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生态环保的园林景观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0223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5 21:31
一种立式生态环保的园林景观架,包括景观架主体、转杆,转杆转动设置于景观架主体顶部,通过风力叶片、转动桨、挡水板、触碰杆、内腔和固定杆的设置,能够通过风力将蓄水桶处的水体引入至植被种植区处,这样便于对植物进行浇水工作,同时利用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转辊和弹簧的设置,能够对挡水板进行复位处理,这样便于对蓄水桶处的导水口进行封闭,通过其装置,能够在不依靠外界电力的情况下完成了对景观架植物的浇水工作,从而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生态环保的园林景观架


[0001]本技术涉及园林景观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立式生态环保的园林景观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对环境的美化和净化,而植物对于环境的美化和净化作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于是在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种植或放置植物成了人们美化和净化环境的具体体现,由此功能不同、造型各异的景观架随之产生。
[0003]基于以上描述,并检索了一件申请号为:CN201821719028.0的技术专利,其关于一种家庭园艺种植用景观架,包括壳体,壳体的下端上表面安装有水箱......隔板上贯穿有漏水槽。通过检索发现,主要是通过设置温湿度测量计、控制器、阀门、水泵和隔板等来完成对植物的浇水作业。
[0004]通过检索分析并经过申请人在本领域进行长时间的研究和实验发现,该家庭园艺种植用景观架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由于该家庭园艺种植用景观架是通过电器,如控制器和水泵等来完成对植物的浇水作业,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不利于节能减排,因此,基于以上问题,需要一种立式生态环保的园林景观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旨在于在解决当在对其园林植物进行种植时,通过其装置,能够在不依靠外界电力的情况下完成对景观架植物的浇水工作,从而以便达到其节能减排的目的。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生态环保的园林景观架,包括景观架主体、转杆,转杆转动设置于景观架主体顶部,其特征在于:景观架还包括有集水组件、导风组件,集水组件设置于景观架主体的顶部端面处,导风组件转动设置于景观架主体的顶部,且导风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于集水组件的内部底端处。
[0009]优选的:集水组件是蓄水桶,包括:
[0010]固定杆、漏斗、挡光板、植被种植区,内腔,蓄水桶固定设置于景观架主体的顶部端面处去,而漏斗和挡光板均分别固定设置于蓄水桶的内壁顶端处和顶部端面处,并且其挡光板处贯穿设置有多个进水口;
[0011]固定杆的数量为6根,均分别呈圆形状布局,固定设置于景观架主体的外侧端面处,且固定杆的一端与地面固定相连,而植被种植区则设置于固定杆和景观架主体连接后所形成的夹角处。
[0012]内腔设置于蓄水桶的内部底端处,且内腔的两端分别与蓄水桶和景观架主体的内壁贯穿相连。
[0013]优选的:导风组件是转杆,包括:
[0014]风力叶片、转动桨、挡水板、触碰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转辊、弹簧,风力叶片为弧形状结构,均固定设置于转杆的外侧面上端处,而转动桨则为矩形状结构,则固定设置于转杆的外侧面下端处;
[0015]挡水板的数量为4个,均铰接设置于蓄水桶的内部底端处,而挡水板与蓄水桶内部底端面的贴合处均贯穿设置有导水口,并且该导水口与内腔相互贯通,同时触碰杆固定设置于挡水板的顶部端面处;
[0016]第一连接杆固定设置于蓄水桶的内壁端面处,而第二连接杆则与其第一连接杆铰接相连,同时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固定相连,而转辊则转动设置于第二连接杆处,并且该转辊的外侧端面与挡水板的外侧端面相互贴合。
[0017]优选的:转动桨的外侧端面为弧形结构设置,而触碰杆则为圆柱状结构设置。
[0018]优选的:转动桨和触碰杆的高度均大于其挡水板、连接杆和转辊的高度。
[0019]优选的:景观架主体为圆盘状结构,而固定杆则为圆柱状结构,并且其景观架主体和固定杆内部均为中空式设置,同时其固定杆的内壁至外侧端面处均贯穿设置有多个漏水孔。
[0020]有益效果:
[0021]1、这种立式生态环保的园林景观架设置有风力叶片、转动桨、挡水板、触碰杆、内腔和固定杆,能够通过风力将蓄水桶处的水体引入至植被种植区处,这样便于对植物进行浇水工作。
[0022]2、这种立式生态环保的园林景观架设置有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转辊和弹簧,能够对挡水板进行复位处理,这样便于对蓄水桶处的导水口进行封闭。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立式生态环保的园林景观架正面剖视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蓄水桶俯视面剖视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立式生态环保的园林景观架俯视面示意图。
[0026]图4为一种立式生态环保的园林景观架图2中的A处俯视面放大示意图。
[0027]图1

