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煜盛专利>正文

记录媒体的复制、比较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0183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记录媒体的复制比较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含:由来源端记录媒体装置及直接内存读取装置和来源端数据传送装置构成的来源端数据传送系统;将传送数据分配传送至数个复制端数据传送系统的多任务器;由将经多任务器分配输出的数据或由直接内存读取装置读取的数据通过队列以先进先行方式传送的复制端数据传送装置、可直接读取复制端记录媒体内数据或将经复制端数据传送装置传送的数据直接读取传输至复制端记录媒体装置的复制端直接内存读取装置,和复制端记录媒体装置所构成的数个复制端数据传送系统;比较来源端数据传送系统的传送数据和复制端数据传送系统的传送数据的比较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先进先出及直接存取内存的机构而可达到快速复制的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有关记录媒体的复制比较装置及方法。(2)
技术介绍
以往有关记录媒体的复制比较装置及方法中,例如美国专利6131141所记载,是经由控制信号产生器,决定数据总线开关以及控制信号开关的开闭,以左右来源数据的流向,即当控制信号产生器判定可进行数据传送复制时,送出信号,使数据总线开关以及控制信号开关开启,自来源数据端(即硬件装置)送出数据,直接转送到各个被复制装置上,或比较各个被复制装置上的数据,以完成复制比较的手续。但是,如上所述以往技术中,当其中之一的被复制装置在传输上,因于某种原因而延宕时,控制信号产生器则认知此一情形,则将会关闭数据总线开关以及控制信号开关,停止数据的传送。因此,当被复制装置等的传输效能不一致时,则常会出现停滞从而导致整体的复制与比较时间会被延长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将此停滞时间减少或甚至消除,以利大量复制,则是大量数据复制的产业上所需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3)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利用计算机系统常用的先进先出(FIFO)以及直接存取内存(DMAC)技术以构成记录媒体的复制比较装置及方法,以达到快速复制的效果。FIFO是利用队列的数据进出方式来进行传送数据的一种方法。即利用一缓冲器将先行进入的数据加以储存,并依该储存数据的顺序,再由缓冲器输出数据,以达成数据的先进先出的传数据传输。DMAC为不经由处理器的控制,直接由内存端读取数据的技术,经由这样进行数据读取时,较使用处理器控制数据读取可更能提高工作效率,且在制作复制接口时可节省成本,在于产业上更具有利用性。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记录媒体的复制装置,包含由来源端记录媒体装置、可直接读取来源端记录媒体装置中该记录媒体内数据的来源端直接内存读取装置,和将经由该直接内存读取装置所读取的数据,经由队列方式,将数据以先进先行的方式加以传送的来源端数据传送装置所构成的来源端数据传送系统;将经由来源端数据传送系统传送的数据加以分配传送至数个的复制端数据传送系统的多任务器;和由将经由多任务器所分配输出的数据,经由队列方式,将数据以先进先行的方式加以传送的复制端数据传送装置、将经由复制端数据传送装置所传送的数据,直接加以读取传输至复制端记录媒体装置的复制端直接内存读取装置和复制端记录媒体装置所构成的数个的复制端数据传送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的的记录媒体的比较装置,其特点是包含由来源端记录媒体装置、可直接读取来源端记录媒体装置中该记录媒体内数据的来源端直接内存读取装置,和将经由该直接内存读取装置所读取的数据,经由队列方式,将数据以先进先行的方式加以传送的来源端数据传送装置所构成的来源端数据传送系统;将经由来源端数据传送系统传送的数据加以分配传送至数个的复制端数据传送系统的多任务器;由复制端记录媒体装置、可直接读取复制端记录媒体装置中该记录媒体内数据的复制端直接内存读取装置,和将经由该直接内存读取装置所读取的数据,经由队列方式,将数据以先进先行的方式加以传送的复制端数据传送装置所构成的复制端数据传送系统;和比较来源端数据传送系统所传送的数据和复制端数据传送系统所传送的数据的比较器。