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膝关节手术康复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0256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5 2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膝关节手术康复轮椅,包括主体支架,所述主体支架在顶部设置座椅、在两侧设置主轮、在底部的前方设置前车轮,所述主体支架在前部旋转连接有脚托架的连接端,所述脚托架的末端设踏板,所述脚托架的中部设小腿承托垫,所述脚托架通过角度定位机构调节倾斜角度;所述主轮处还设置有碟刹,所述碟刹的剎把布置于所述座椅的坐垫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适应膝关节手术后患者的使用场景,方便使用,避免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二次伤害。避免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二次伤害。避免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膝关节手术康复轮椅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对膝关节手术后患者使用的膝关节手术康复轮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轮椅是用于伤员、病员、残疾人居家康复、周转运输、就诊、外出活动的重要移动工具。满足了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需求,使病员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
[0003]90%的骨科膝关节手术后的患者在一个月内膝关节还不能完全恢复到正常功能位(弯曲)。患者出院需要借助轮椅运送时,患者的膝关节还不能弯曲,否则会造成二次伤害。但是,目前市面上的轮椅都是膝盖弯曲座位,患者只能依靠家属的帮助,把术侧下肢在踝关节处绑带后拎高保持伸直位运送,或者临床上护士想办法把一支拐杖垫在患者屁股下,让术侧下肢搁在拐杖上保持伸直位运送。另一方面,由于轮椅高度和床的高度不一致,膝关节手术患者在上下床时往往需要多人协助,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患者下肢伸直状态时的运输、活动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提供一种膝关节手术康复轮椅,包括主体支架,所述主体支架在顶部设置座椅、在两侧设置主轮、在底部的前方设置前车轮,所述主体支架在前部旋转连接有脚托架的连接端,所述脚托架的末端设踏板,所述脚托架的中部设小腿承托垫,所述脚托架通过角度定位机构调节倾斜角度;所述主轮处还设置有碟刹,所述碟刹的剎把布置于所述座椅的坐垫旁。
[0006]本处所指的主体支架,可以是整体框架结构,起支撑作用,其外用于连接座椅、主轮轮、前车轮以及脚托等结构。本处所指的旋转连接可以是铰接或通过其他连杆结构连接等形式。所述角度定位机构,可以是多种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定位形式,使得脚托架能相对主体支架固定定位在特定角度和位置。所述碟刹通过设置在主轮的轴处,为主轮提供刹车功能。
[0007]优选的,所述角度定位机构为脚托调节条,所述脚托调节条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脚托架的中部或所述主体支架的前侧中部,所述脚托调节条沿长度方向布设定位卡爪或定位卡柱;所述主体支架的前侧中部或所述脚托架的中部设配合卡爪的定位卡柱或配合定位卡柱的卡爪。
[0008]本处所指的脚托调节条通过一端铰接结构、其上的结构分别与对应结构配合,在安装到位后形成对脚托架中部的支撑,从而定位脚托架的角度。
[0009]优选的,所述角度定位机构为脚托连接杆,所述脚托架的连接端铰接至所述脚托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脚托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至所述主体支架的前部;所述脚托架的连接端还延伸出用于顶靠所述主体支架前部的定位杆。
[0010]所述脚托连接杆通过与脚托架形成夹角,使得定位杆的顶端能够顶靠至主体支架,从而让定位杆、脚托连接杆、主体支架在区域内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并让脚托架及延伸的定位杆其得以顶靠住脚托连接杆实现脚托架上表面受力。所述主体支架在定位杆端头顶靠位置,可以设置对应定位杆端头的凹穴或连接头等结构。定位杆可以和脚托架同向延伸并一体制造。
[0011]优选的,所述脚托架为伸缩杆。
[0012]本处所指的伸缩杆可以是可伸缩空心柱体杆、电动推杆等形式。
[0013]优选的,所述小腿承托垫包括活动杆和折叠杆,两根所述折叠杆的底端铰接至所述脚托架侧面,所述活动杆的两端分别铰接至两根所述折叠杆的顶端。
[0014]本处所指的小腿承托垫形成了双曲柄机构,其中机架为脚托架、连杆为活动杆、曲柄为两折叠杆,使得展开状态下的小腿承托垫能充分承托住小腿,而收缩状态下的小腿承托垫能在不使用时减少外凸避免对人腿的磕碰。
