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扬声器箱及移动终端
本技术涉及声电转换
,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箱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最常见、最便捷的移动终端设。目前智能手机的功能多种多样,其中之一便是提供高品质的音乐功能,因此用于播放声音的扬声器箱被广泛应用于智能移动设备。现有的扬声器箱一般具有扬声功能,但是并不同时具有扬声和受话的功能,同时,扬声器箱结构不够紧凑,难以满足智能移动设备小型化发展趋势的技术需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扬声器箱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箱,该扬声器箱可以实现扬声和受话的功能,并且在实现扬声和受话功能的同时具有嵌套式结构,从而提高扬声器箱的结构紧凑性,以满足移动终端小型化发展的需求。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扬声器箱,包括具有容纳腔的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的发声单体,所述箱体包括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一面板相对设置的第二面板和连接于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之间的围板;所述围板上贯穿设有第一出声孔,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扬声器箱,包括具有容纳腔的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一面板相对设置的第二面板和连接于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之间的围板;所述围板上贯穿设有第一出声孔,所述第二面板上贯穿设有第二出声孔;/n所述发声单体包括盆架、磁碗、第一振动系统、第二振动系统、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发声的第一磁路系统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振动系统发声的第二磁路系统;/n所述盆架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盆架具有中空内孔;/n所述磁碗包括与所述盆架一端连接的连接部和从所述连接部延伸穿设于所述中空内孔内的内嵌部;/n所述内嵌部具有凹腔,所述凹腔具有朝向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声器箱,包括具有容纳腔的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一面板相对设置的第二面板和连接于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之间的围板;所述围板上贯穿设有第一出声孔,所述第二面板上贯穿设有第二出声孔;
所述发声单体包括盆架、磁碗、第一振动系统、第二振动系统、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发声的第一磁路系统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振动系统发声的第二磁路系统;
所述盆架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盆架具有中空内孔;
所述磁碗包括与所述盆架一端连接的连接部和从所述连接部延伸穿设于所述中空内孔内的内嵌部;
所述内嵌部具有凹腔,所述凹腔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出声孔敞开设置的腔口,
所述第一磁路系统设于所述凹腔内,所述第一磁路系统具有第一磁间隙;
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包括与所述磁碗连接的第一振膜和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磁间隙内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振膜发声的第一音圈;
所述第二磁路系统设于所述内嵌部的外壁和所述中空内孔的内侧壁之间,所述第二磁路系统具有第二磁间隙;
所述第二振动系统包括与所述盆架另一端连接的第二振膜和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磁间隙内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振膜发声的第二音圈,所述第二振膜与所述箱体之间围合形成与所述第一出声孔连通的第一前声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部包括与所述第二出声孔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一横向板和从所述第一横向板边缘朝向所述第一振膜延伸的环状纵向板,所述第一横向板和所述环状纵向板围合形成所述凹腔;
所述连接部为第二横向板,所述第二横向板从所述环状纵向板之远离所述第一横向板的端部朝远离所述腔口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路系统包括第一主磁钢、第一副磁钢、第一主极芯、第一副极芯;
所述第一主磁钢和所述第一副磁钢都叠设于所述第一横向板上,且所述第一副磁钢间隔设于所述第一主磁钢的外周并与所述第一主磁钢围合形成所述第一磁间隙;
所述第一主极芯叠设于所述第一主磁钢朝向所述第一振膜的表面;所述第一副极芯叠设于所述第一副磁钢朝向所述第一振膜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路系统包括第二主磁钢、第二副磁钢、第二主极芯、第二副极芯;
所述第二主磁钢叠设于所述第一横向板上,所述第二副磁钢叠设于所述第二横向板上并与所述第二主磁钢围合形成所述第二磁间隙;
所述第二主极芯叠设于所述第二主磁钢朝向所述第二振膜的表面;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军,杨虎虎,任圣,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