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方面的记录媒体的复制比较装置,其特点是包含由来源端记录媒体装置、可直接读取来源端记录媒体装置中该记录媒体内数据的来源端直接内存读取装置,和将经由该直接内存读取装置所读取的数据,经由队列方式,将数据以先进先行的方式加以传送的来源端数据传送装置所构成的来源端数据传送系统;将经由来源端数据传送系统传送的数据加以分配传送至数个的复制端数据传送系统的多任务器;由将经由多任务器所分配输出的数据,或将经由该直接内存读取装置所读取的数据,经由队列方式,将数据以先进先行的方式加以传送的复制端数据传送装置;可直接读取复制端记录媒体装置中该记录媒体内数据,或将经由复制端数据传送装置所传送的数据,直接加以读取传输至复制端记录媒体装置的复制端直接内存读取装置和复制端记录媒体装置所构成的数个的复制端数据传送系统;和比较来源端数据传送系统所传送的数据和复制端数据传送系统所传送的数据的比较器。以上的专利技术中,所谓的记录媒体可为硬盘、光磁盘、可擦写光盘、软盘、内存等等的各种形式,这样的时,可针对不同的记录媒体进行比较与复制。又,以上的专利技术中,可在于直接存取内存装置端,再行设置传输接口,例如ATA接口、串行ATA接口、SCSI接口,这样本专利技术的构成可连接更多不同的接口装置,以配合不同的传输接口的复制比较。经由上述的构成,不但可同时或独立进行记录媒体数据的复制比较手续,并可在于复制或比较多个的记录媒体时,不会由于其中一记录装置的复制或比较手续的延迟,造成其它复制或比较媒体亦停止工作,最后使得复制或比较时间拉长。因此可达成快速复制或比较记录媒体的效果。(4)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复制装置的方块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比较装置的方块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进行复制程序时的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进行比较程序时的流程图。(5)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图3是本专利技术进行复制程序时的流程图。按图3的流程所示,将一欲复制数据的硬盘13置于来源端,另将欲被复制的数个硬盘1031、1032、103-3...103n,置于复制端,将装置启动后,系统先行检测装置是否安装妥善,之后建构DMAC。由硬盘13经由DMAC12读取数据,并将读取的数据,置入FIFO缓冲器11中,另一方面多任务器14各别测试复制端的FIFO缓冲器1011、1012…101n是否为满溢,如果没有,则经由多任务器将FIFO缓冲器11中的数据传送至FIFO缓冲器1011、1012…101n中,而其中FIFO缓冲器1011、1012…101n的任一个有数据满溢的现象时,则停止该有数据满溢数据情形的FIFO缓冲器的动作,但不停止其它工作正常的FIFO缓冲器,直到有满溢数据情形的FIFO缓冲器数据被送出后,继续数据的传送。另外,所有的FIFO缓冲器1011、1012…101n皆满溢时,则多任务器14停止数据传送,FIFO缓冲器11亦将满溢,DMAC12则停止对硬盘13的读取。直到,FIFO缓冲器1011、1012…101n的满溢现象解决,方再进行上述对硬盘的读取动作。由FIFO缓冲器1011、1012…101n所读取的数据,再通过DMAC1021、1022、1023….102n,将数据传送至复制硬盘,进行写入,以完成复制的步骤。实施例2图4是本专利技术进行比较程序时的流程图。按图4的流程所示,将一欲比较数据的硬盘13置于来源端,另将欲被比较的比较硬盘1031、1032、103-3…103n,置于比较端,将装置启动后,系统先行检测装置是否安装妥善,之后建构DMAC。由硬盘13经由DMAC12读取数据,并将读取的数据,置入FIFO缓冲器11中,另一方面复制端的FIFO缓冲器1011、1012…101n亦经由DMAC1021、1022、1023….102n读取比较端硬盘1031、1032、103-3…103n的数据,将之置于FIFO缓冲器1011、1012…101n。之后,将FIFO缓冲器11的数据经由多任务器分置于比较器CMP1051、1052--…-105n与FIFO缓冲器1011、1012…101n的数据相比较,如无问题,则经由上述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记录媒体的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来源端记录媒体装置、可直接读取来源端记录媒体装置中该记录媒体内数据的来源端直接内存读取装置,和将经由该直接内存读取装置所读取的数据,经由队列方式将数据以先进先行的方式加以传送的来源端数据传送装置所构成的来源端数据传送系统;    将经由来源端数据传送系统传送的数据加以分配传送至数个的复制端数据传送系统的多任务器;    由将经由多任务器所分配输出的数据,经由队列方式,将数据以先进先行的方式加以传送的复制端数据传送装置、将经由复制端数据传送装置所传送的数据直接加以读取传输至复制端记录媒体装置的复制端直接内存读取装置和复制端记录媒体装置所构成的数个复制端数据传送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煜盛
申请(专利权)人:周煜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