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9878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供电控制电路,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用于解决UPS作为备用电源导致用电设备所在系统的整体成本高且管理复杂的问题。该电路包括充放电管理模块和储能模块,充放电管理模块与供电电源、用电设备以及储能模块连接,储能模块包括储能电容,储能模块通过储能电容实现充电和放电;供电电源经由充放电管理模块向用电设备提供第一电压并向储能模块充电;当供电电源与充放电管理模块连接断开后,储能模块经由充放电管理模块向用电设备提供第二电压,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均在用电设备的可运行电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用电设备在与供电电源之间的连接意外断开后可以延迟关断,并利用低成本电子器件降低整体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电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
,尤其是涉及一种供电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用电设备所担任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其中,对于大多数的用电设备而言,当供电电源与用电设备之间的连接意外断开后,会使得该用电设备立即关断,而用电设备的意外停止可能会导致难以挽回的后果。在相关技术中,可以采用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PowerSupply,简称UPS)作为备用电源供电,当用电设备断电后,由UPS为用电设备供电,以使得用电设备可以继续运行。但是,由于UPS的基础成本较高且需要定期维护,因此导致用电设备所在系统的整体成本提高且管理复杂。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UPS作为备用电源导致用电设备所在系统的整体成本高且管理复杂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相关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电控制电路,其不仅实现用电设备在与供电电源之间的连接意外断开后可以延迟关断,还利用低成本电子器件以降低整体成本。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供电控制电路,包括:充放电管理模块和储能模块,所述充放电管理模块与供电电源、用电设备以及所述储能模块连接,所述储能模块包括储能电容,所述储能模块通过所述储能电容实现充电和放电;所述供电电源经由所述充放电管理模块向所述用电设备提供第一电压并向所述储能模块充电;当所述供电电源与所述充放电管理模块连接断开后,所述储能模块经由所述充放电管理模块向所述用电设备提供第二电压,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均在所述用电设备的可运行电压范围内。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放电管理模块具有与所述储能模块连接的备用端,所述储能模块至少包括两组储能单元;在任意一组储能单元中,所述储能单元具有与所述备用端连接的正向端、与地连接的负向端以及连接于所述正向端和所述负向端之间的储能电容。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压与所述第一电压的比值范围为0.65~0.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电设备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与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电路还包括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充放电管理模块和所述用电设备连接,所述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充放电管理模块进行电压采样,所述用电设备根据所述检测模块的电压采样结果确认所述用电设备的电能来源以调整所述用电设备的工作模式;当所述电能来源为所述供电电源后,所述用电设备配合运行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当所述电能来源为所述储能模块后,所述用电设备配合运行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电设备为闸机,所述用电设备配合运行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包括:判断所述闸机的闸门是否打开,若是,则禁止闸门关闭,若否,打开所述闸门,并在所述闸门打开后禁止所述闸门关闭。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八二极管;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串联于所述充放电管理模块的输出端和地间,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连接点与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用电设备连接,阳极连接于地。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电设备包括与后台连接的主控处理器;所述电路还包括相连接的比较模块和触发模块,所述比较模块与所述充放电管理模块连接,所述触发模块与所述主控处理器连接;所述比较模块用于判定所述用电设备的电能来源,当所述电能来源为所述储能模块后,所述比较模块向所述触发模块输出比较信号;所述触发模块接收所述比较信号后控制所述主控处理器向所述后台上报所述电能来源。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所述比较模块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以及第四芯片,所述第三电阻连接于所述充放电管理模块的第二采样端和所述第四芯片的第一正向输入端之间,所述第四电阻连接于所述第四芯片的第一正向输入端和地之间;所述第五电阻连接于标准电压和所述第四芯片的第一负向输入端之间,所述第六电阻连接于所述第四芯片的第一负向输入端和地之间,所述第七电阻连接于所述标准电压和所述第四芯片的第一输出端之间,其中所述第四芯片的第一输出端与触发模块连接。相比相关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正常情况下,供电电源经由充放电管理模块向用电设备提供第一电压并向储能模块充电,在供电电源无法向用电设备提供电能时,储能模块可以视为备用电源经由充放电管理模块向用电设备供电,以在用电设备与供电电源之间的连接意外断开后可以实现延迟关断;该储能模块采用储能电容组成,则充放电管理模块和储能模块的组合成本均低于相关技术中的UPS,从而降低了整体成本。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供电控制电路的结构框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充放电管理模块和储能模块的电路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检测模块电路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上报模块的电路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供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附图说明:11、供电电源;12、充放电管理模块;13、储能模块;14、检测模块;15、用电设备;16、上报模块;161、比较模块;162、触发模块;17、后台。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描述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基于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可以理解的是,虽然这种开发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可能是复杂并且冗长的,然而对于与本申请公开的内容相关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申请揭露的
技术实现思路
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设计,制造或者生产等变更只是常规的技术手段,不应当理解为本申请公开的内容不充分。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供电控制电路,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UPS作为备用电源导致用电设备15所在系统的整体成本高且管理复杂的问题。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供电控制电路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供电控制电路包括充放电管理模块12和储能模块13。该充放电管理模块12用于管理储能模块13的充放电状态。具体地,该充放电管理模块12具有电能输入端、备用端以及电能输出端。其中,电能输入端与供电电源11的电能输出端连接,备用端与储能模块13连接,电能输出端与用电设备15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储能模块13用于电能存储并作为备用电源使用。该储能模块13包括储能电容,该储能模块13是通过储能电容实现充电和放电。可以理解,该储能电容的基础成本较低,且大多有储能电容组成的储能模块13的基础成本低,也可以不用进行维护。因此该充放电管理模块12和储能模块13的组合相对于UPS的整体成本较低。当供电电源11与充放电管理模块12连接正常时,供电电源11经由充放电管理模块12向用电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放电管理模块和储能模块,所述充放电管理模块与供电电源、用电设备以及所述储能模块连接,所述储能模块包括储能电容,所述储能模块通过所述储能电容实现充电和放电;/n所述供电电源经由所述充放电管理模块向所述用电设备提供第一电压并向所述储能模块充电;当所述供电电源与所述充放电管理模块连接断开后,所述储能模块经由所述充放电管理模块向所述用电设备提供第二电压,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均在所述用电设备的可运行电压范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放电管理模块和储能模块,所述充放电管理模块与供电电源、用电设备以及所述储能模块连接,所述储能模块包括储能电容,所述储能模块通过所述储能电容实现充电和放电;
所述供电电源经由所述充放电管理模块向所述用电设备提供第一电压并向所述储能模块充电;当所述供电电源与所述充放电管理模块连接断开后,所述储能模块经由所述充放电管理模块向所述用电设备提供第二电压,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均在所述用电设备的可运行电压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管理模块具有与所述储能模块连接的备用端,所述储能模块至少包括两组储能单元;
在任意一组储能单元中,所述储能单元具有与所述备用端连接的正向端、与地连接的负向端以及连接于所述正向端和所述负向端之间的储能电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压与所述第一电压的比值范围为0.65~0.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设备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与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电路还包括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充放电管理模块和所述用电设备连接,所述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充放电管理模块进行电压采样,所述用电设备根据所述检测模块的电压采样结果确认所述用电设备的电能来源以调整所述用电设备的工作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早荣陈志强王志华倪萍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深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