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空气型母线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9861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空气型母线槽,母线壳体、若干对称绝缘支撑、和位于对称绝缘支撑之间的母排,母线壳体包括对称设置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包括两个C形板、与两个C形板垂直相连的侧板,C形板顶部或底部若干第一凸筋,第一凸筋至少一侧设有第一限位板,侧板内壁上设有第二限位板,绝缘支撑设有插块,侧板外壁的散热片组包括两个斜筋、若干侧散热片和Y形散热片,具有绝缘层的母排通过第一凹口间隔设置在对称绝缘支撑之间,在快装同时通过接插配合提高了绝缘支撑与母线壳体、母线壳体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结合可靠性,并以散热片组降低母线槽温升,避免载流能力下降和绝缘劣化,满足母线系统负荷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空气型母线槽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空气型母线槽,属于母线槽

技术介绍
空气型母线槽适用于交流三相四线、三相五线制,在供电系统中承担配电任务、用于低压配电屏与大、中型负载的连接,广泛应用于现代化的车间、厂房和高层建筑等领域。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型母线槽母排采用镀锡抗氧或绝缘层防护,并以顶端和底端的绝缘支撑限位隔开,形成双重绝缘保护以提高绝缘性能,并封闭在母线壳体内吊装铺设,母线壳体通过上下盖板和侧板以螺栓连接组成,由于绝缘支撑的个数和位置设置下,装配点位较多,仅以螺栓与母线壳体连接导致结合强度较差,母线壳体装配繁琐、且上下盖板与侧板的连接性能和散热性能较差,母线槽温升导致载流能力下降和绝缘劣化,难以满足母线系统负荷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散热空气型母线槽,在快装同时通过接插配合提高了绝缘支撑与母线壳体、母线壳体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结合可靠性,并以散热片组降低母线槽温升,避免载流能力下降和绝缘劣化,满足母线系统负荷需求。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散热空气型母线槽,包括母线壳体、位于母线壳体内的若干对称绝缘支撑、和位于对称绝缘支撑之间的母排,所述绝缘支撑上设有对应母排设置的第一凹口,所述母排外设有绝缘层,其中,所述母线壳体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位于母排顶部和底部的两个C形板、和位于母排侧部并与两个C形板垂直相连的侧板;所述第一壳体的C形板上设有第二凹口,所述第二壳体的C形板上设有与第二凹口间隙配合的插板,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C形板之间设有若干间隔的第一螺栓;所述C形板顶部或底部设有若干第一凸筋,所述第一凸筋至少一侧设有第一限位板,所述侧板内壁上设有垂直的第二限位板,所述绝缘支撑设有与第一凸筋和第一限位板间隙配合的插块,所述绝缘支撑侧壁和底部分别与侧板和第二限位板间隙配合,所述侧板外壁上设有散热片组;所述绝缘支撑设有位于插块同侧的第三凹口,所述绝缘支撑两侧设有位于第三凹口和第一凹口之间、并与母线壳体相连的第二螺栓,所述散热片组上设有对应第二螺栓的第四凹口;所述散热片组包括与侧板对向倾斜相连的两个斜筋、与斜筋两侧相连的若干侧散热片、和位于两个斜筋之间与侧板垂直相连的若干Y形散热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具有绝缘层的母排通过第一凹口间隔设置在对称绝缘支撑之间,绝缘支撑通过插块与C形板上的第一凸筋和第一限位板限位接插、侧壁与侧板限位、底部与侧板上的第二限位板限位实现绝缘支撑快速定位、且提高了与母线壳体的结合强度;(2)母线壳体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与绝缘支撑分别配合,第二壳体C形板上的插板与第一壳体C形板上的第二凹口配合快速接插定位,在快装同时提高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结合可靠性,保证母线槽结构支撑稳定;(3)侧板上的散热片组通过斜筋连接两侧的侧散热片、Y形散热片,在增大散热面积的同时减小与侧板的连接点位,降低母线槽温升,避免载流能力下降和绝缘劣化,满足母线系统负荷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图。图4为图3的AA方向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绝缘支撑立体图。