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聚氰胺软化纸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0215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5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聚氰胺软化纸及其制作工艺,三聚氰胺软化纸其包括第一三聚氰胺纸层、高分子软胶层以及第二三聚氰胺层,其中所述高分子软胶层填充在所述第一三聚氰胺层和第二三聚氰胺层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了传统的三聚氰胺纸其因自身较脆、不易对折弯曲的问题而不能应用于细小物品包覆的问题,其通过在三聚氰胺软化纸浸泡高分子软胶并进行二次面涂和烘干作业,形成新的三聚氰胺软化纸,该新的三聚氰胺软化纸其表面更加耐磨、耐溶剂性更好,表面形成的纹理更加清晰,手感也更加丰富,对家具的装饰效果更好,抗污性更强,并且可以库存放置较长的时间,同时其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保护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聚氰胺软化纸及其制作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表面装饰
,具体涉及三聚氰胺软化纸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三聚氰胺材料比较脆弱,其只能够应用于平板和金属条上,并不能用于不规则的物体上,不利于整个面板装饰行业的发展。另外,目前板条和小的板条其表面装饰单一、图案不清晰、无手感、不耐磨、不耐溶剂以及对色难。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以及竞争优势,有些生产厂家试图将传统的三聚氰胺纸贴在板条上、不规则的板条以及圆条上,但是由于传统的三聚氰胺纸其自身太脆,不易对折弯曲,在进行角度调整时容易折断,只能够应用在平面板材上;同时,现有传统大多应用在板条上都是比较软的PU纸,虽然PU纸其柔软性较好,但是PU纸其为油性油漆纸,需要36小时高温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有刺激性气味,该刺激性气味含有大量甲醛、乙酯以及乙丁等有害气体,其在生产过程中会对生产职工的职业健康造成无法逆转弥补的伤害;此外传统的PU纸其不防水,抗紫外线较差。因此,有鉴于此,对于如何寻找到一种能够适用性广、装饰效果好的三聚氰胺贴纸技术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提出了三聚氰胺软化纸及其制作工艺,满足了相关技术需求,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0004]一种三聚氰胺软化纸,所述三聚氰胺软化纸包括第一三聚氰胺纸层,所述三聚氰胺软化纸还包括高分子软胶层以及第二三聚氰胺层,其中所述高分子软胶层填充在所述第一三聚氰胺层和第二三聚氰胺层之间。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位于外层的所述第二三聚氰胺层其表面上成型有凹凸布置的纹路。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高分子软胶为聚氨酯或丙烯酯中的一种。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三聚氰胺层的厚度为15-20mm。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三聚氰胺层的厚度为12-20mm。
[0009]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实现如上述三聚氰胺软化纸的制作工艺,具其包括以下步骤:
[0010]步S1、将第一三聚氰胺层浸泡在高分子软胶中,待高分子软胶进入第一三聚氰胺层中;
[0011]S2、对上述步骤S1中的第一三聚氰胺层外端面涂覆一层第二三聚氰胺层,涂覆完成后进行烘干作业;
[0012]S3、在第二三聚氰胺层的外表面成型有凹凸的纹路。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上述第二三聚氰胺层外表面成型的纹路为通过采用模型钢板高温高压成型制作而成,其中纹路为在第二三聚氰胺层未控干硬化前压制成型
而成。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二三聚氰胺层的烘干温度为120摄氏度,纹路的压制压力为5Mpa,压制时间为60秒。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二三聚氰胺层的烘干温度为160-190摄氏度,纹路的压制压力为10Mpa,压制时间为20-40秒。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了传统的三聚氰胺纸其因自身较脆、不易对折弯曲的问题而不能应用于细小物品包覆的问题,其通过在三聚氰胺软化纸浸泡高分子软胶并进行二次面涂和烘干作业,形成新的三聚氰胺软化纸,该新的三聚氰胺软化纸其表面更加耐磨、耐溶剂性更好,表面形成的纹理更加清晰,手感也更加丰富,对家具的装饰效果更好,抗污性更强,并且可以库存放置较长的时间,同时其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保护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相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相关实施例仅是为了更好说明本专利技术本身而举的优选实施例,而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如下的实施例中,并且本专利技术涉及本
