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线性振动器的弹片组件及线性振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9899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线性振动器的弹片组件及线性振动器,弹片组件包括:底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一弯折片,与第一侧边固定连接,具有至少两个弯折部;第二弯折片,与第二侧边固定连接,具有至少两个弯折部;第一弯折片、底板与第二弯折片围设形成一与振子相匹配的振子装配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非常规的弹片组件,该弹片组件由两个弯折片固定连接形成,不仅在二维方向上同时具有弹性性能,能够辅助振子实现二维方向上的往复运动,而且为固定结合结构且提供有振子装配空间,较大程度的减少了弹片组装差异和个体差异,在有效提高振动性能加工精度的同时还能够提升组装简易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线性振动器的弹片组件及线性振动器
本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线性振动器的弹片组件及线性振动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用于触觉反馈的微型振动器,大都采用直流马达带动偏心轮旋转产生的振动来实现;由于直流马达采用电刷换向,传统的微型振动器的使用寿命,受到电刷的限制,很难突破200小时。虽然现今已有微型无刷马达振动器,取代直流马达带动偏心轮旋转产生振动的方式,可解决寿命的问题,但由于启动时间偏长、响应速度偏慢且存在反馈延迟的现象,故其应用受到限制。另外,利用线性马达原理研制的线性振动器在振动时只有单一共振点,然而单一共振点的振动器所产生的触觉反馈模式已不能满足多样化触觉反馈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双共振点双方向的振动器应运而生。目前,业内通常使用的双共振点双方向的线性振动器,如图1所示,按照图中所示的三维坐标系,弹片组件包括在永磁铁A的X方向上设置的至少一组弹片B和在永磁铁A的Y方向上设置的至少一组弹片B,每组弹片B包括分设永磁铁A两侧的两个弹片B,各个弹片B分别独立安装于永磁铁A的外侧。该线性振动器,利用X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线性振动器的弹片组件,所述线性振动器包括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组件包括:/n底板(11),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n第一弯折片(12),与所述第一侧边固定连接,具有至少两个弯折部;/n第二弯折片(13),与所述第二侧边固定连接,具有至少两个弯折部;/n所述第一弯折片(12)、所述底板(11)与所述第二弯折片(13)围设形成一与所述振子相匹配的振子装配空间(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线性振动器的弹片组件,所述线性振动器包括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组件包括:
底板(11),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
第一弯折片(12),与所述第一侧边固定连接,具有至少两个弯折部;
第二弯折片(13),与所述第二侧边固定连接,具有至少两个弯折部;
所述第一弯折片(12)、所述底板(11)与所述第二弯折片(13)围设形成一与所述振子相匹配的振子装配空间(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线性振动器的弹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片(12)与所述第二弯折片(13),关于所述底板(11)呈对称结构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线性振动器的弹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片(12)和所述第二弯折片(13),均包括四个分片和三个所述弯折部;每个所述分片包括相对的第一边部和第二边部;
其中,第一个分片的第一边部与所述底板(11)的第一侧边或第二侧边固定连接,第i个分片的第二边部与第i+1个分片的第一边部通过第i个弯折部固定连接,第i+1个分片的第二边部与第i+2个分片的第一边部通过第i+1个弯折部固定连接,使得相邻的两个分片形成小于90度的预设夹角,1≤i≤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线性振动器的弹片组件,其特征在于,第1个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政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汉特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