图中标记:母线壳体1、绝缘支撑2、母排3,第一凹口4,绝缘层5,第一壳体6和第二壳体7,C形板9、侧板10,勾板11,第二凹口12,插板13,第一螺栓14,第一凸筋15,第一限位板16,第二限位板17,插块18,散热片组8,第三凹口19,第二螺栓20,第四凹口21,第二凸筋22,斜筋81、侧散热片82、Y形散热片83,连板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一种散热空气型母线槽,包括母线壳体1、位于母线壳体1内的若干对称绝缘支撑2、和位于对称绝缘支撑2之间的母排3,所述绝缘支撑2上设有对应母排3设置的第一凹口4,所述母排3外设有绝缘层5,其中,所述母线壳体1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壳体6和第二壳体7,所述第一壳体6包括位于母排3顶部和底部的两个C形板9、和位于母排3侧部并与两个C形板9垂直相连的侧板10;所述C形板9端部设有勾板11,所述第一壳体6的C形板9上设有第二凹口12,所述第二壳体7的C形板9上设有与第二凹口12间隙配合的插板13,所述第一壳体6和第二壳体7的C形板9之间设有若干间隔的第一螺栓14;所述C形板9顶部或底部设有若干第一凸筋15,所述第一凸筋15至少一侧设有第一限位板16,所述侧板10内壁上设有垂直的第二限位板17,所述绝缘支撑2设有与第一凸筋15和第一限位板16间隙配合的插块18,所述绝缘支撑2侧壁和底部分别与侧板10和第二限位板17间隙配合,所述侧板10外壁上设有散热片组8;所述绝缘支撑2设有位于插块18同侧的第三凹口19,所述绝缘支撑2两侧设有位于第三凹口19和第一凹口4之间、并与母线壳体1相连的第二螺栓20,所述散热片组8上设有对应第二螺栓20的第四凹口21;所述侧板10上设有至少一个向母线壳体1外部凸出的第二凸筋22,所述散热片组8包括与侧板10对向倾斜相连的两个斜筋81、与斜筋81两侧相连的若干侧散热片82、和位于两个斜筋81之间与侧板10垂直相连的若干Y形散热片83,若干侧散热片82之间设有至少一个连板23,所述斜筋81至少与一个Y形散热片83相连。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装配时,将具有绝缘层5的母排3通过第一凹口4间隔设置在对称绝缘支撑2之间,将若干绝缘支撑2分别对称安装于第一壳体6的两侧C形板9底部和顶部时,绝缘支撑2通过与插块18同侧的凹口用于减小接插阻力,将绝缘支撑2通过插块18与C形板9上的第一凸筋15和第一限位板16限位接插、侧壁与侧板10限位、底部与侧板10上的第二限位板17限位实现绝缘支撑2快速定位、且提高了与第一壳体6的结合强度;散热片组8上的第四凹口21用于为第二螺栓20的连接让位,以位于第三凹口19和第一凹口4之间的第二螺栓20连接绝缘支撑2和第一壳体6,同理第二壳体7通过插块18与第一凸筋15、第一限位板16配合,及第二壳体7侧板10的第二限位板17与绝缘支撑2限位配合快速接插定位;同时第二壳体7C形板9上的插板13与第一壳体6C形板9上的第二凹口12配合快速接插定位,并以C形板9上的第一螺栓14连接第一壳体6和第二壳体7形成母线壳体1,同理安装绝缘支撑2另一侧与第二壳体7的第二螺栓20,勾板11用于母线槽整体吊装定位,在快装同时通过接插配合提高了绝缘支撑2与母线壳体1的结合紧密性、母线壳体1的第一壳体6和第二壳体7之间的结合可靠性,保证母线槽结构支撑稳定;侧板10通过第二凸筋22提高母线壳体1侧位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性,侧板10上的散热片组8,通过斜筋81连接两侧的侧散热片82、Y形散热片83,在增大散热面积的同时减小与侧板10的连接点位,连板23可设置于第四凹口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空气型母线槽,包括母线壳体、位于母线壳体内的若干对称绝缘支撑、和位于对称绝缘支撑之间的母排,所述绝缘支撑上设有对应母排设置的第一凹口,所述母排外设有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壳体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位于母排顶部和底部的两个C形板、和位于母排侧部并与两个C形板垂直相连的侧板;/n所述C形板顶部或底部设有若干第一凸筋,所述第一凸筋至少一侧设有第一限位板,所述侧板内壁上设有垂直的第二限位板,所述绝缘支撑设有与第一凸筋和第一限位板间隙配合的插块,所述绝缘支撑侧壁和底部分别与侧板和第二限位板间隙配合,所述侧板外壁上设有散热片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空气型母线槽,包括母线壳体、位于母线壳体内的若干对称绝缘支撑、和位于对称绝缘支撑之间的母排,所述绝缘支撑上设有对应母排设置的第一凹口,所述母排外设有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壳体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位于母排顶部和底部的两个C形板、和位于母排侧部并与两个C形板垂直相连的侧板;
所述C形板顶部或底部设有若干第一凸筋,所述第一凸筋至少一侧设有第一限位板,所述侧板内壁上设有垂直的第二限位板,所述绝缘支撑设有与第一凸筋和第一限位板间隙配合的插块,所述绝缘支撑侧壁和底部分别与侧板和第二限位板间隙配合,所述侧板外壁上设有散热片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空气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板端部设有勾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空气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C形板上设有第二凹口,所述第二壳体的C形板上设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见雄李广卿胡桥宇朱恩元方加明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加勒智慧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