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恒流型集成电路及PLC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可编程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恒流型集成电路及PLC控制器。
技术介绍
可编程控制在工业生产和自动化控制中是使用率非常高的集中控制设备,可编程控制代替了繁重的继电器柜,交流接触器柜等,逐渐的在生产和控制中普及使用。PLC控制器由于采用现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采用严格的生产工艺制造,内部电路采取了先进的抗干扰技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从PLC的机外电路来说,使用PLC构成控制系统,和同等规模的继电接触器系统相比,电气接线及开关接点已减少到数百甚至数千分之一,故障也就大大降低。此外,PLC控制器带有硬件故障自我检测功能,出现故障时可及时发出警报信息。在应用软件中,应用者还可以编入外围器件的故障自诊断程序,使系统中除PLC以外的电路及设备也获得故障自诊断保护。然而,现有技术中存在PLC控制器的LED驱动光控性能易遭工业环境的用电影响,电源电源波动大,电源电流不稳定及不可控,导致光控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恒流型集成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恒流型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电流源、发光电路及恒流电路;/n所述电流源包括两个晶体管,第一晶体管(G1)的源极与第二晶体管(G2)的源极同时连接至电源,所述第一晶体管(G1)的栅极、漏极并接至所述第二晶体管(G2)的栅极,/n所述恒流电路包括两个对称的驱动电路,第一驱动电路与第二驱动电路均包括一个运算放大器、两个晶体管及一个电容,/n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第四晶体管(G4)的源极与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负输入端进行电连接,并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正输入端接有一参考电压,输出端与第三晶体管(G3)的漏极进行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流型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电流源、发光电路及恒流电路;
所述电流源包括两个晶体管,第一晶体管(G1)的源极与第二晶体管(G2)的源极同时连接至电源,所述第一晶体管(G1)的栅极、漏极并接至所述第二晶体管(G2)的栅极,
所述恒流电路包括两个对称的驱动电路,第一驱动电路与第二驱动电路均包括一个运算放大器、两个晶体管及一个电容,
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第四晶体管(G4)的源极与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负输入端进行电连接,并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正输入端接有一参考电压,输出端与第三晶体管(G3)的漏极进行电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G4)的漏极通过所述发光电路中的第一二极管(D1)反向连接至所述电流源中第一晶体管(G1)的栅极,栅极与第三晶体管(G3)的源极进行电连接,在所述第四晶体管(G4)的栅极、漏极之间跨接第一电容(C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流型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秋祥,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永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