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伏跟踪支架的防呆结构及太阳能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9914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光伏跟踪支架的防呆结构及太阳能光伏组件,其中安装端一和驱动轴的输入端设置为同一端,且连接孔组一和大端设置为同一端,然后通过将安装端一和安装端二分别与连接孔组一和连接孔组二对应安装从而使驱动轴的输入端与大端对应,进而在安装的时候,只要统一将大端安装于同一侧的转动梁上,从而能保证安装正确进而使每个光伏跟踪支架的输入端方向一致,进而保证传动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光伏跟踪支架的防呆结构及太阳能光伏组件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设备
,特指一种用于光伏跟踪支架的防呆结构及太阳能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光伏跟踪支架是通过跟踪器传来的信号来驱动太阳能光电或光热装置如光伏电池板等转动从而使阳光直射在太阳能电池上,进而能能更好的接受太阳光照射,用来提高发电效率,从而降低发电成本。而且大型的太阳能板是通过多个光伏跟踪支架的伸缩结构来实现转动,且伸缩结构是通过是外接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带动,但是由于驱动轴两端直径一样,因而在安装时容易安装错,从而导致多个光伏跟踪支架的输入端方向不一致,进而导致传动不一致,可能出现部分的伸缩结构是伸出,部分的伸缩结构是缩回的情况,从而导致太阳能板不能转动,进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光伏跟踪支架的防呆结构及太阳能光伏组件,其中安装端一和驱动轴的输入端设置为同一端,且连接孔组一和大端设置为同一端,然后通过安装端一和安装端二分别与连接孔组一和连接孔组二对应安装,从而使驱动轴的输入端与大端对应,进而在安装的时候,只要统一将大端安装于同一侧的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光伏跟踪支架的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4)和集成座(9),且集成座(9)设置在底座(14)的内腔中,所述集成座(9)内置有驱动轴(2),且驱动轴(2)一端外接驱动电机(3),所述集成座(9)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端一(33)和安装端二(34),安装端一(33)的宽度L1大于安装端二(34)的宽度L2,且安装端一(33)与驱动轴(2)的输入端位于集成座(9)的同一端;/n所述底座(14)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孔组一(35)和连接孔组二(36),连接孔组一(35)和所述安装端一(33)匹配安装,且连接孔组二(36)和所述安装端二(34)匹配安装;/n所述底座(14)上部两端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伏跟踪支架的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4)和集成座(9),且集成座(9)设置在底座(14)的内腔中,所述集成座(9)内置有驱动轴(2),且驱动轴(2)一端外接驱动电机(3),所述集成座(9)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端一(33)和安装端二(34),安装端一(33)的宽度L1大于安装端二(34)的宽度L2,且安装端一(33)与驱动轴(2)的输入端位于集成座(9)的同一端;
所述底座(14)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孔组一(35)和连接孔组二(36),连接孔组一(35)和所述安装端一(33)匹配安装,且连接孔组二(36)和所述安装端二(34)匹配安装;
所述底座(14)上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大端(37)和小端(38),且大端(37)的外径大于小端(38)的外径,所述大端(37)与连接孔组一(35)位于底座(14)同一端,且小端(38)与连接孔组二(36)位于底座(14)同一端;
所述驱动轴(2)两端分别位于大端(37)和小端(38)内,且底座(14)的大端(37)和小端(38)分别转动安装在太阳能板(21)下方的转动梁(3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跟踪支架的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梁(32)分别开设有组装孔一(3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能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