,所述井管底部设有倾斜的集水盲沟,集水盲沟的出水端口连通有集水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支护能力优越,可以防止地下水的渗透,有效应对地基中复杂的水土压力环境,而且工程造价低,空间利用率高。空间利用率高。空间利用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基坑高承压水井的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承压水井
,具体涉及为一种深基坑高承压水井的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深基坑底部的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十分复杂,在开挖基坑时,不可避免地会破坏原有的地质层和水利环境,基坑附近的地基会发生沉降下陷与错位,破环基坑,而且会导致基坑在运行工作中极易发生渗水,涌砂的突涌现象,深基坑中水土压力沿着基坑的深度逐步递增,基坑内的承压水井需要承受来自各方向极高的水土压力作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过多的支架与排桩来围护基坑,工程造价较高,工期长,较多的混凝土工程也不利于后续工程的改造与空间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深基坑高承压水井的保护装置,有效支护基坑,可以防止地下水的渗透,合理应对地基中复杂的水土压力环境,保护承压水井。
[0004]一种深基坑高承压水井的保护装置,包括用于支护的基桩与锚杆、井管、套管、套筒和电源,所述锚杆包括自由段和锚固段,锚杆倾斜设置在地面底部,锚杆通过锚固件固定连接有面层,所述套管环设在井管外侧,套管上设有半圆条,所述套筒环绕设置在套管外圈,套筒由筒体、两个套环和气囊环组成,气囊环通过两端的两个套环固定在筒体中间部分,气囊环上还设有转动接头,套筒内侧壁上还设有与半圆条尺寸匹配的半圆轨道,转动接头转动连接有挠性管,挠性管连通有充气管,充气管的输入端口处安装有气泵,所述井管底部设有倾斜的集水盲沟,井管内安装有排泥管,排泥管的输入口安装有排泥泵,集水盲沟的出水端口连通有集水坑,集水盲沟上固定连接有定位绳,定位绳一端连接有浮块,浮块固定连接有压敏开关,压敏开关与排泥泵电性连接。
[000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面层下半部分设置在地面底端,面层的上半部分固定在地面上。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套筒至少设置两个,套筒外侧设有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与套管之间留有可供套筒上下移动的空间。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基桩至少设置五根,基桩之间通过连架杆彼此固定连接,基桩呈辐射状均匀环绕地下连续墙外围,地下连续墙与基桩之间设有钢砼层。
[0008]优选的,所述地下连续墙外层涂有疏水层,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筒体两端筒口均贯通,气囊环为高强度的弹性材料。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气泵电性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排泥泵均通过电缆与井管外设的电源电性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锚杆与面层,有效地支护基坑,降低基坑附加地基层的下陷沉降与错位,设置的气囊环通过充气或放气的方式来膨胀或收缩充填在井管外,对承压水井进行保护,工程造价较低,在保证结构合理的情况下,空间利用程度较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基桩外观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套管与套筒示意图;
[0015]图4为A处局部放大图。
[0016]图中标记:1

基桩;2

锚杆;201

自由段;202

锚固段;3

锚固件;4

面层;5

地下连续墙;501

疏水层;6

钢砼层;7

井管;8

套管;801

半圆条;9

套筒;901

筒体;902

两个套环;903

气囊环;904

转动接头;905

半圆轨道;10

集水盲沟;11

集水坑;12

排泥泵;13

压敏开关;14

定位绳;15

浮块;16

排泥管;17

电缆;18

充气管;19

挠性管;20

气泵;21

伺服电机;22

电源;23

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见图1

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深基坑高承压水井的保护装置,包括用于支护的基桩1与锚杆2、井管7、套管8、套筒9和电源22,所述锚杆2包括自由段201和锚固段202,锚杆2倾斜设置在地面23底部,锚杆2通过锚固件3固定连接有面层4,面层4下半部分设置在地面23底端,面层4的上半部分固定在地面23上。所述基桩1至少设置五根,基桩1之间通过连架杆彼此固定连接,基桩1呈辐射状均匀环绕地下连续墙5外围,地下连续墙5与基桩1之间设有钢砼层6。所述套管8环设在井管7外侧,套管8上设有半圆条801,所述套筒9环绕设置在套管8外圈,套筒9由筒体901、两个套环902和气囊环903组成,气囊环903通过两端的两个套环902固定在筒体901中间部分,气囊环903上还设有转动接头904,套筒9内侧壁上还设有与半圆条801尺寸匹配的半圆轨道905,转动接头904转动连接有挠性管19,挠性管19连通有充气管18,充气管18的输入端口处安装有气泵20,筒体901两端筒口均贯通,气囊环903为高强度的弹性材料。所述套筒9至少设置两个,套筒9外侧设有地下连续墙5,地下连续墙5与套管8之间留有可供套筒9上下移动的空间,地下连续墙5外层涂有疏水层501。
[0018]所述井管7底部设有倾斜的集水盲沟10,井管7内安装有排泥管16,排泥管16的输入口安装有排泥泵12,集水盲沟10的出水端口连通有集水坑11,集水盲沟10上固定连接有定位绳14,定位绳14一端连接有浮块15,浮块15固定连接有压敏开关13,压敏开关13与排泥泵12电性连接。所述气泵20电性连接有伺服电机21,伺服电机21与排泥泵12均通过电缆17与井管7外设的电源22电性连接。
[0019]基桩1环设在基坑外围,对基坑与井管7进行维护,在基坑附近的地基层中自上而下设置间隔一定距离的多个锚杆2,多个锚杆2均通过锚固件3固定在面层4上,锚杆2包括自由段201和锚固段202,其中自由段201施加一定的预应力设置在地基层中潜在滑移面中,这样能够增加地基层中的抗剪阻力,约束地基层中潜在滑移面的变化,减少了地基层中潜在滑动面的下陷与沉降,从而减小基坑坑壁的位移保护承压水井;锚固段202设置在地基层稳
定的岩土层之中,嵌套在岩土层中来固定锚杆2位置。面层4由钢丝网喷射一定量的混凝土组成或硬质木板或两者结合的材料,具有一定的柔性,刚度较低,设置在基坑的最外围区,即基桩1的外围,配合锚杆2来共同稳定地基层,保护基坑。设置的地下连续墙5对施工场地的空间利用率较高,而且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基坑高承压水井的保护装置,包括用于支护的基桩(1)与锚杆(2)、井管(7)、套管(8)、套筒(9)和电源(22),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2)包括自由段(201)和锚固段(202),锚杆(2)倾斜设置在地面(23)底部,锚杆(2)通过锚固件(3)固定连接有面层(4);所述套管(8)环设在井管(7)外侧,套管(8)上设有半圆条(801),所述套筒(9)环绕设置在套管(8)外圈,套筒(9)外侧设有地下连续墙(5),套筒(9)由筒体(901)、两个套环(902)和气囊环(903)组成,气囊环(903)通过两端的两个套环(902)固定在筒体(901)中间部分,气囊环(903)上还设有转动接头(904),套筒(9)内侧壁上还设有与半圆条(801)尺寸匹配的半圆轨道(905),转动接头(904)转动连接有挠性管(19),挠性管(19)连通有充气管(18),充气管(18)的输入端口处安装有气泵(20);所述井管(7)底部设有倾斜的集水盲沟(10),井管(7)内安装有排泥管(16),排泥管(16)的输入口安装有排泥泵(12),集水盲沟(10)的出水端口连通有集水坑(11),集水盲沟(10)上固定连接有定位绳(14),定位绳(14)一端连接有浮块(15),浮块(15)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才胡辛泉林宣王晓旭于东峰贾丁丁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