的相关必要部件,应当视为本
内的公知技术,是本
所属的技术人员所能知道并掌握的。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本专利技术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9]本实施例中的三聚氰胺软化纸,其包括第一三聚氰胺纸层、分子软胶层以及第二三聚氰胺层,其中高分子软胶层填充在第一三聚氰胺层和第二三聚氰胺层之间。由于传统的三聚氰胺软化纸其自身较脆、贴在金属上就会容易被拉裂,所以平时只用在木板等材质上,使用范围比较小。本实施例中的三聚氰胺软化纸其通过对现有的三聚氰胺软化纸采用高分子软胶进行浸泡,使得高分子软胶进入到三聚氰胺软化纸中,以使得单层的三聚氰胺软化纸具备较好的柔软性;同时为了保证三聚氰胺软化纸具备较好的使用包覆强度,在净化后的三聚氰胺软化纸再进行一次二次面涂作业,即再涂覆一层三聚氰胺层,使得构成的三聚氰胺软化纸其包含有两层三聚氰胺层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高分子软胶;该种结构形式的三聚氰胺软化纸其不仅具备较好的柔软性,同时也具备一定的使用包覆强度,因而其适用性更广,其在实际使用中能够收卷,柔韧性得到显著增强,能够实现包覆细条板条和一些复杂的产品表面。
[0020]为了提高装饰效果,还在上述构成的三聚氰胺软化纸位于外端面(即装饰面)上成型有凹凸布置的纹路,纹路的设置可以增加产品的手感,提高其装饰效果和逼真性。
[0021]作为优先,本实施例中的上述高分子软胶优先采用聚氨酯或丙烯酯,当然在实际制作中也可以采用其它软体高分子。
[0022]对于第二三聚氰胺层的厚度其一般为15-20mm,当然其厚度根据其贴覆的产品不同而不同,例如,如果贴覆的产品为板条,其厚度就可采用12-20mm;可以理解的是,第二三聚氰胺层的厚度其灵活根据实际贴覆的产品而对应的进行选择。
[0023]同时,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制作上述三聚氰胺软化纸的制作工艺流程,其包括以下步骤:
[0024]S1、将第一三聚氰胺纸浸泡于高分子软胶中,使得高分子软胶进入第一三聚氰胺层中,以提高其柔软性;
[0025]S2、待上述步骤S1中的高分子软胶进入到第一三聚氰胺层中后,再对其进行二次面涂和烘干出炉作业,即再涂覆一层三聚氰胺层,以使得整个三聚氰胺软化纸具备更好的包覆强度;
[0026]S3、在第二三聚氰胺层(即装饰面层)用模型钢板高温高压压出表面呈凹凸感的纹路;在纹路压制成型过程中,要在二次面涂中快速经过烘干设备,在第二三聚氰胺层其未控干硬化前经过钢板模型压出对应的凹凸纹路。三聚氰胺其在高温条件下的过程时裂固化,经过钢板模型前必须是未固化前,这样才能使得压制成型的凹凸纹路更加逼真和有层次感,保证纹路的丰富性。在二次面涂过程中,其烘干作业温度可以灵活调整,以保证烘干和纹路成型的效果,例如烘干温度为120摄氏度,纹路的压制压力为5Mpa,压制时间为60秒;烘干温度为160-190摄氏度,纹路的压制压力为10Mpa,压制时间为20-40秒。
[002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了传统的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聚氰胺软化纸,所述三聚氰胺软化纸包括第一三聚氰胺纸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聚氰胺软化纸还包括高分子软胶层以及第二三聚氰胺层,其中所述高分子软胶层填充在所述第一三聚氰胺层和第二三聚氰胺层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聚氰胺软化纸,其特征在于:位于外层的所述第二三聚氰胺层其表面上成型有凹凸布置的纹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三聚氰胺软化纸,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软胶为聚氨酯或丙烯酯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三聚氰胺软化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三聚氰胺层的厚度为15-20mm。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三聚氰胺软化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三聚氰胺层的厚度为12-20mm。6.一种用于制造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三聚氰胺软化纸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军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西钢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