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逆变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9907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逆变桥结构,包括第一铜排、第二铜排和第三铜排,所述第二铜排设置于第一铜排与第三铜排之间,第二铜排包括上铜板、下铜板、导热铜排和铜块,所述导热铜排设于上铜板与下铜板之间,铜块设于上铜板与导热铜排之间,以及下铜板与导热铜排之间,铜块的一端与相邻的上铜板、下铜板连接,铜块的另一端与相邻的导热铜排连接。本新型的逆变桥结构,通过设置的第一铜排、第二铜排和第三铜排,实现热量的传导与散发,同时基于第一铜排、第二铜排与第三铜排上均匀排列的散热孔,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结构的散热能力,增加结构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逆变桥结构
本技术涉及逆变桥
,具体为一种新型的逆变桥结构。
技术介绍
高频电源柜在工作状态时,会产生大量热量,为此需在柜内加装散热结构来降低温度,以保障高频电源柜正常工作。但现有高频电源柜内的散热结构不能够有效的将热量导出,因而使得高频电源柜内所积聚的热量不断增加,从而导致高频电源柜无法正常、高效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逆变桥结构,通过设置的第一铜排、第二铜排和第三铜排,实现热量的传导与散发,同时基于第一铜排、第二铜排与第三铜排上均匀排列的散热孔,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结构的散热能力,增加结构的散热效果,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逆变桥结构,包括第一铜排、第二铜排和第三铜排,所述第二铜排设置于第一铜排与第三铜排之间,第二铜排包括上铜板、下铜板、导热铜排和铜块,所述导热铜排设于上铜板与下铜板之间,铜块设于上铜板与导热铜排之间,以及下铜板与导热铜排之间,铜块的一端与相邻的上铜板、下铜板连接,铜块的另一端与相邻的导热铜排连接;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逆变桥结构,包括第一铜排(1)、第二铜排(2)和第三铜排(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铜排(2)设置于第一铜排(1)与第三铜排(3)之间,第二铜排(2)包括上铜板(21)、下铜板(22)、导热铜排(23)和铜块(24),所述导热铜排(23)设于上铜板(21)与下铜板(22)之间,铜块(24)设于上铜板(21)与导热铜排(23)之间,以及下铜板(22)与导热铜排(23)之间,铜块(24)的一端与相邻的上铜板(21)、下铜板(22)连接,铜块(24)的另一端与相邻的导热铜排(23)连接;所述第一铜排(1)包括第一上弧排(11)、第一下弧排(12)、第一工铜排(13)和第一导热凸块(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逆变桥结构,包括第一铜排(1)、第二铜排(2)和第三铜排(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铜排(2)设置于第一铜排(1)与第三铜排(3)之间,第二铜排(2)包括上铜板(21)、下铜板(22)、导热铜排(23)和铜块(24),所述导热铜排(23)设于上铜板(21)与下铜板(22)之间,铜块(24)设于上铜板(21)与导热铜排(23)之间,以及下铜板(22)与导热铜排(23)之间,铜块(24)的一端与相邻的上铜板(21)、下铜板(22)连接,铜块(24)的另一端与相邻的导热铜排(23)连接;所述第一铜排(1)包括第一上弧排(11)、第一下弧排(12)、第一工铜排(13)和第一导热凸块(14),所述第一上弧排(11)设于第一工铜排(13)的上端,第一上弧排(11)的一端与铜块(24)连接,第一下弧排(12)设于第一工铜排(13)的下端,第一下弧排(12)的一端与铜块(24)连接,第一导热凸块(14)并行排列于第一工铜排(13)的端面上;所述第三铜排(3)包括第二上弧排(31)、第二下弧排(32)、第二工铜排(33)和第二导热凸块(34),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少磊程义开魏俊元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长翔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