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明星专利>正文

旋挖钻进硬岩的“钻探工艺”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0057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5 20:54
旋挖钻进硬岩的“钻探工艺”钻头,为大口径桩孔施工钻头。其不失旋挖之便捷、高效,科学、完美的利用钻探工艺学,解决旋挖钻岩各种致命缺陷:孔底泥浆性能得不到及时修复、对孔壁冲刷及抽吸扰动大、硬岩钻进效率低、清孔慢。旋挖机仅正常“下钻—回转—提钻”,就能完美实现“优质泥浆直送至孔底——局部反循环钻进、岩渣收存——提卸岩渣及孔底泥浆”作用。每回次“下钻—回转—提钻”,又是在换浆护壁、清除岩渣岩粉。下钻、提钻过程几乎不会冲刷与抽吸孔壁,特别有利于孔壁稳定。不仅解决缺陷,且有“使更大直径的桩孔能够采用取芯方法高效钻进”优势;有“利于减小泥浆循环阻力、减小钻头回转阻力、减少磨损、提高合理布齿空间、可合理减少齿数”优势。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挖钻进硬岩的“钻探工艺”钻头


[0001]“旋挖钻孔”工艺,被誉为钻孔灌注桩工程的绿色环保钻孔工艺。初期用于稳定易钻的地层,由于使用方便快捷,钻孔效率高,泥浆排放少,得到了广泛应用。
[0002]而近年来,随着旋挖钻机市场投放量的快速增长,国家对环保管控力度的急剧提升,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厂家销售的大力宣传,“旋挖钻孔”工艺被盲目地推向了更加复杂、更加坚硬难钻的地层。其钻孔效率极低,成孔风险很高,未显“旋挖钻孔”工艺任何优势,尽显全部劣势,几乎陷入万劫不复深渊。投资者盲目跟风,趋之若鹜,倾家荡产者比比皆是。
[0003]目前,“旋挖钻孔”工艺还存在诸多致命缺陷,与“钻探工艺”相悖,至今还未得到改进,仍不适合坚硬及复杂地层钻孔作业。
[0004]对于粘土、砂土、粉土、粉粘、强风化岩等“易钻不易塌”地层的钻孔,虽因“孔底泥浆性能得不到及时修复,造成护壁质量差”,存在“缩径”现象,但凭“不塌孔、成孔快且无风险”而论,还是非常适合当前的“旋挖钻孔”工艺,尽显旋挖之快捷优势。不过,此类钻孔必须尽快灌注成桩,否则,延误时间越长,“缩径”越严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针对“回转钻头实现孔底泥浆局部反循环,清除孔底的粗大岩渣”技术特征,请求保护“泥浆循环系统和岩渣收纳排卸系统”。2.针对“回次提、下钻头,实现孔底静态泥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星
申请(专利权)人:杨明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