4中:1

景观架主体;101

蓄水桶;102

固定杆;103

漏斗;104

挡光板;105

植被种植区;106

内腔;2

转杆;201

风力叶片;202

转动桨;203
‑ꢀ
挡水板;204

触碰杆;205

第一连接杆;206

第二连接杆;207

转辊;208

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立式生态环保的园林景观架,包括景观架主体1、转杆2,转杆2转动设置于景观架主体1 顶部,景观架还包括有集水组件、导风组件,集水组件设置于景观架主体1的顶部端面处,导风组件转动设置于景观架主体1的顶部,且导风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于集水组件的内部底端处。
[0029]其中:集水组件是蓄水桶101,包括:
[0030]固定杆102、漏斗103、挡光板104、植被种植区105,内腔106,蓄水桶 101固定设置于景观架主体1的顶部端面处去,而漏斗103和挡光板104均分别固定设置于蓄水桶101的内
壁顶端处和顶部端面处,并且其挡光板104处贯穿设置有多个进水口,这样便于雨水进行收集工作;
[0031]固定杆102的数量为6根,均分别呈圆形状布局,固定设置于景观架主体1 的外侧端面处,且固定杆102的一端与地面固定相连,便于为景观架主体1提供固定连接点,而植被种植区105则设置于固定杆102和景观架主体1连接后所形成的夹角处,便于对植被种植区105处的植物进行浇水工作。
[0032]内腔106设置于蓄水桶101的内部底端处,且内腔106的两端分别与蓄水桶101和景观架主体1的内壁贯穿相连,这样便于将蓄水桶101处的水体引入至景观架主体1处,从而便于对植被进行浇水工作。
[0033]其中:导风组件是转杆2,包括:
[0034]风力叶片201、转动桨202、挡水板203、触碰杆204、第一连接杆205、第二连接杆206、转辊207、弹簧208,风力叶片201为弧形状结构,均固定设置于转杆2的外侧面上端处,而转动桨202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生态环保的园林景观架,包括景观架主体(1)、转杆(2),所述转杆(2)转动设置于景观架主体(1)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架还包括有集水组件、导风组件,所述集水组件设置于景观架主体(1)的顶部端面处,所述导风组件转动设置于景观架主体(1)的顶部,且导风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于集水组件的内部底端处。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立式生态环保的园林景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组件是蓄水桶(101),包括:固定杆(102)、漏斗(103)、挡光板(104)、植被种植区(105),内腔(106),所述蓄水桶(101)固定设置于景观架主体(1)的顶部端面处去,而漏斗(103)和挡光板(104)均分别固定设置于蓄水桶(101)的内壁顶端处和顶部端面处,并且其挡光板(104)处贯穿设置有多个进水口;所述固定杆(102)的数量为6根,均分别呈圆形状布局,固定设置于景观架主体(1)的外侧端面处,且固定杆(102)的一端与地面固定相连,而植被种植区(105)则设置于固定杆(102)和景观架主体(1)连接后所形成的夹角处;所述内腔(106)设置于蓄水桶(101)的内部底端处,且内腔(106)的两端分别与蓄水桶(101)和景观架主体(1)的内壁贯穿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立式生态环保的园林景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是转杆(2),包括:风力叶片(201)、转动桨(202)、挡水板(203)、触碰杆(204)、第一连接杆(205)、第二连接杆(206)、转辊(207)、弹簧(20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磊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颖艺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