[0015]优选的,所述座椅的靠背处可旋转地连接扶手。
[0016]本处所指扶手的可旋转连接结构,可以是球接、横向枢接等形式。相应地,为配合特定的旋转连接结构,在承托手臂的位置,可以设置扶手固定机构,具体可以是固定在靠背上的抵靠限位块、抵靠限位杆等形式。
[0017]优选的,所述座椅下伸出升降杆;所述主体支架顶部设限位套筒;所述升降杆穿入所述限位套筒;所述升降杆下设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主体支架内。
[0018]本处所指的升降杆在限位套筒的导向下,沿其轴向移动,避免晃动。
[0019]优选的,所述主体支架的底部后方延伸出延长杆,所述延长杆末端设防后倾滚轮。
[0020]本处所指的延长杆可以和主体支架一体制造,所述防后倾滚轮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广泛采用的飞机轮、万向轮等形式。
[0021]优选的,所述座椅的坐垫、靠背和小腿承托垫表面均采用防水面料。
[0022]通过设置可旋转定位的脚托架,保证患者在使用时下肢能保持合适的弯曲度。
[0023]通过调节不同定位卡柱卡到定位卡爪中,从而调节脚托相对主体支架的角度。而脚托调节条中结构的设置,使得多段角度调节成为可能。
[0024]通过设置脚托连接杆及定位杆的结构,使得脚托架能够方便地实现抬起固定,结构易于维护。
[0025]通过将脚托架设置成伸缩杆,能够适应各种人群的腿部长度,提升膝关节手术康复轮椅的泛用性。
[0026]将小腿承托垫构造成双曲柄机构,在需要时可以收放,提升了膝关节手术康复轮椅对各种人群腿部的适应性。
[0027]通过将扶手设置为可旋转结构,使得患者可以从轮椅旁进入,降低患者搬运难度。
[0028]升降杆和限位套筒配合,保证座椅沿指定方向移动。通过伸长和收缩升降杆可以调节座椅的位置,从而实现调节座椅高度的调节,方便床边使用。
[0029]防后倾滚轮设置的目的在于,防止小腿抬升后,轮椅出现后倾倾向的情况。
[0030]防水面料使得患者可以在洗澡时使用,避免了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相应部位易损坏的问题。
[003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适应膝关节手术后患者的使用场景,方便使用,避免患
者在康复过程中的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技术的膝关节手术康复轮椅第一种实施例斜前视角示意图;
[0033]图2为本技术的膝关节手术康复轮椅第一种实施例斜后视角示意图;
[0034]图3为本技术的膝关节手术康复轮椅第一种实施例侧视图;
[0035]图4为图3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6]图5为本技术的膝关节手术康复轮椅第一种实施例使用状态示意图
[0037]图6为本技术的膝关节手术康复轮椅的主体支架示意图
[0038]图7为本技术的膝关节手术康复轮椅的座椅系统结构示意图;
[0039]图8为本技术的膝关节手术康复轮椅第一种实施例中脚托架拆解示意图;
[0040]图9为本技术的膝关节手术康复轮椅第二种实施例中角度定位机构示意图;
[0041]图10为本技术的膝关节手术康复轮椅第二种实施例中角度定位机构放松状态示意图;
[0042]图11为本技术的膝关节手术康复轮椅第三种实施例中的小腿承托垫位置示意图;
[0043]其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膝关节手术康复轮椅,包括主体支架(1),所述主体支架(1)在顶部设置座椅(2)、在两侧设置主轮(61)、在底部的前方设置前车轮(6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架(1)在前部旋转连接有脚托架(31)的连接端,所述脚托架(31)的末端设踏板(34),所述脚托架(31)的中部设小腿承托垫(33),所述脚托架(31)通过角度定位机构调节倾斜角度;所述主轮(61)处还设置有碟刹,所述碟刹的剎把布置于所述座椅(2)的坐垫(23)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手术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定位机构为脚托调节条(32),所述脚托调节条(32)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脚托架(31)的中部或所述主体支架(1)的前侧中部,所述脚托调节条(32)沿长度方向布设定位卡爪(8)或定位卡柱(9);所述主体支架(1)的前侧中部或所述脚托架(31)的中部设配合卡爪(8)的定位卡柱(9)或配合定位卡柱(9)的卡爪(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手术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定位机构为脚托连接杆(35),所述脚托架(31)的连接端铰接至所述脚托连接杆(35)的一端,所述脚托连接杆(35)的另一端铰接至所述主体支架(1)的前部;所述脚托架(3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君君韩文军吴琴陆敏霞朱小霞刘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海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