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电机减震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989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电机减震底座,包括电机、底座和电机支撑板,底座的一端与电机支撑板连接,电机支撑板另一端与电机连接,底座包括盒体和底板,底板的一端与盒体连接,盒体包括圆柱连接块、吸音棉、减震层和橡胶减震垫,圆柱连接块下方设置吸音棉,吸音棉下方设置减震层,减震层一端与橡胶减震垫连接,减震层包括减震装置和缓冲层,减震装置上方与缓冲层连接,减震装置包括第一压盘、第二压盘、第一弹簧和减震杆,第一压盘一端设置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内部设置减震杆,第一压盘通过减震杆与第二压盘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减震装置可达到减震的效果,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电机减震底座
本技术涉及电机减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电机减震底座。
技术介绍
汽车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的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动机也称(俗称马达),在电路中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动汽车的动力源,汽车行驶的特点是频繁地启动、加速、减速、停车等,在低速或爬坡时需要高转矩,在高速行驶时需要低转矩,电动机的转速范围应能满足汽车从零到最大行驶速度的要求,为了保证电动机平稳运转,应将其牢固地安装在固定的底座上防止震动,更好的保护电机。现有的汽车电机减震底座主要包括减震垫与减震柱,一般发生震动的时候通过减震柱与减震垫来完成对汽车电机减震的效果。现有的汽车电机减震底座通过减震住与减震垫从而达到减震的效果,但是产生强烈的震动,底座对汽车电机减震的效果差,达不到想要的减震的效果,对汽车电机起不到保护的作用,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汽车电机减震底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电机减震底座,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减震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电机减震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底座(3)和电机支撑板(6);所述底座(3)的一端与所述电机支撑板(6)连接;所述电机支撑板(6)另一端与所述电机(1)连接;所述底座(3)包括盒体(2)和底板(7);所述底板(7)的一端与所述盒体(2)连接;/n所述盒体(2)包括圆柱连接块(204)、吸音棉(203)、减震层(201)和橡胶减震垫(206);所述圆柱连接块(204)下方设置吸音棉(203);所述吸音棉(203)下方设置减震层(201);所述减震层(201)一端与橡胶减震垫(206)连接;所述减震层(201)包括减震装置(5)和缓冲层(207),所述减震装置(5)上方与缓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电机减震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底座(3)和电机支撑板(6);所述底座(3)的一端与所述电机支撑板(6)连接;所述电机支撑板(6)另一端与所述电机(1)连接;所述底座(3)包括盒体(2)和底板(7);所述底板(7)的一端与所述盒体(2)连接;
所述盒体(2)包括圆柱连接块(204)、吸音棉(203)、减震层(201)和橡胶减震垫(206);所述圆柱连接块(204)下方设置吸音棉(203);所述吸音棉(203)下方设置减震层(201);所述减震层(201)一端与橡胶减震垫(206)连接;所述减震层(201)包括减震装置(5)和缓冲层(207),所述减震装置(5)上方与缓冲层(207)连接;所述减震装置(5)包括第一压盘(504)、第二压盘(507)、第三弹簧(505)和减震杆(506);所述第一压盘(504)一端设置第三弹簧(505);所述第三弹簧(505)内部设置减震杆(506);所述第一压盘(504)通过减震杆(506)与第二压盘(50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机减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支撑板(6)上表面设置支撑板螺栓(601),所述电机支撑板(6)表面设置有螺孔(602),所述支撑板螺栓(601)底部设置支撑板螺帽(603),所述支撑板螺栓(601)通过螺孔(602)与连接第一压盘(50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机减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顺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弈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